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浮沉
繁体版

办公室闲聊3——远嫁和近嫁

    我们刚刚谈论了对父母养老的问题,大家都不回应我,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青黛看见我的食物:“哇,又吃鸡啊,天天吃鸡要不然就是排骨,要不然就是猪手,羡慕死了。”

    我笑道:“我们结婚了的有家婆照顾,火食都不错啊。你也赶紧找一个人嫁了呗。”

    青黛:“没人要啊。”她这口头禅又来了。

    我无语,以前给你介绍好几个男士你都不愿意加微信,算了,我不说这种让人不开心的话。我突然想听听大家对嫁远和嫁近的想法:“哎,对了,你们觉得嫁的远和嫁得近有什么区别吗?”

    青黛:“哎呀,远近都一样的啦。我有个堂姐,就嫁到四川,我当时也说她嫁这么远啊。她说我们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她嫁人也是一年回家一次,一样的。”哎呀呀,我怎么听出了一丝酸溜的味道。

    我笑问:“那你想想,如果嫁得远,你和配偶以及再生两个娃,一家四口来回高铁票一人得一千吧,那就是四千块了,比我们一个月工资都多,再加上在路上跑的来回两天时间呢?过年春节可没有几天假期哦。”我接着说,“而且有条件有能力的,一般都娶了本地的媳妇,嫁远容易被骗婚,家人没有办法去保护你的。”

    我以前想给小叔子介绍女朋友,那是一个潮州的女孩子。他当时觉得潮州距离老家很远,都不愿意见面,所以就作罢了。他一直很羡慕他大哥,娶到隔壁村的,我们附近村里面的长辈要是听到我嫁这么近,也都经常是羡慕地说一句:“嫁这么近,好好来去。”亲戚朋友也都说我醒目,嫁这么近。但是年轻人则没有什么感觉。

    青黛以前也说过她父母在她25岁之前一定要她嫁近,但是现在三十多了,父母说只要能嫁出去,嫁出国都行!

    慧娴反驳我说:“也未必,嫁得远的也有老公对她很好家境又好的。不过我觉得不远不近最好,嫁得近离家出走和没离家出走一样,不远不近要是受了委屈回娘家,那才有意思。”她是清远嫁广州,也没有吃过远嫁的苦头,发表意见我不敢苟同。但是我知道她每次休息都赶晚班车往家里去住上一天,每次都要查询车次合理安排时间,多次埋怨赶车不方便,风尘仆仆,但是每次休一天还是很想往娘家跑。

    反正我接触远嫁的女孩没有一个不后悔的。特别是征姐,她肠子都悔青了:她当天嫁人的时候,由于嫁太远家人反对,只有我一个人参加她的婚礼,当时她就很落寞,感觉好像身边的繁华都和她无关,可是,明明她是主角啊!后来她生孩子的时候给老妈打电话,老妈也去不到她身边,老妈也多次在我面前说:“嫁得远,看都看不到。要是嫁得近,我还可以煲个鸡汤炖个补品什么的,唉~”。再后来征姐带孩子一人腾不出四手,更没有家人帮忙,拉个屎都没有时间,那是她最狼狈的日子,我们看见她完全没有往日少女的模样,头发随意扎一下,衣服都是奶渍,让人不忍直视,老妈说起来眼眶都红了。现在她很想我们,但凡有什么假期总想带孩子回来,但是却被高价车费劝退……

    嫁得远和嫁得近一样吗?

    我老妈经常说谁谁谁嫁得近,他们家开杂货铺的,没几天给她父母带油盐,过几天又带酱油醋。村里面的人也经常调笑说她家的杂货铺都搬过来了。母亲语气中的羡慕以及眼里的光芒把我几姐妹都闪瞎了。大姐及时说:“啊秋嫁这么近,到时候你要什么就叫她买就好啦,价格方面众筹或我给都可以啦。啊秋你到时候带东西记得一定要从村口进里面兜一圈,见到人就说带东西给老妈,要是拿家里面种的菜和果就直接从村边走,这样别人到时候也说你女儿把杨梅圩都搬回来给你喋。”

    我们都笑呵呵乐成一片。

    老妈接着说:“就是啰,阿秋嫁得近,我和你爸要是杀一个鸡又吃不完,就可以分一半给她。或者你爸有鱼吃不完,一个电话过去,电话没放下就能到。你们两个嫁那么远,就吃不到了,要是来也不够车费的。”

    “快递啰。”大姐四姐出奇一致。

    老妈闭着眼睛仰起头,一脸不赞同:“快递到都臭了,番薯芋头又不够快递费的。”

    我家婆也经常说她女儿嫁得远,需要坐车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婆一坐车就头晕的人,她经常叨叨:“啊美嫁那么远,以后怎么来去啊。但是女儿要嫁也是没有办法,当初要是嫁隔壁村啊宇该有多好。唉~仔大仔世界,女大要嫁人,嫁哪是天注定的,没到你想。”即使她女儿和她在广州一起同吃同住十年也改变不了家婆埋怨女儿远嫁的事实。老人家更在乎以后老得动不了了,孩子是否能在身边。那种牵挂,不是说现在交通发达了,能多跑两趟就解决得了的。

    老公也时常笑着说:“电瓶车不能到的地方都是远嫁。我秋就够醒目啦。”

    “要是早知道嫁你只贼头,我几岁就过去把你的鸡腿吃了。”我嘴巴哼哼,别过头:“爸,要是早知道,我小时候就过去那边问你要零花钱,到时候你要养四个孩子。”我得意洋洋。家里面听到我这厚脸皮的言论,也都笑得合不拢嘴。

    家公语气欢快:“好啊。”听得出来家公完全不介意多养个女儿。

    家婆则是乐呵呵:“更近几,你冒早点来呐,要是早早嫁过来,娃比啊美的还大了。”

    原来所有的长辈都希望孩子不要远嫁,除非没得挑了,不敢挑了。

    “小玲,你愿意你女儿远嫁吗?”我问一句。

    小玲一开始还笑呵呵的听我们谈论,突然被问,思考了一下,垂下眼眸:“能挑的情况下当然不愿意。”

    很快我们又讨论起最近上市的榴莲,听说国产的上市了很便宜,如果价格合适就去买,可是我却没有看见各大超市榴莲多便宜。一会又说起哪里网站上面有优惠券,要不要一起拼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