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奇马良
繁体版

第5章 元龙豪气

    前方,马良的声音再度响起,刘备也收起来眼神之中的玩笑之色,眼前这名少年似乎并非他眼中市井玩闹的小说闲杂,而是眼界颇广的消息灵通人士。若是有缘再会,还是应当正式结交一番。

    “陈登陈元龙,徐州下邳人士。”

    听闻此言,刘备却是突然如遭雷击。这个名字是他心中永远的痛,每每谈及,心中都不免五味杂陈。

    “陈登此人忠亮高爽,深有大略,自幼便有扶世济民之志,及长则博览群书,综贯文章武略。因其出身高门,弱冠之年便被推举孝廉。任职东阳长期间,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来年徐州境内遭逢饥荒,陶谦更是擢升此人为典农校尉,统管州内田亩,翻修水渠灌溉,以解荒年之患。”

    “待陶谦病重之时,此人更是力推刘皇叔入主徐州,随后二人更是引为知己。却不想没过多久便被那温侯吕布袭夺下邳,刘皇叔不得不另投曹操,陈登却因父亲族老扎根徐州无法脱身,不得不甘居反复无常的吕布麾下。”

    “然而未及二载,原本不可一世的吕布便在此人的运作之下命陨曹操之手。其也因此被曹操封为伏波将军,并领广陵太守。”

    “恰逢江东小霸王孙策欲北上征伐中原,命其弟孙权领数万江东子弟直取陈登治下匡琦城。但却被此人巧施妙计,连败两阵,损伤上万兵马。以至于那孙策就此剥夺其兵权,并筹备粮草准备亲自攻打广陵。却不想在等待粮草运输途中,在丹徒山野中被刺客所害。”

    “只是可惜,陈元龙如此文武双全的人物,却因鱼虫之害,壮年而亡。”

    有前面李儒的皇家秘闻作引,众人此刻听的极为认真,再加之马良高超的讲述技巧,寥寥数语,一个能力卓绝的壮志贤臣形象便出现在了众人脑海之中,听闻如此才情的人物竟因如此小事而陨,众人更是不免带上了几分伤感。

    位于后方的刘备更是感到鼻窦一阵莫名的酸楚,回忆的思绪凌乱结成了一张大网,像是紧紧缠在了他的身体之上,越缠越紧,越缠越紧,直至深入肌肤骨髓,直至紧紧将他的心脏绑束,痛彻心扉。

    马良所言,字字属实,甚至刘备还觉得省略太多,未能让天下人真正了解元龙豪气。

    而就在众人有些感伤之时,马良却是突然清了清嗓子,转换了语气玩笑道:

    “不过以某观之,荆襄能有这般安定平和的日子,陈元龙也应有一成功劳。”

    包括刘备在内的众人先是一愣,旋即也反应了过来马良话中所指,会心一笑。

    荆州外患,除却北方中原争霸的群雄,便是江东孙氏。由于昔年孙坚被荆州部将黄祖手下士兵射杀,双方早已是势同水火不共戴天,孙策继承父志后更是屡次攻打,数次更是危逼襄阳。

    不过好在孙策死后换成了其弟孙权主政,虽然依然没有放弃报仇雪耻的打算,但几次三番兴师动众进攻黄祖驻守的江夏,收效却是微乎其微。好几次其所辖江东之地更是大兴贼乱,若非刘景升已经垂垂老矣,失去了雄心壮志,不然早趁着机会攻打江东了。

    而按照马良刚刚所说,陈登也算是间接导致了孙策亡故,将荆州的敌人换成了孙权这个军事弱手,自然算是有功于荆州和平。

    说来也是奇怪,孙权弱冠之年承继父兄基业,与世家亲好,又能广纳贤才,本应是这乱世诸侯当中风评颇佳之辈。

    但却不知为何,此人分明没有父兄勇武胆略,却极为热衷亲自领军攻敌,即便数次损兵折将也不悔改,让其反而成了如今荆襄士人口中的谈笑话柄。

    用一个经典的孙十万笑话调节气氛之后,马良继续说道:

    “沮授沮公与,冀州钜鹿人士,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助袁绍一统河北,曹袁之战中更是履献良策,被俘之后不忘旧主,不惜以死明志!”

    “陈宫陈公台,兖州东郡人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助吕布先后夺得兖徐二州,就连曹操都险些因此败亡,君臣离心后亦不愿改换门庭,甘愿辞亲受戮!”

    “郭嘉郭奉孝,豫州颍川人士,经天纬地,奇佐冠世,助曹操诛吕布,胜袁绍,收河北,镇乌桓,定辽东,只可惜英年早逝!”

    接连报出三个响当当的名号,都是北方群雄的心腹谋士,攻郡夺州这种常人只能臆想的伟绩他们却都是实打实的做到了,哪怕是再自视甚高之人,也不会对这三人有任何异议。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未来史家记录如今这段乱世,这三人必然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据传北方累世三公的杨彪被曹操罢官除爵后,已经在着手整理补写因为董卓之乱逸散的《东观汉记》,这三人恐怕已经不是将会青史留名,而是已成事实!

    听到这里,众人原本因为期待落空产生的不满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是荆州士人不给力,而是此人的标准未免太高了一些。

    就仿佛,此人口中的‘足以青史留名’并非是一个主观的赞誉,而是手捧着后世成册史书照本宣科复述一般。

    每一个字,都像是具备某种魔力,让人无力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