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41章 烧尾宴 1

    季主任没再坚持,沐西松口气,旁边的秘书帮着上了菜,她才退出去。心中突然生出不做私房菜的打算,自己好像太天真了,这世上可不都是纯善之人,以后遇到难缠的人怎么办?

    屋内男人笑了一下:“还真是胆小啊!不过这手艺还是不错的,不比那些大酒楼做的差。小小年纪能有这般造诣算是很有天分了。而且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东岳大酒楼的厨子好但东西不好”男人点评着,众人都是一脸恭维。

    沐西上上蒸饺便去茶室准备水果盘和干果小点,好在男人没再为难她,只让她沏茶上水后就让她出去了。沐西去收拾残局,收拾厨房,这次这群人待了很晚,沐西几乎要在客厅睡着了那些人才出来。

    季主任给了沐西一个红包:“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沐西有点傻了,这还是除了父母和姥姥第一次拿到外人给的红包。

    送走了那些人,不久外面想起一声声鞭炮和礼花声,原来新年到了!王总很快给沐西打过饭钱,微信也给她发了一个红包。

    沐西却已经睡着了,伴随着新年的炮竹声,沐西沉沉地睡去。

    炮竹声终于将沐西吵醒了,“有完没完?怎么还放?”沐西揉揉眼,睁眼一看大惊,这里不是自己的房间,搞什么?祖爷爷!今儿可是除夕,你们不要供奉了吗?”

    沐西没得到回应,却迎来了一个女人的吼叫:“死丫头!怎么还不起来?知道今儿是啥日子?还不快去灶房帮忙!”

    喊人的是原主的娘,今儿是小叔沐耀祖成亲的日子,刚才那一阵阵鞭炮声就是告知周围邻里,东家有喜,今儿是好日子。

    沐西爷爷沐永康娶了孙氏,生育三子一女,中间有两个伤耗,不然就多两个子女了。兄弟三:老大耀光娶妻杜氏,生有三男一女。老二耀宗,娶妻刘氏,生二女一男。老三耀祖,就是今天成亲的,沐西爹是老二。中间隔着的姑姑已经出嫁,百姓老话:老儿子成亲大事完毕。

    那是对一般人家,沐家有些特殊,家里开着一个饭馆子,日子算是殷实,朝廷允许商人子弟科考后沐老爷一心想让小儿子大孙子走科举之路出人头地。可惜大孙子沐文读了几年书放弃了,正好在铺子接了帐房的摊子。

    沐耀祖还算争气,从小听从老爷子安排努力读书,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不二十岁过了童生,只等来年参加院试府试,若过便是一名秀才公了。

    儿子到了年纪,又得了童生,上门提亲的多了,老太太相中了林家的姑娘,过了定,选了日子成亲。

    天没亮沐家的男人媳妇就被喊起来操持,今天可是成亲正日子,上午女方家会过来人铺床,他们这边一定要在女方人过来前收拾妥当。

    连续忙了多日,沐西是真困,老娘刘氏看着闺女是起来的,哪知道忙了好一会儿还没见闺女出来,就知道那死丫头一定又偷懒睡着了。

    “姐!”身边的沐瑾睁开惺忪地眼想起来,沐西简单了解了一下原主,知道这是她妹妹沐瑾,刚十岁,起来那么早干啥?不过听着老娘的喊声,便道:“起来吧!”

    沐瑾答应着起床,沐西精神了,麻利地穿衣服。这一穿才猛然想到原主是个古人,她来到了大宋开宝三年,也就是公元970年。

    女孩子还是双丫髻头,窄袖衫儒裙,沐西摆弄了半天才穿上,外面女人又吼上了。

    “来了!来了!“沐西没梳头就跑出来。

    “还不帮着去烧火!等会儿女方就来人!”

    “知道了!”沐西应着去灶房,沐家早饭是面条,这里叫汤饼,馒头被叫成蒸饼、炊饼,烧饼被叫成烤饼、胡饼。

    老太太孙氏气定神闲,指挥着媳妇和儿孙将房子里外再清扫一下,对张牙舞爪的儿媳妇只是看了眼没说什么。老二媳妇泼辣,却是暴脾气,可能是前面俩都是闺女,对小儿子是十分宠溺。

    老太太可不惯着,这个家不养闲人!你就是金疙瘩也得给我干活!她看看天色对出来的两个女孩道:“二娘子、三娘子,去摆桌子,动作快点!吃完饭换上新衣服,一个个地给我精神起来,别让人笑话了去!”

    沐西端了一碗腌萝卜跟着大伯娘身后,那边厅堂桌子已摆好。男人们一招呼就去吃早饭,这里叫朝食。女人孩子在另一侧摆了小桌吃,沐瑾与大伯家的沐双同年,沐瑾只是大沐双几月,便成了沐家的二娘子,沐双则为三娘子。

    与沐西家不同,大伯家连生了两个男孩沐文沐武才生了沐双一个女孩,沐双在自家里地位与沐西姐妹是截然不同的,从大伯娘那一碗汤面里就能看得出,沐双碗里是货真价实,她们这里则汤多面少。

    老太太看到那群蓬头后面衣衫不整的小辈就一脸嫌恶:“快吃!吃完了都给我收拾干净了!一个个像什么样子!”

    沐西心道:你们也没给梳洗时间啊!一碗汤面端起来一口气吃完,起身去打水洗脸,就是这个头发怎么弄?正发愁,刘氏也拉着小儿子出来,后面跟着二娘子

    “怎么还没弄好,弄好了就去洗碗,最后换新衣裳。”刘氏唠叨着。

    “弄不好看”沐西只好说实话,刘氏气得接过梳子,几下就给沐西弄好了头发,还给戴上两朵粉色绢花,“都多大人了?下次自己弄!”

    沐西没资格嫌弃,看着沐瑾自己在梳头盘头,刘氏又帮儿子梳洗,沐西只好去洗拿盆碗筷。等收拾完沐家男女老少几乎全部换上了新衣服,收拾妥当,这回一个个倒像是人了!老太太一看心里这个敞亮,再看看一身豆绿儒衫儒雅的小儿子更是欢喜。

    大伯娘杜氏按老太太吩咐在厅堂已经摆上了茶点果品,沐家大门大开,街坊四邻帮忙的纷纷过来帮着张贴对联喜字。沐家院子应该属于小二进的格局,前面庭院不大却是规整,后面院子相对大,灶房也在那边,

    沐家三兄弟都住在这边,刚才大伙就都在后院忙碌着。大门外正搭席棚,几个大灶支起来,那里将做今晚的喜宴。

    沐西看到了猪肉,兔肉,鸡鸭鹅,鱼虾,却没看到羊肉牛肉。没牛肉很简单,牛是重要的耕作畜力,朝廷是不允许宰牛的,除非病了死了。

    而羊肉那只属于宫廷官宦,一斤六七百文,百姓想吃能吃得起吗?何况就是想吃也得有啊,宋朝的羊那属于珍贵稀有物品,普通百姓很少碰。再说除了羊不是还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吃吗?又不是非养不可。

    沐西回忆着家里的吃食,沐家还是以素食为主,肉多以猪肉、鸡鸭为主,却不常吃。沐家一日两餐,偶尔三餐,现在的百姓正慢慢跟上潮流,只要家里条件不是很差,已经慢慢从两餐转变成三餐了,还好还好,沐西暗自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