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游医
繁体版

第十三章 家乡

    这颗梧桐树占居了整个半山腰位置,其后是一片竹林。

    被梧桐树覆盖的地方露出了一个茅草屋。

    周清灵打开木栏小门,院子里还算干净,一如走的时候,应是有山民上山途径经打扫了一遍。

    时隔一二年再次回来,只是物是人非。

    打开上锁的大门,屋里落着一层厚厚的灰。常年不住人的房子,显得有些阴森。

    往常有人来看病,家里常备了不少坐席。周清灵擦拭完拿到院里请众人坐下。自个独自拿水桶到后院取水。柳清灵见状跟了过来。

    “阿姐,水好甜。”柳清灵直接用手捧了捧水喝了起来。

    “这水是我阿爷从山上的山泉处引下来的活水。喝起来清甜爽口。不过还是少喝生水为妙。”

    “知道了,阿姐。阿姐,现在要做什么?

    “煮茶,做饭。”

    “我来帮阿姐。”

    “不用了,我一个人足够。不如,你先进屋里看会书,饭好了,我过来叫你。”

    “阿姐一个人忙得过来吗?真的不需要我帮忙。”柳千雪再三要求。

    “真的不用了,你们第一次来这里,好让我尽一份地主之谊。”周清灵一再推脱。

    周清灵快速收拾了一间书房出来。

    “可以在这间屋子里看看书,打发时间。这些书有的生僻字被我做过读音标记。不要去外面,天快黑了,容易迷路。”周清灵领着她到客厅旁的一个小书房,又打开了一个上锁的油漆的大木柜子,示意柳千雪看些书。

    屋里有些黑,柳千雪准备找些照明的物什。周清灵手里拿着块东西又回来了。

    “这屋有些黑,先把烛燃上。这油脂放的时间长了有些呛人,不要凑太近,易呛着。”周清灵燃完烛,又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

    这油脂燃烧得味道确实有点大,整个屋子充斥着这股味道。初时有些受不了,闻习惯了也没什么。柳千雪拿着烛,借着光亮,看着满满一箱子书整整齐齐码放着。

    《推拿秘书》、《伤寒内经》、《金针要术》⋯⋯。上面这层全是些医书。随手翻了一两页,字是当朝字,一个个字折开都认识,合在一起就不懂了。真是比剑经还难懂,我干脆还是去练剑好了。柳千雪在这里看的一个头两个大。

    周清灵则在厨房后院来回不停忙活。小黑也被她勒令不得离开院子里,正四处嗅嗅,忙得不亦乐乎。

    众人吃饱喝足,有了力气帮周清灵一起收拾屋子,等忙完,天彻底黑了。

    山野人家,天一黑,要么就此休息,要么在院子里趁着月光做会儿针线活,没什么其它的娱乐活动。

    两人忙完,躺在床上说着悄悄话。屋外虫鸣声不绝。

    “阿姐,你家箱子里的书,大都是些医书,你出来做医士也是因为是家学渊源吗?”

    “算是吧!我听我爷爷说我家祖上曾是游方术士,懂些药理,常替人诊治。写过不少医书心得,编撰成册,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就有了那一箱子书。”

    “姐姐,你一个人在外行走怕不怕?听闻,有的路段常有山匪出没。市集常有小偷出没。”

    “怕呀,怎么不怕。一个人在外的时候,神经紧绷,不敢有丝毫松懈。在家的时候,会研制一些防身的药丸药粉。遇见事情不对就拿药粉撒上去,保准那人立马晕倒。后来遇上了小黑,有它跟在我身边为我解决了不少麻烦。

    现在习惯了就好了,没有最开始那么害怕了。铃医救死扶伤,见闻广博,通常药到病除。常人一般不会与我们有过节,除非此人一生没有疾病。”

    “没有阿姐这身医术,我也许早己见阎王了。”柳千雪抱着周清灵一只胳膊撒娇。

    “不许胡说,天下之大,医术精湛者数不胜数,没有我也有其他人为你诊治。”周清灵用食指轻点她额头。两人闹作一团。

    胡闹够了,周清灵正经起来:“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一路我一直在想,它也许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我们之前遇到的事,也许只是个幻觉。睡一觉,醒来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又或者是出现在上古时期,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里,遗留了一些传承给自家后人不被世人所知;又或者,这个世界凡人只能仰望幻想,不可触及。

    不管是哪一种都难上登天。那人也许是那家的后辈,不慎被人杀死,随手丢在那里,我们刚好路过。似我家只有小时候爷爷拿来教我药理草谱的几本医书,字体与现在字不一样,再有一些练丹的术书。我从未听他们提起过有关玄灵界的任何东西,任何事物。也从未有何其它异能展现出来。

    我家留下来的书都在那个柜子里,那里的书以前我基本都查阅过了,许是有所遗漏。今日太晚了,明日再仔细查看。”

    “我都听阿姐的。阿姐,还有一事。每次,一有空,我就去茶楼书馆听人说书。说书人的信息最是灵通,也听过不少奇人异事。”

    “怪不得,有时一整天不见人影,原来是打探消息去了。”

    “还是阿姐最了解我。”

    “有什么新消息吗?”

    “有一个略显奇怪,不知当说不当说。听有一次说书人说,某地某人在山中打礁,林中起了风,抬头忽见林中某处有一仙人凭空出现,停留片刻,似在查看什么,又忽的消失。全身似泛着光,看不清面容,举止文雅。发现有人,望了他一眼,令人浑身颤栗。遂以为神仙下凡,不敢直视,磕头跪拜。此事经过这山民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传十十传百传了出来,当地百姓信以为真,欲建一庙,烧香祈愿。

    后路过几个文人陌客,对此事颇感兴趣。遂找到事情传播的源头,探听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

    又向外解释,这不过是一士族之子从此地路过罢了,山民见识浅陋,没见过世面,以为穿着稍微精致,有气度的人,便认为是神仙了,没有影儿的事。林中草木众多,出现消失只不过身影被草木遮住罢了,一时看花眼也有的。吾几人去一些稍偏僻的地方,常被人误以为神仙下凡。当地百姓看着他们穿着、举止,信以为真,不再建庙。

    阿姐,以为呢?”

    “此事有些真假难辨。我认为这个山民不是眼花。山民常常行走于荒野中,危险重重,眼睛、气息对于他们很重要。他们对危险的感知异于常人。”

    “还有呢?”

    “你还记得,我们在山谷遇见的那个人,从他周围的痕迹来看,应是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的,却没有摔得粉身碎骨。他的身体完好无损,身上也无明显痕迹。

    《玄灵录》中曾提到过某仙子通过某样东西可隐匿身形,结合你的故事,我想他们应是修仙者。以前没敢往这方面想,只当仙人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中。我常游历于世上各个角落,从未有得道飞升的传闻,是以不敢妄下断言。

    今日不妨大胆猜测,修仙者可以来往凡人世界,凡人却接触不到他们的世界。”周清灵激动坐起来,又叹气了一声躺下。

    “既然他们能两界之间往返,必定有扇门或出入口供他们出入。”柳千雪思索。

    “谈何容易啊,我们连他们在哪都不知道,怎么知道他们从哪里进出呢?”两人同时叹气。

    这就是凡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