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卷钮一篇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游玩傣族园 一(戊子 丙辰 丁丑 巳时)

    只见道路中间的景观绿篱带里种着一颗一颗巨大的“菠萝”,菠萝倒插在土里,裸露在外面的形状确实像一个放大几十倍的菠萝,菠萝头上的叶子呈剑形,坚硬而锐利,向四面伸展着。不过那肯定不是菠萝,至于是什么树我也说不上来,在春城也能看得到,胖子没见过才直接喊成菠萝的。

    “菠萝你妹呀,你见过谁家会把菠萝种绿化带里呀。”金子往胖子脑袋呼上一巴掌骂道。

    “哥,那你说这是啥?”胖子捂着脑袋想问问金子知不知道。

    明显金子也不知道,让胖子别多话,赶紧去找个好地方玩。胖子边走边用手上的DV拍照,但凡看到新奇的树木,花草,还有路上穿着傣族衣服的小姑娘全都拍下来。

    沿着一条小公路一直往东过一个红绿灯,就能看到一处高墙围起来的园林,跟着人流走,能听到他们说里面就是勐泐必打卡之地——傣族圆。胖子昨天晚上来这里转过,他说里面能听到欢歌笑语的声音,应该是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他一个人没进去。

    前两次寻找傀儡虫有些太心急,错过了滇南很多风景,这次不急于一时了,打算和金子、胖子好好游玩一番。我们三人出了酒店以后,在后方跟着研究所的几人,随时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按照以前得到的教训,有他们保护着也是一件好事。

    我们打西边来,傣族园正好也有个西门,胖子去买进景区的票,我在门口看了下傣族园的介绍。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五千亩,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傣族寨子组合而成。五个寨子的人口并不多,只有三百多户,一千五百多人口,每天进入傣族园的游客会比寨子里的人多上好几倍。

    从打卡线路图上能看到每处景点都做了详细标记,从西往东分别是游客中心、勐罕曼降佛寺、曼降、戒堂、曼春满、孔雀园、曼乍、曼乍佛寺,到了慢炸佛寺会一直向南,到园区最南端有个边境码头,再由边境码头往北,是曼听村、塔包树、泼水广场、曼嘎村,图上标记泼水广场红色格外出众,应该是个重要景点吧,然后就是两条路线,一条往北去北门,一条是往东,到东门。

    买票要进入傣族园的游客非常多,队伍已经排了有几百米长,要行驶进去的车辆也一辆接着一辆。入门里面有两排穿着蓝色傣族服饰,撑着小蓝伞的女孩子们,甩着手踱着小碎步跳着有节奏的舞蹈。听到有些导游说,东门那边人会更多,因为挨着泼水广场,门口迎宾的傣族女孩和做活动的寨子村民更细致,很多人愿意先去那边看一眼。

    胖子买好票招呼我们入园,胖子还不忘把门口的两排跳舞的小妹妹们全拍一遍,挨个的跟人家点头哈腰打招呼喊美女,逗得傣族妹妹止不住的微笑。

    进入园区金子还在嗑瓜子,我碰了碰他,让他看看周围环境,地面上干干净净,连纸片都没有,示意金子就不要随口吐瓜子皮了。金子极不情愿把手里没有磕的瓜子放进衣兜,走到一棵芭蕉树旁边折了一条叶子叼在嘴里。

    门口小广场停着不少观光用的小车,一些游客去付钱要坐车去游玩,我、金子和胖子没事干,先走路逛一逛,就当遛弯了,也能放松一下身心。

    三人随着游客慢慢游览,傣族园各家的寨子建筑风格大同小异,看上去年头不短,只有到了佛寺处,那些庙宇雕梁画栋,外面喷着金漆感觉比较新鲜。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植物,高大的树木参天而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影。间隔着很远会开有商铺,商品琳琅满目民族气息浓重。

    一路转悠民宅小店没什么禁制,要注意的是进入寺庙以后不能大声喧哗,不能着装暴露,不能随便拍照,不能口出脏言,还不能穿鞋。我母亲这一支的族人,大多都信奉佛教,我和胖子耳濡目染的多了,自然对佛像比较尊重,金子却对佛家的东西不肖一顾,看都懒得看,在门外等着我俩。

    刚开始入园,胖子还很有兴致,每处街道的小店,随处可见的寺庙都会进去看一看,没见过的热带树木,奇怪的木桩,雕刻的白石大象,还有翠绿的椰子树都会拍上几张照片。等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觉,傣族园还真是个大村寨呀,处处都是傣族民居和自家开的店面,胖子也失去了不少兴致。

    勐泐的天气着实热,阳光也能感受出有几分毒辣,我优先在一家卖衣服头饰的商店买了三顶竹编傣族斗笠帽子,金子和胖子看到秒懂,知道不戴帽子遮阳脸会惨。

    逛到曼春寨,出现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特产,当地村民摆在自家门口卖的自产自销水果,也有着不少头一次见的。胖子见到吃的两眼放光,每家都指着食物问店主,这是什么来点,那叫什么来点。当地特产是用塑料袋封起来的,一袋一袋的出售,胖子也要买,金子给了他脑袋一巴掌,警告他咱们是出来玩的,不是来进货的,胖子才乐呵呵的说明白明白,不瞎买了。

    水果区域,现切现剥的菠萝,绿皮甘蔗榨的汁,一盒一盒装好的菠萝蜜,黄橙橙带点绿皮的芒果,一整串可以一块钱买一根的小芭蕉……托胖子的福,他全部都买了一些,我和金子都能尝了尝。

    除了吃的还有在民宅门口摆放的各种工艺纪念品,大多都是木头雕刻而成,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形态的孔雀和憨态可掬的大象。

    傣族园里的村民们生活的很悠闲,并不极力的推荐自家的商品,游客买或不买,他们不去强求,这样就不会显得园区太商业化。

    寨子和寨子的房屋还是有区别的,前面那些房屋全部是贴着地面盖起来的,现在到的这个村子,虽说房屋也是木质的,但是一层用木桩架起来不做成房屋,全是空空的,第二层才是居住的房间,每一家都放有自己的盆栽绿植。下面空着的空间,阿姨们坐在里面不是缝着衣服就是用纺车纺线,边聊天边向我们充满善意的打招呼。

    过了曼春寨,听到有不远处传来了葫芦丝的吹奏声,我们三个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寻找出处,原来是孔雀园传出来的。

    孔雀园草坪上有五位穿着蓝色孔雀裙子的小姑娘正在跳舞,胖子好不容易看到妹子哪还能挪动脚步,让我们多停留一会。

    表演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的,我们来以后,蓝色孔雀裙子的小姑娘跳完,后面又有穿白色孔雀裙子的小姑娘独舞和穿黄色孔雀裙子的十人群舞。

    小姑娘们跳完,有位小姑娘告诉游客,可以进入孔雀园里喂食孔雀,既然来的正是时候,进去看看孔雀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