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故事
繁体版

打探

    天刚大亮,光芒万丈,普照大地。

    放眼望去,晴空万里,蔚蓝色的天被红日渲染着,多出一点浅浅朱红。村口那棵老杨柳刚发嫩芽,一抹一抹翠绿下,还夹杂着几点开的正艳的花。

    石板桥,黄土墙,老花园,清泉流水处处都点缀着这个小小的村落。如雪一般的云彩,如浪潮一般的晴空,远山像一条条彩带,蓝紫相间,错落有致,在天边飞舞着。

    过去这么多年来,村子还是那个熟悉的村子,乡亲们还是那么亲切的乡亲们,唯一不一样的,我能想到的,只是这一条通往世界的新修的水泥路。

    修了这条路还没有多少时日,路面上走的人也不多,所以完好如初,像刚刚才修好的一个样。这条长龙稳稳地盘踞在崎岖的山上,蜿蜒盘旋,曲折修长。这条路,这条天路,连通的不仅仅是村子里面和村子外面,更是这个小村落与世界的枢纽,它打开了新的通道。能有一个机会,让命运可能不再被叫做命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细细一听,这是隔壁老赵在吆喝着。老赵这人就是喜欢规规矩矩的,一大清早就起床开始忙活儿一天的事情。听见他的吆喝声,我也起了床,踏出门外,清晨的薄雾还在渐渐的消退,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一阵一阵的风。清风拂面,穿过头脑和身体,这种洗刷灵魂的舒适感令我精神了些许。

    看着四下里炊烟袅袅,我也该去准备准备早餐。刚转过身子,还没走出一步,我就被邻家的王大妈逮住了。

    “张村长哟,你看看你。”她用她那尖锐的嗓音调侃道,“四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说结婚的事,我都替你急。你说你,人长得也不错,还当的村长,工作积极有干劲,多好的人啊,非要像那个刘寡妇一样。”

    王大妈是个喜欢交流又热心肠的人,就是这个出了名的刀子嘴使得所有人都得让她三分,话倒是没有说错,就是不好听。她的好心好意,我就当做心领了。

    “呃,这个没什么,我这不是还有弟弟嘛,这几年里应该说的上媳妇儿,有他传宗接代,香火就不会断了,我就放心了。”我满脸尴尬,低声解释,“再说了,家里父母也理解我,看我自己的意愿。”

    话是这么说,其实啊,父母们都急得焦头烂额,更是放出狠话,不找个媳妇儿,连家都不让回。不是我不上心,是真的没工夫搭理这块儿毕竟乡亲们的事就是我的事,这几年搞发展,压力自然而然的就推到我的身上,我也是无奈啊。再者说,对于这件事,讲的是一个缘分,缘分未到,做什么也没用,至少我这么看。

    “可能我说的不好听,但也是说了点有用的。”王大妈解释道。

    “瞧瞧你,我还不知道你性格咯,刀子嘴一个。不多说了,忙活儿去了。”我一面答应她,一面回屋里走去,我可不想和王大妈东扯西扯,一点意义都没有。

    沿着这条大路往上走,还有一段小路,因为很窄,如果修成水泥路获利不大,上面也就没有动工。毕竟这里面就只住着一户人家。

    从曲径往里走,会穿过一片树林,小道上铺满了碎石子,一直像最里面延伸,走着走着,便可以看到一户人家。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院墙外的几株月季花,淡红的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让人目不暇接。它那细小的茎上长着尖尖小刺,一阵风吹过月季花摇摇摆摆地晃动着身体,翩翩起舞。低矮的院墙里还生有几只栀子花,花开时,纯白如雪,清香淡雅,我很喜欢。

    这碎石子路到这里就顶头了。

    “嘎吱——”一声响起,龙门口上这一扇枯木老门被推开,受不住岁月蹉跎,老门发出沉重的低吼。

    “闺女哇,该起来了,太阳都晒屁股啦。”开门的老汉扭头向屋里吆喝着,声音带着几分嘶哑。

    谁知,从堂屋跑出一个花季少女,头发绑成马尾,面色有些泛黄,修竹细眉,明亮的双眸格外的美,嘴唇不是很有气色,就像月季花那般的淡红。

    “爹,你又糊涂了,我早就起来了,做好了饭,我在这儿呢。”她一面向这个老汉跑来,一面用清脆的声音叫喊着,眼里闪烁着光,看得出来,是喜悦的。

    “哎呀,你看看我这记性,一天不如一天了。”老汉喃喃的说道,“老了——”

    这女娃娃踱步过来拉住老汉的臂膀,笑盈盈地说,“好啦好啦,快来吃饭啦。”

    就这样,女娃娃搀扶着老汉回到里屋,父女俩开始一起享用早晨这一段舒服的时光。

    十年光阴,老李变化了不少。八年前就领养了这个女儿,这女娃娃本来是杜家的闺女,杜家一家人也不幸,只留下了这个女娃娃。后来被送到了孤儿院,院长只叫她蕊蕊,被老李领过后便和老李姓,名字也是老李给取的,单字一个玉,叫李玉。意思也简单明了,老李不想没有后,把这个女娃娃像宝贝一样宠着,像玉一样爱惜着,也难怪叫取名李玉。

    这些年来,老李在大城市倒是在努力赚钱,可惜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中了风,因为这个影响,老李行动不再像以前一样灵活,时不时地疼痛让他难以忍受,只得辞了工作,回到农村来。他一回来就通知我了,我私下里把他女儿的户口填到他的户口本上,按理来说,不应该如此,可惜我耐不住他的软磨硬泡,还是给办了。他回到村子,我便把那两亩地还给了他,他不愿意闲着,就是要亲自来种田。

    今天可是一个赶集的好日子,老李肯定不会错过,早早收拾收拾衣服,和女儿道个别,上路了。

    路过我家门前,还不忘和我打个招呼。

    “张书记,喔,不对,应该叫张村长了。”和以前一样,还是那么喜欢调侃我,“今天天气不错,一起去赶集啊。”

    “老李啊,你慢慢去吧,我有事,你是知道的,就不去了。”我还忙着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上面也是给到我一点压力,暂时脱不了身,回绝了他。

    “那好吧,你忙着,我先走了。”老李无奈的摇摇头,离开了。

    村里到集市还有好一段距离,光是靠脚走过去,得两三个小时。不过村里赶集的车,只需要两块钱就可以送到集市里去,往往最早的那一班车很早,因为有去集市摆摊的村民,得早点赶去集市摆摊子。因为集市的摊位是流动的,晚了就没有位置摆摊子了。

    老李聪明,只搭第二班车,这一班车人也不挤,时间也差不多能合上,不耽误。只见车子一来,大家伙儿都急急忙忙,抢着上了车,生怕自己上不去。而老李就显得很悠然自得,在一旁等着,等一切平静后,他看好座位,不疾不徐地上了车就坐。

    “滴滴——”随着两声车喇叭的声响,算是发车了。

    一大清早,集市上便热闹非凡。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老李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太热闹的场合他不怎么喜欢,人一上了年龄,一点点吵闹声都能使得周身不安心,这也不奇怪。

    今儿个来上街,主要的目的还是老李想打探点摆摊的门道,毕竟还是想多赚一点钱,好经营这个家。再者说,供女儿读书也需要一点费用,老李要忙的事多着呢。

    老李有过老街,来到流动摊位,看看边上卖大米的几个大爷,他缓缓走过去,询问道:“兄弟几个,这大米怎么卖啊?”

    “嘿哟,我家这大米可是圆鼓鼓的,吃足了太阳的。”这卖米大爷说的那叫一个有劲,“这还是今年的新鲜大米,晒了好些日子,机器剥的皮,可干净了。”

    说着,卖米大爷指了指地上旁边的一袋大米,说道:“这个是头一口出的,四块钱一斤,怎么样?”

    “四块钱啊,哟,不便宜啊。”老李看看口袋里那晶莹剔透的米,回答道。

    可是老李这次来,就不是买米的,只是问个价,自己好把自家的大米也卖出去。家里两亩地生产的米,大概能卖一千八百斤出去,也算不错。

    “今年天干,成活率不算高,变量自然而然也不是很好,四块这个价钱还真不多。”大爷一听老李这话,急急忙忙开始解释,可惜啊,老李就不是冲着卖来的。

    老李摆摆手,就往里面的市场走了。

    “要是想一想,还是要买,又来找我就是了。”大爷见老李都走了还不忘吆喝一下。

    “行啊——”老李也吆喝回去。

    走到一个水果摊前,老李停下了,摊主是个年轻小伙子,放眼望去,这真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啊!各式各样的水果:嫩黄的香蕉、碧翠的猕猴桃、晶莹剔透的苹果和水灵灵的红樱桃。

    “大叔来买水果吗?我这儿的水果可新鲜了,今早才在隔壁村进来的,是从果树上摘下来的,你瞧瞧。”说着,小伙子在苹果堆里随便拿来一个苹果,递给老李,让他看看。

    老李接过这个红彤彤的苹果,仔细端详起来,亮晶晶的,苹果表皮上还有水珠,还真是新鲜。

    “多少钱一斤?”老李将苹果放了回去,问道。显然,他觉得这个东西可行,买几个水果带回去也倒是不错。

    “咱家这苹果卖的便宜,三块五一斤。您先挑挑,我好给您过过斤两。”说话间,小伙子扯下一只塑料袋,递给老李。

    “我没这么好眼力,请你帮我选几个吧,要个二十块钱左右就够了。”老李摆摆手,又把口袋还了回去。说着,又看向了香蕉。

    “好嘞。”小伙子笑眯眯的接过塑料口袋,细心的挑选了一番,大红苹果一个接着一个的放进袋子。上称,小伙子拍拍手,看了看,正好二十块零三角。

    “不错,就二十吧。”小伙子系好口袋,望向老李说道。

    “行,这个香蕉多少钱?”老李拿起一根细细一看,应该是苹果一起运过来的。他接着说,“这香蕉也是那个果园里一起出来的?”

    “嘿哟,大叔你眼光真好,这香蕉也是隔壁村子进来的,也是今早运来的,可新鲜了。香蕉我们这里都是一个价,两块五,怎么样,价钱合不合适?”小伙子说着又扯下一个塑料口袋,就等老李发落。

    “行,也来二十的。”老李这回算是摸盘清楚了,说完,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心中暗暗想好了该做的事情。

    “好了大叔,一共四十二,我就收你四十吧,下次还来啊。”小伙子也倒是爽快,三下五除二地交代好了,将水果递给老李手上。老李也没闲着,从胸前的布衣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十人民币,把皱巴巴的钞票捋直了交给小伙子。小伙子也利索,找了零钱给老李。

    走出市场,看看天上的太阳,应该也不早了,他快速地将其他要入手的东西添置好,急急忙忙搭上班车回家了。闺女肯定把饭都做好了,他可要赶着赶着回去呢,生怕错过了。

    老李刚刚来到家门口,闺女小玉就跑过来,帮老李提东西,还贴心的端来了凉白开。搀扶着老李坐下后,小玉又得开始忙里忙外了。

    “小玉啊,我给你说个事,我觉得非常有用。”老李扭头,兴冲冲地说。

    “什么事啊?能让你这么高兴地?”小玉也挺好奇,凑过来,笑盈盈地问道。

    “今儿个集市没有白去,我打探了一下,可有来头了。”好久都没见老李这么开心过,他笑眯了眼了都,嘴巴都要和耳朵连上了。

    “嘿哟,还能有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的,我可一定要听听。”小玉并排着老李坐下来,眼眸里放着光地看着他。

    “这我可要给你细细说来。”老李一边说,一边比划,还要卖弄一下关子,急得小玉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啊。

    “我想,我们可以摆个水果摊了,嘿嘿哈哈哈——”老李突然发出一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