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43章 烧尾宴 14

    高掌柜低声对沐西等人道:“刘先生让你们进去煮茶”

    沐西这才明白,她低声解释这茶不需要煮,只泡即可。她需要热水和茶杯,应该叫茶盏。

    高掌柜带她来到一间器具室,琳琅满目的杯盏茶具中让她选择。怎么选?沐西更想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可惜这里没有。

    但眼前的这些瓷器可都是后世的国宝啊!这不是汝窑的青白瓷吗?这是定窑出来的吧!沐西有些眼花,更眼馋。最后她选了一套定窑的青白瓷釉茶盏,和一个同色装水的汤瓶,一个不知道盛什么的大腕,一个能盛茶汤的勺子,这个真不趁手啊!她空间里好东西多的是,可拿不出来啊!

    沐西都不想卖茶了,这也太不搭调,最后沐西看到有个装酒的壶,灵机一动,还不如酒壶好用,好在颜色搭配上了。

    一套怪模怪样的茶具上来,沐西朝众人一礼,正襟危坐,神色保持优雅含蓄状。她决定就按现代所学给他们做了一个有些仪式感的泡茶。气定神闲,犹如忘我,玉手一抬,轻起慢落,动作优雅,落落大方。

    洗杯、洗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茶汤倾入杯盏,素手一个请的动作,才惊醒了梦中人。众人暗自吃惊,或许这样的茶,这样的意境才是他们该追求的。

    几人端起来轻啜一口,有的沉思,有的细品,有的再喝了一口。多了郑重认真,少了开始的轻看。

    沐西将他们放下的茶盏中的茶水倒去,续上了二次冲泡的茶水,让他们继续品。

    二次茶几乎每人都喝了两口,沐西又倒掉,倒上了第三次冲泡的茶水,再没了动作。

    场上寂静,良久一位老者终于开了口:“此法沿袭了最原始的饮茶之法,又有所不同,少了苦涩,多了茶叶原有的醇香,我还能感觉到一股甘甜之美,口鼻生香,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

    “我也有此感觉,仿佛置身茶林中,能呼吸到那原始味道。”青色衣袍老者道。

    “与那些采摘下来直接晒制的茶有相似却又有不同。”

    刘先生看向邵阳:“这是你做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去掉茶的苦涩之味?我看叶片保持的很好。”

    “是用热锅炒制去掉了一部分水分,用手揉搓出一些汁水,晒干而成。”邵阳答道。

    “只是这么简单?”

    “是!”

    茶盏中的茶水汤色渐深,有人又尝了一口,示意沐西继续倒。

    “偶尔换换口味喝喝无妨,这种茶值得拥有。”有人继续发表看法,有人点头附和。

    “你们几个穿了青衿,是县学的学生?”一名素袍老者问。

    “学生们正是!”

    “既然是读书人怎么从事起商贾之事?”

    “学生家境清贫,无钱供学生读书,学生只得想法筹钱完成学业!”邵阳这时回答。

    那几人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高掌柜躬身笑问“各位先生大人,您们觉得价值几何?”

    “两贯!”那位刘大人道。

    高掌柜笑着带沐西几人出来,“刘先生在这一行算是大家,他既然给出两贯钱的价格也就值两贯。但我只能按一贯收,你们要是愿意就成交,不然你们可以去别家问问。”

    邵阳点头,他只卖了一半的量,剩余的他想拿到别处问问,或者是想让更多人能接触到新茶。

    说来可笑,茶肆没卖出多少,倒是在客栈闲聊的时候被一位商人买去了剩余,还是一贯一斤买走的。

    “我是汴京人,我们有缘见!”商贾叫卢友德,在京城开茶庄。

    “您觉得我们的茶会有市场?”沐西问。

    “我觉得还好吧!毕竟不是所有人喜欢煮茶那么麻烦的事。若销售的好明年我可能会来找各位。”

    还真是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邵阳要跟着卢友德上京。

    “你要去干什么?”沐西不解。

    “去看看,或者见识一下,这地方太小了,我想找机会有能力让你过上好日子!”

    沐西不想阻拦他,沐耀祖李仕林劝说没用放弃了,于是沐西一个人带着邵阳留下的钱和沐家的钱回来的。她没告诉沐家邵阳去了汴京,也没告诉邵家,邵阳临走叮嘱沐西,“就说我去游学了,我也是想出去看看。”

    那些茶那些烧饼让邵家进账了十多贯钱,邵阳带走了十贯,家里剩下个零头。未来媳妇第一次登门,还是来是来送钱的,邵家格外的热情。

    李氏最担心的是儿子,“出门外在怎么就不多带一点钱!还拿回来干啥?”

    “他说钱带多了太累,他是跟着买茶的商队上京的,听说做他们的临时账房先生,吃住他们管,所以让您放心。”

    李氏一听算是放心了,不是一个人就好。

    邵家很忙,一天天都在做烧饼,村上和附近的人家时常过来上门买,家里日子是比以前好很多了。

    沐西跟着邵家人去了茶园看,初夏的茶长势很旺,因没有遮阳,如果做饮用的抹茶可能口感不如春茶,但做饮食却不影响。而且邵家的茶树都是有些年头的,品质也不错,是做白茶绿茶的上好原料。

    过了春茶季,夏茶做凉茶一样,或者茶粉。沐西参考空间书里资料记载和自己的技术重新教邵家人制茶,夏茶量大,这回连霍氏、李氏和绍荣都跟着学怎么炒茶,做绿茶。

    看他们学的有些样子了便开始教他们做白茶。白茶相较绿茶简单很多,采下来的鲜叶放在通风光线弱的地方晒成七八成干去大锅中文火烘干即可。

    白茶口味淡,清甜醇厚,汤色橙黄。沐西让他们再加工一些白茶和绿茶,“不需要多了,每样就做十斤成品茶,平时做凉茶和高点用,价钱可能要低一些。”

    “一家人还谈什么钱?你们帮我们卖茶卖烧饼可从没要过工钱,这二十斤的茶就做谢礼了!”邵仲新受了沐家这么多好处哪还要钱,尤其现在家里有了一些银钱了,心里踏实了。

    沐西笑着谢过,到时候再说就是——

    沐西回来不久又组织了一批点心送去县城,这回几家店都增加了量。

    “以后我们每次要五十斤,能隔天送一次最后”

    “我们会尽力,毕竟离着远。”

    “理解!你们也要体量我们,有些顾客要得急。”

    茶肆的高掌柜也找了过来,要茶,十斤,没办法,沐西将带回来的茶分给了他十斤。也告诉他夏茶品质不如春茶,想要好茶只能等来年。

    “明年一定多要!”高掌柜提前下了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