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西游之千年穿越
繁体版

故事背景

    盘古破鸿蒙,天地分为神、魔、仙、妖、凡、鬼六界。

    神:凡人功德圆满,三魂归天,仙者应劫而终,元神登天,二者脱体封神。神乃周天至尊、永生不死;

    魔:妖者修炼至极、悟道逆天,仙者应劫而亡,三尸不灭,二者炼化成魔。魔者欲乱阴邪、嗜杀成性;

    神界九重天,魔界逆九幽。神魔两界不入轮回,以“二元隧洞”相通;

    仙:万物生灵修行登峰,有体无涯、长寿有尽;

    妖:禽兽草木修炼有成,诡谲多变、我行我素;

    仙者居高山之巅、天地之间;

    妖者处深渊之下、群山之腹。

    凡:有雌雄之分,欲情而命短,万物生灵之初成;

    鬼:生灵偿罪行,众生还平等,轮回转世之初点;

    凡界又称自然界,浮于地表之上;

    鬼界又称幽冥界,位于地下深处。

    仙、妖、凡三界统称世间或天下,虽界限模糊,但井然有序,互不干涉。

    神界九重天之外仍有二十七重天,称作天外天。唯有天地上仙,续修正果、广建奇功、渡过万劫,飞身成神,方可入。天外之神乃超脱六界外,不在五行中,可知开天之术,悟创世之能。

    神界九重天内设天庭,统御六界。有封神降魔之权,肩负看护二元隧洞、维持天道平衡之职。

    自神魔之战后,神界三百六十五星陨落,天魂成游离之态,散落九重天,天庭兵力匮乏。昊天上帝开启封神之战,重集新魂。三魂齐聚,群星归位,因此昊天上帝功德圆满,飞身天外天,悟开创新世之法,并传位于玉皇大帝。

    然而,玉皇大帝初掌天庭,六界纷争不断,魔界恶灵时而从二元隧洞逃至凡界,为害苍生,防不胜防。魔界猖獗,神界星宿屡遭重创,损失惨重。

    鸿钧老祖所传三友皆飞升天外天,但太上老君见周天不稳,只得炁化分身作三清,名曰至真妙道君元始天尊、玉宸道君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大道之本尊,三清为大道之作用,一体三用、一心三藏,以三清之形长留九重天,行天之大道。太上老君广招仙界之士赶赴天庭,增补天庭实力,并委派紫微大帝、勾陈大帝辅佐玉皇大帝共掌九重天,神与仙混而管之,并将天庭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天:

    东天门为转世元灵入口,设往生苑;

    南天门为游仙访客入口,设登云厅;

    西天门为二元隧洞入口,设祭血湖;

    北天门为功德圣灵入口,设封神台;

    中天门可直通九重天外,设飞天坛。

    太上老君在二元隧洞中心筑起玄目震慑群魔,并在祭血湖中央竖起百丈镇灵石,尘封整个湖面,一切妖魔只入不出。

    太上老君在仙界广授众仙伏魔之道,而自身更是不惜转世轮回,化为凡人,弘扬道法,苦心传教,感化众生。

    经太上老君不懈努力,六界逐渐重回平衡态势。然而太上老君依然忧心忡忡,迟迟不愿飞身天外天,并将离恨天兜率宫迁至天庭。

    天庭有太上老君坐镇,玉皇大帝左膀右臂非心腹之臣,各自掌权一方,仙界众仙又是天庭中流砥柱,神界真实实力不济,使得六界新主玉皇大帝颇感不适。

    再表西方混鲲祖师,于天地初开之际,得盘古原始晶石三块,一大二小。此晶石乃盘古转神脱胎,肉身崩裂之残留碎片所化。混鲲祖师从盘古原始晶石中悟得妙法,于昊天上帝掌权之时,超脱三十六重天,开创新世,并将盘古晶石传授门下二弟子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大块晶石传于接引,小块晶石授于准提。准提道人以其中一块盘古晶石炼成月光宝盒,可通过二元隧洞中心----玄目,穿越时空。

    准提道人参悟出转世修行之捷径,利用穿越时空,汇集转世混元之气,得无尽法力。然而,穿越时空,乃逆天改命,易创生出平行时空,虚虚实实,相互交错,造成时空混乱,使得玄目随之越发暗淡。如若魔界之门----天目开启,而玄目又失去威力,群魔便会长驱直入,闯入二元隧洞,从而冲出神界之门----祭血湖,月光宝盒反倒成为打开二元隧洞的钥匙。月光宝盒关系六界命运,准提道人对此深有顾忌,不敢轻易尝试,又迟迟不得破解之法。新元前一万零八百年,菩提祖师于灵台方寸山建成斜月三星洞,并将月光宝盒封印于九天玄铁石中,藏于洞内月光阁之中。斜月三星洞虽与灵山仅一山之隔,但深藏若虚,与世隔绝,连接引道人都不知其存在。

    准提道人先前穿越数次,已形成离散平行时空。唯有重回原先轨道,玄目才能彻底治愈,令万魔望而却步,二元隧洞才能成为真正的单向通道,尘封万魔。准提道人以修炼所得时空归元气,暂时将平行时空封印于另一块盘古晶石之中,沉埋于东胜神洲傲来国境内东海岸边,相距内陆不足十里。

    准提道人一心辅佐接引道人在西方建教立派,弘扬道法。然,二人虽属同门,但秉性迥然不同。接引道人雄心壮志,一心壮大教派,重回东方;而准提道人仁厚谦卑,以善为本,以和为贵。准提道人多次劝说接引道人,却徒劳无果,无奈之下于封神大战之后离教隐退,更作菩提祖师。

    接引道人如失一臂膀,传教受阻,恰逢燃灯道人转投门下,情急之下推其暂任教主之位,接着效仿太上老君之法,元神转世苦修,再借孔雀之腹孕育重生,炼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终于一统西方教,唤称如来佛祖。燃灯道人功成身退,赐封燃灯过去佛。

    玉皇大帝预借如来佛祖之力,以制约仙界众仙,维护其权威。

    如来佛祖欲凭玉帝大帝之势,将佛教传播东方,扬佛界之名。

    佛仙两派之争一旦触发,魔界必定趁虚而入,一场天地浩劫在所难免。

    菩提祖师深知接引道人禀性,早已预感六界终将大乱,故而借退隐之机,隐居斜月三星洞,一来可洞察佛教动向,以应对不测;二来又可隔世修行,再悟妙法,但愿能以自身修为,在日后化解佛仙两派之争及抵御魔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