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素斋宴 13

    一早沐西让沐诚回去告诉静安,她去办点事,晚上回家。这位主人好像很忙,沐诚从来都是主人说什么是什么,静安也习惯了,估计侄女是在忙铺子和宅子的事。一家要吃喝,两孩子要读书,没个收入真的不行。

    沐西整理出一千两银子,出城骑上毛驴便去慈宁庵了。没想到只是几日功夫便有难民开始返回,或者是逃过来。或许前些日子有她没注意罢了。

    “居士,有没有吃的?给孩子个饼子吧,我们好几天没吃的了?”一个女人拦住了她,叫沐西居士是看沐西穿着尼姑袍子。

    沐西看那女人领着的几个孩子脏的没了样,一身蓝缕骨瘦如柴。

    沐西翻了翻空间,从布袋里拿了四个饼子给他们:“你们是从哪儿过来的?”

    “AH,清军打过去了,我们只好逃过来。”

    看着几个孩子狼吞虎咽沐西不忍再看,后面还有稀稀拉拉的人过来,他们眼冒绿光看着这边,脚步加快。她只能赶着毛驴快走几步,却也是被拦住了:“好人,给点吃的吧?”

    沐西又拿出几个饼子,她站在那里等着后面人过来,每人一个,直到布袋里的面饼全部送了出去。那些人咬着饼子喝口河水,就如一群饿死鬼,真是乱世的人活得不如狗。

    慈宁庵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诵经声响彻整座庵堂。

    “大师”

    “你姑姑没来?”

    “弟子姑姑怕是要再待一段时间,弟子家来了一个厨娘,姑姑在教她。弟子来是有事与师太商量。”沐西将自己买了座院子,那家主人全部遇害,“那家主人说他们还在做孤魂野鬼,托弟子找寺院安堂为他们诵经超度一番。”沐西递上五百两银子,“这是那家主人给的香油钱,也不知道够不够?”

    五百两对这个小庵很多了,会让她们花很久。静尘师太心存感激,知道沐西是照顾这里,微微颔首:“足够了,我们整日诵经便是为那些死难者超度,你且将他们姓名写下,我会亲自带弟子为他们超度七七四十九日。”

    这样最好了!沐西又道:“师太,还有一事怕是要麻烦您”

    “沐家娘子,但说无妨,在这里无需客套。”静尘对沐西的印象还算不错。

    “弟子家要为逝去的长辈兄嫂守孝三年,饮食上便要以清淡为主了。大人还好,就是孩子太小,经常吃那些寡淡菜怕营生身体,师太,弟子听姑姑常说您的厨艺出神入化,能不能教弟子一两道菜品?”

    静尘以为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事,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下来,让沐西有空来便是。临走还摘了一些青菜给沐西带去。

    沐西从念慈庵离开又赶去了大明寺,大明寺在南北朝时建立,兴盛于唐宋,唐鉴真大师便做过这里的主持,深受朝廷和地方官员、文人雅士的看重。

    依旧纹银五百俩,超度七七四十九日,那家人总该能转世投胎了吧,不然沐西拿着那家人的宝藏心中有愧啊。

    沐西想来寺院学厨艺的请求被知事僧拒绝,寺院内都是男僧男客,沐西一个女子不适合进后院,更不适合进后厨,但可以告诉她几种饭食做法。

    沐西这个发愁,最后只好另辟道路:“大师,我能不能将做好的菜拿来让诸位大师指点?”

    “这个是可以的,不过斋菜拿过来没了温度,会影响口感。”知事僧沉吟道,他也在想办法,收了沐西两次钱,总不能这点小事都不帮吧!

    “贫僧记得念慈庵净尘大师深得我们这里素斋的真传,她一手素斋烧得已经炉火纯青了,你可以向她求教。”

    “是,已经请求过了,弟子学斋菜一个是守孝,另一个是个人爱好。弟子一心向佛,并不排斥口欲,精心做好斋饭就如诚心礼佛,跟姑姑和静心师太学过,却总觉得缺少什么,所以想来这里请教。”

    “下次一送一份素馒头过来贫僧让几位做斋饭好的行者曾尝尝。”行者僧是寺院负责烧斋饭的和尚,也叫饭头僧。

    “是”馒头是最考验人做饭水平的,古代有天然碱,能获得的人不多,即使不用碱也各有各的办法能将馒头蒸的喧腾不酸。

    知事僧让人装了一袋馒头给沐西,大明寺的馒头是出名的好吃,沐西欣然接受了馈赠。

    “还有一人,前些天我们寺里收留了一位居士,是从南京逃过来的,以前是宫里的御厨,见多了血腥要在此出家,他或许能教你一两道实用的家常菜。”临走知事僧告诉沐西。

    “好,我会想想。”

    怀着心事回来,静安已经等急了:“顾大公子来过了,我们都在找你,你去了哪里?”

    “我去了一趟慈宁庵和大明寺,顾先生找我有事?”沐西解释了一下为何去庵里寺里。

    静安神色缓和,“你该跟我说一下的,外面流民那么多出了意外怎么办?”她埋怨道,“顾大公子问你买的铺子要多少钱出租?有人想租铺子。”

    “我去找顾先生。”沐西希望铺子租出去,放着等于浪费。租出去生活费应该是有的。没等沐西去找,顾建宁便来了,沐西不得不重新解释了一下去庵里的事。

    “以后出城还是要小心点,现在流民越来越多了。”

    “知道,铺子是谁想租?现在租金多少?”

    “一位从BJ来的商人,想在这里租铺子做买卖,租金一年三十两,这个租金很不错了。郑老板想签五年约,你看如何?”

    铺子买来不过一百多两,租金一年三十两,四年本就回来了,别说沐西,就是静安都觉得划算。只是五年嘛?沐西想见到那位郑老板再说。

    沐西跟着顾建宁走了,静安越看两人越般配。想到两个孩子不由又叹口气,难道让她这个出家人还俗不成?如果为了沐家她倒是愿意。

    “那家还给你留了宝贝吗?”顾建宁笑问。

    “我也没想到那家的一方砚台还能卖点钱,死了人的宅子总觉不干净,要是再拿人家的遗产心里不安,送出去还能为那家人做点好事以后住着都踏实。”沐西道。

    “倒是这样,我新买的院子正在收拾,等收拾好孩子们和夫子便会过去,在家里是显得拥挤了。”

    沐西听着顾建宁絮叨着最近外面家里的一些事,到了一家客栈,顾建宁报上名字,要找的人。伙计不大功夫带了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过来,衣服打扮已经附和满清的要求了,唯一的是这个头剃得让人失去了几分神采,还好有瓜皮帽遮掩一下。

    人长相一般,三分精明,三分干练,三分坦荡,一分狡黠。这是标准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