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浮沉
繁体版

办公室闲聊2——如何孝顺父母

    青黛双手捧着手机情绪低落:“怎么才到月底啊,这个月过得真慢,我期待发工资的日子啊~”

    我看了她一下:“工资都没有发多久,你怎么就又想着发工资了。”

    青黛怼了我一下:“上班不是为了工资,难道是为了早起挤地铁咩?虽然才刚发工资没几天,可是房租水电还花呗已经花完了呀。前几天母亲节的时候只给妈妈转了200块,唉~”

    我笑道:“听你的意思,好像200块转少了?我只转了100元。”

    慧娴一听,笑了:“才转一百啊,对父母大方一点啦。”

    青黛也在符和:“我虽然对自己抠搜,但是对父母挺舍得的。哎,你来的时候就说自己有2万存款,那你不是存了好多钱?现在应该差不多十万了吧?”

    我白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傻,你看看你对面这位,广州本地包租婆,身价过千万。老王有房有车,老公买一辆两轮电瓶车一万多,口袋里有多少才愿意这么花?夏丽家公家婆有租收也有退休金。那位家公家婆也有退休金,出入也是开四个轮的。我老公和我平时出现都没舍得开车,去挤地铁,停车位油费都是钱。你知道广州僵尸车有多少吗?你知道一年只用两箱油的人有多少吗?说的就是我家车,一天天就盯着我这个死穷鬼。”我对着青黛讲,表达谁的家境就指一下谁所在的岗位。

    我心里叹了口气:你都三十多了,麻烦睁开眼看看,周围那么多有钱人你看不见,你天天盯着我这个穷鬼,是不是因为我们差距不大觉得可以追赶?但是你眼中的羡慕又不像啊!好吧,我信了你没有多少存款,但是你这个年纪了又没有结婚不是更应该自己存点钱傍身吗?

    我接着问慧娴:“你母亲节给多少给妈妈?”

    慧娴没有说具体的数目,笑着说:“反正比你多。”

    “好吧,等一下免得我因为穷恼羞成怒,那你们那天给了家婆多少?”我接着问。

    慧娴还是笑着说比我多。

    小玲说:“自己妈自己管,老公妈老公管的。”

    慧娴惊讶:“那你结婚十多年都没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对家婆表示表示?”

    小玲说:“没有窝。”

    慧娴无语道:“好吧。”或许她的世界里面就没有想过还有这种相处方式。

    我说:“现在我妈还在工作有收入,不用怎么给,家公也偶尔打几天零工不用给,要是他们退休了,就要每个月给了。就像我娘家,父母以后都是没有退休工资的,我们五兄妹一个人两百,那么她加上农村两百一个人两老就有一千四,在乡下自己种点蔬菜,买点肉米,加上逢年过节再给点,也是过得不错的了。哎,你们父母不工作以后是怎么养老的呢?”

    小玲父母和家公家婆都是房东,有租收,慧娴家公家婆有退休金,她们两个都没有搭理我,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是养老状态了,唯有青黛竖起耳朵。办公室今天周末其他人休息,只有我们四人,回应给我的只能是沉默了。

    青黛以前曾经说过,现在没有结婚,能给父母就尽量多给点,以后结婚了,如果经济压力大,可能给不了了。

    在农村的传统观念里,一般养父母的压力都是家里儿子的,毕竟家里田地等也是给儿子继承的。对女儿很宽容,但同时也没有给女儿继承家产。这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并没有因为法律条例:(男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而有所改变。除非是城里的人。农村女孩每个人心里也非常清楚,也默认接受这个安排。村里人也是很默契遵守这个铁律,假如说哪个女的结婚了还敢窥视家里的房子地产,背后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除非家里就只有女孩子,但是偏远地区有些地方到了今时今日,还有一些人如果家里面只生了女孩还会考虑家产留给侄子的情况!

    家里两个哥哥迟迟没有结婚,老妈经常忧心说家里的房子田地以后谁继承!?大姐以前要是听到老妈这样讲,也经常开玩笑,说我嫁得这么近,以后让我的孩子继承就好了,何必担心。我一开始乐呵呵地符和,后来就感觉不太妥当,老妈听到我们这样讲每次都很沉默。有一次大姐再次开玩笑的时候,我就很严肃地说:“清姐,以后不要再说这种不团结的话了,不好。”

    清姐也是被我的话顿住,她以前应该没有想过我听这些会不开心,而且一家人,说话也随意。但是老妈的沉默,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她的担忧以及不开心,就算和家人说话也不应该随便乱讲。老妈本来是关心两个哥哥,被我们一打岔,就变成了我们偷窥家产一样,老妈被我们这样说并没有被安慰到,她想听的是两个儿子一定会娶到媳妇,会给她生好多好多个孙子,这才是她想要听到的。

    而且之前我在老家照顾老爸的时候,就和两个哥哥说过,老爸有借钱赌博,保守估计10万以上债务,但是他不会写赌债,只会写用于养殖的债务。如果家里面有任何房产地产一定要改到他们兄弟两的名下,免得这个死赌鬼以各种名义借款抵押不动产。两个哥哥也听我的,也在那时候陆陆续续把家里田地以及新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但是老宅过户不了,不知道是不是老爸没有亲自到场,还是他不愿意签名。

    于是我便和老家伙说,要不十万块卖给我,以后您二老也可以在旧宅住到归老。但是两个哥哥不愿意,虽然两个哥哥没有说什么话,老爸一听十万块就找两个儿子谈话,但是反馈给我失败了。毕竟我要的是全家安定,不愿意家里人对我有意见,不愿意和两个哥哥日后见面形同陌路。

    清姐思考了一下,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厉害,只是一句话,她就明白所有,从此也再没有听见她接老妈这个岔。虽然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父母养老由五兄妹共同承担,可是那克在骨子里的思想没到山穷水尽是没有办法扭转的,我们不应该贪婪老家那三瓜两枣,除非乾坤已定。有些事情能去做,不能说;有些事情能说,不能做;有些事情不能说也不能做。可是我们往往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许已经越线了。

    孝顺父母第一是解决温饱问题,后面是照顾父母的心情和尊严。前者在于物质,后者是内心和语言沟通以及陪伴等。良言一句三冬暖,虽然恶语父母不责怪,也不能随口伤人。

    虽然大部分父母是对子女很好的,但是也有一种父母,子女年少时不作为,子女成家不出力,老年却倚老卖老用孝道站在道德制高点控制子女持续输血,从不顾及子女的生死。那么我们本已艰苦的生活是否还应该被绑架?父亲的身影在我脑海一闪而过,罢了,我对他没有期待了,也就不会有失望。

    我曾问过老公,对于家公家婆的养老问题,建议他和小叔子一人给五百,加上农村一个人也有两百养老钱,一千多两个人也能过得很好。但是老公说这样太少了,如果父母都干不动了要给一千块一个月。我不由得瞪大眼睛:“老公,你现在还没有上班,按照你的正常水平,五千~六千,如果我没有上班了在老家带孩子,你自己花一千,住宿一千,给你父母一千,给我父母两百,还有2千块让我在家带几个孩子弄点稀粥和盐也能过。如果有人情世故一个红包又两三百那就喝点清水。哎呀,你说到时候动物园的猴子看见你家宝会不会觉得是它失散多年的兄弟?”

    老公尴尬地笑了:“每个月给父母五百养老也不错了。”

    孝敬父母,还当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论心不论力。不仅要保证父母温饱,自己的小家也要运转过来,要不然日子久了家不像家,家里怨气四起,难以为继。更有甚者,妻离子散。如果一直瞒着父母给他们优渥的生活,自己过得鸡飞狗跳,父母应当不愿意看见这种局面,那不是更加不孝?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轻的时候没有感觉,现在人到中年,身边很多人都很孝顺父母,虽然未必富足,方式各不一样,但是各有各的活法和孝道,只要温饱解决,尊重父母的意见,这就很好很好了。

    以前也看过新闻:有些人在城里扎根了,心疼父母背朝天,想接父母到城里享福。但是父母却不适应城里的生活,日渐失去活力。儿媳妇也不习惯男方父母的节省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习惯,反而郁郁不得欢,家里气氛很紧张。这种孝道只感动了自己,周围人都不接受,真的好吗?

    爱父母,既要保证父母的温饱,又要注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给别人或妻子带来重大困扰,尽量丰富他们的世界,该指导的指导,该制止的制止,自己也不要活得那么累,那么家庭才能和睦温馨。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