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二百八十三章病因找到了,但是治不了!

    柳眉很失望,也很伤心,但她并不打算放弃治疗自己的女儿。

    孔灵是她的全部,要是放弃了,她还怎么活下去?

    病毒乱投医。

    柳眉打算到六院找个医生给女儿看看,一来六院距离轧钢厂比较近,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以前她带着孔灵到六院看过病。

    当时她带着女儿进城找丈夫孔光,孔灵也是感冒、咳嗽,她们到六院看病,有个医生给孔灵开了几副药,吃完以后就好了。

    柳眉一直认为那次给女儿看病是最对症的一次,孔灵吃完药物以后就好了,很长时间内都没犯病。

    六院医生人也好啊!

    当时。

    人家知道她们母子是从乡下来的不方便,还帮着她们熬了药,让孔灵在药房里休息了一会儿。

    柳眉对六院的期望很高。

    找了个时间。

    秦淮茹也不想让丈夫跟这样的女人有牵扯,但她知道自己肯定瞒不住,就算她不说柳眉也能去问别人。

    柳眉心中悲愤。

    吴泽这组人被停了手术,他不能做主刀了,要么跟着别的手术组给别人当助手,要么就到门诊室接诊。

    梅姨不在六院了。

    “你。”秦淮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有些担心,尽管孔光已经被抓了,但她还不想和特务家属有什么来往,不过关系到小女孩儿的病情,她还是继续问道:“你不是乡下的吗,怎么来六院看病了,你女儿的病很严重,乡下的医生看不好吗?”

    秦淮茹知道丈夫居然给特务的女儿看过病,自己和梅姨还帮过特务的妻女,心里后怕的很。

    孔光的事情钱明和民警们也没隐瞒李平安,李平安夫妻两个还帮着破案来着。

    柳眉很失望。

    秦淮茹特意看了一眼孔灵,这孩子瘦弱一点儿,面色苍白一点儿,相较城里的孩子个头可能小一点儿。

    柳眉母女到六院药房找人。

    王春燕也觉得自己丈夫说的头头是道。

    吴泽问诊过后就断定孔灵是经常感冒,这个是个人问题,并没有好的预防方法,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柳眉,无非是要让他照顾好女儿,小女孩太小,容易感冒得这些常见病症很正常。

    秦淮茹也没多想。

    那个给柳眉女儿看病的人是谁?

    当然是她丈夫李平安。

    丈夫李平安给那个小女孩儿开的药,她和梅姨帮着熬药,让小女孩喝了。

    他和王春燕在门诊室的时候柳眉带着小女孩儿来看病了。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

    她带着孔灵去了六院。

    身为护士。

    柳眉母女两个又去了其他门诊室。

    王春燕开口说道:“你是医生吗,你怎么知道医生说的不对,你女儿这病就是感冒、咳嗽而已,难道还能是别的病?在我们六院你女儿就是这个病,就算是到其他大医院人家也不能给你女儿瞧出别的病来,小小的一个感冒,还能看出儿来不成?”

    吴泽夫妻两个面面相觑。

    中西医都看过了,可是医生给出的解释都不能让她满意,这几个医生就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致认为女儿孔灵是得的感冒,甚至还有人说孔灵之所以这么频繁的得病很大的原因都在她身上,她没有照顾好女儿。

    她认为吴泽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医生,开口问道:“大夫,你们医院还有别的大夫坐诊吗?”

    “不瞒你说!”秦淮茹勉强笑笑说道:“你说的那个医生是我丈夫,他今天安排手术了,不过算算时间也应该做完了,我带你们去找他吧!”

    “找其他医生啊!”王春燕脸色立即就冷了下来,说道:“门诊室多着呢,你到别的门诊室看看吧!”

    她还能照顾不好女儿?

    母女两个相依为命,她一颗心全部都在女儿身上,就差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女儿了!

    “这些医生都不行啊!”柳眉心中想到还是要找上次帮孔灵看病的医生。

    说着。

    没毛病。

    柳眉摇摇头说道:“不对,肯定不对,我女儿绝对不是一般的感冒,她还有其他的病症,你没瞧出来!”

    乡下小女儿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柳眉也不隐瞒,除了没说自己丈夫是特务,其他的都照实说,她说自己现在是附近轧钢厂的工人,女儿可能得了很严重的病。

    柳眉很仔细的和秦淮茹说了自己的情况,也说了当初有医生给女儿孔灵看病的情况,想要知道当初那个医生究竟是谁,秦淮茹有没有印象。

    她也不记得那个医生是谁,叫什么名字,但她记得药房里的那两个好心的女人,当初就是她们帮着女儿处理了药材,熬了药。

    秦淮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件事情她太清楚了。

    不过。

    她要找的两个人就是梅姨和秦淮茹。

    秦淮茹还在药房,她向秦淮茹打听了以前药房的情况,确定秦淮茹就是当初帮助她的人之一。

    那天的事情她记的很清楚。

    事后。

    秦淮茹只需要丈夫赶快将柳眉女儿的病治好让她们母子两个离开六院,有多远走多远。

    柳眉大喜,连连感谢。

    秦淮茹和王沁、陈霜两个丫头交代了几句带着柳眉两人去了外科医生办公室。

    李平安几人还真在办公室。

    秦淮茹率先向丈夫介绍了柳眉的身份,说他丈夫姓孔,女儿叫孔灵,什么时候李平安给孔灵治过病,她和梅姨帮着小女孩熬过药。

    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

    李平安很快就猜出了柳眉和孔灵是什么人,他看了两人一眼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柳眉很郑重的介绍了女儿孔灵的问题,又问道:“很多医生包括你们医院坐诊的医生都说我女儿是感冒、咳嗽,可我不相信,你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我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你要是知道原因就告诉我吧!”

    李平安知道原因吗?

    他当然知道。

    而且很清楚。

    柳眉女儿很有可能得了一种叫做房间隔缺损的心脏病。

    此病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

    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

    在胚胎形成的第4周末,原始心腔开始分隔为四个房室腔。

    发育的过程是:原始心腔腹背两侧的中部向内突出生长增厚,形成心内膜垫。腹背两心内膜垫逐渐靠近,在中线互相融合,其两侧组织则形成房室瓣膜组成的一部分,在右侧为三尖瓣的隔瓣;左侧为二尖瓣的大瓣。

    此外,侧垫亦发育成瓣膜,共同组成三尖瓣和二尖瓣,将心房和心室隔开。

    与此同时,心房和心室也有间隔自中线的两端向心内膜垫生长,将心腔分隔成为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心房间隔自后上壁中线开始,对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新月形,终于和心内膜垫融合,称为原发房间隔,将心房分隔为左、右两个腔隙。

    如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

    在原发缺损病例中,往往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融合,称为房室通道。

    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如原发房间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则上下两边缘不能接触,遗留缺口,形成继发孔或第二孔缺损,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有时原发孔和继发孔缺损可同时存在。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治疗房缺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治疗措施是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封堵器送入心房,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阻断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

    封堵器是一个专门设计的用来封闭房间隔缺损的器械。

    医生会针对特殊的房间隔缺损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被选择的封堵器将会经导管植入到缺损位置且永久地留在缺损位置处。

    就算是在后世,这种手术也是难度比较高的手术,李平安参与这种手术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也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只是六院没有某种设备?

    依旧是治不了女儿的病?

    这怎么行?

    柳眉眼泪都流下来了。

    说哭就哭。

    她声嘶力竭的说道:“医生,我求求你们了,帮我女儿做手术吧,你们要多少钱都行,我给你们!”

    “妈妈、妈妈!”孔灵站在柳眉的身后小声叫着。

    看见母亲哭泣,她也跟着流泪。

    秦淮茹有些于心不忍。

    虽然柳眉母女两个都是特务家属,但看两人这样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只是。

    秦淮茹并没有求情。

    既然丈夫说这台手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他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秦淮茹也知道。

    六院扩建以后确实是有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但是和协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少一两种设备很正常。

    “人工心肺机啊?”冉倩皱眉思索着说道:“协和医院应该有吧,他们那里的行不行?”

    “协和医院?”李平安说道:“他们那里是有人工心肺机,不过并不是最先进的!”

    去年的时候人工心肺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米国、苏国的医院大多都是使用新型的人工心肺机。

    协和医院收归国有的比较早,他们的人工心肺机可能还是米国人在建国以前运过来的。

    就算是这样。

    协和医院也比六院强多了。

    道济医院被米国教会掌控的时候只是一个妇婴专科医院,就算是先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就算是检查出来了他们也不敢给新生婴儿做这种手术,所以根本就没有引进人工心肺机。

    六院扩建的时候一般的手术器械,甚至是血库、化验设备都有了。

    可是人工心肺机这种稀罕玩意儿确实不在采购之列。

    当下。

    如果要买的话只能从苏国进口,国内还没有哪家医疗器械工厂能生产的。

    “这样啊!”冉倩思索着说道:“苏国红十字医院呢,这家医院总可以吧!”

    “可以!”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只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要是没有可还是个麻烦事儿,总不能到苏国去请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吧!”

    李平安已经想好了自己不会给孔灵做这种手术,他自然不会毛遂自荐的。

    他喜欢做高难度的手术,勇于挑战自我,但他也不是什么手术都会争抢着做的。

    这台手术和后世的手术方法差异太大,李平安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修补手术该怎么做,术后该用什么药。

    他这种思维是不能应用于这个时代的。

    做手术这种事情,尤其是心外手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是外科医生也要敬畏生命,而且是更应该敬畏生命。

    “我相信你!”柳眉开口问道:“你不给我女儿做手术吗?”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做过,只是听说过这种手术而已,怎么做?不得不说,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更好的医生,他们能帮你女儿做好这台手术的!”

    “可是,可是我去过那家医院了,轧钢厂医务室的安德烈医生让我去的,他们却说是我女儿体质弱才容易得病!”柳眉继续说道:“他们连我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病都弄不清楚,能做好手术吗?”

    毕竟诊断、检查手段有限。

    要是在后世做一下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就可以确诊。

    现在对这种病的研究非常匮乏,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来也不奇怪。

    但这也不代表人家的水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