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三百五十五章女孩儿也能传宗接代

    刘悦这家伙每次做完饭之后都要留下一起吃。

    一顿两顿还没什么,可留下来吃饭的次数多了就出现问题了。

    聋老太太的口粮指标是一定的,本来就不多,刘悦的饭量太大,粮食指标很快就不够了。

    聋老太太确实是想让刘悦给自己帮忙做饭,可她也知道,要是刘悦一直留下来吃饭,用不了半月她的口粮就会用完,到时候她就要饿肚子了。

    这怎么行?

    聋老太太婉转的向刘悦提出了要求,要么以后饭做好以后她要回贾家吃去,要么干脆以后就别过来了。

    思索了很久。

    刘悦终于答应只做饭不在聋老太太家里吃饭。

    刘悦心理不停祷告着聋老太太快点儿死吧,她死了以后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贾家,留给自己儿子。

    这个胖丫头天天往后院儿跑,李平安夫妻两个自然是能见到她的。

    何雨柱一番解释还真有点道理。

    何大清里里外外一把手,做饭和采买都靠他,他当然可以昧下来一点儿钱给自己儿女。

    前不久饭馆儿公私合营了,一笔笔收入都要记账,而且饭店还是采用拿利息的方式进行公私合营,所得公方经理记的清清楚楚。

    徐氏说道:“贾家媳妇儿来给隔壁老太太做饭、干活儿有几天了,可能是替一大妈的吧,毕竟他丈夫贾东旭一直跟着易中海工作,一大妈事情多打发他过来也是在情在理。”

    刘悦能够帮着聋老太太做饭对李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儿。

    管他是什么原因呢。

    等了两三天都是如此。

    徐氏说道:“贾张氏过来串门的时候说过,易中海给了她们家一个人的粮食指标,贾家是帮着一大妈照顾聋老太太呢!”

    以前一大妈经常不给聋老太太做饭,这老家伙有时候就会跑到李家来,那么大的人了,开口讨一口吃的徐氏也不好回绝,李家要是做的多了就给聋老太太一点儿饭菜。

    这也是易中海夫妻两个名声好的原因之一。

    李林将何大清临走之前将何家兄妹托福给他们几个,又将钱汇给他的情况都说了,到现在收款人写的还是李林呢,不过是让何雨柱去收罢了。

    如此。

    信上说他手头有点儿紧,何雨柱已经二十岁了,往后就不给他汇钱了,让他努力工作,好好照顾何雨水。

    “除非聋老太太一年半载之后就去世了,否则,我看贾家是得不到什么的!”秦淮茹微笑着对丈夫说道:“刘悦可不是一个长久的人,要他一直伺候老太太,怕是不可能的!”

    李平安夫妻两个可不希望继续发生。

    要不是因为照顾聋老太太这个鳏寡孤独,当年派出所也不会选定易中海当四合院儿的一大爷。

    没过几天何雨柱就收到父亲何大清寄过来的一封信。

    何雨柱暗暗叫苦。

    他们这边不清楚何大清的情况,何大清可能也不了解四合院儿这边。

    事实上。

    柳眉的疑心去除了大半。

    “可能是我把那边出了什么事了!”何雨柱解释道:“现在几乎所有的私营企业都在合营,就算是做生意收入也是有账目的,我爸想要隐瞒白寡妇怕是不容易,他手里藏不住钱了,所以就不给我和妹妹汇款了!”

    等到了以往汇款的日子,柳眉到有证据拿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汇过来。

    何大清到保定以后和白寡妇一起开了一家饭馆。

    不知道是不是柳眉太倒霉了。

    一大妈照顾聋老太太很多年了。

    李平安夫妻两个没有再说什么。

    “聋老太太满面红光,就算是这段时间一大妈照顾不周她身体也没出现大毛病!”李平安说道:“别说一年半载,我看她再活一二十年都没问题!”

    再也没什么念想了。

    “误会,这都是误会啊,我怎么可能写信让我爸不再汇款,我连他的住址都不知道,汇款单上只有当地邮局的

    何大清拿不到私房钱了,自然不想给何家兄妹再汇款。

    看见刘悦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居然在聋老太太家里干活儿。

    “咱们也不图聋老太太什么!”秦淮茹说道:“刘悦想要赡养她就赡养吧,要是真和你说的一样,刘悦能照顾聋老太太一二十年,到时候给贾家一座金山银山我都不眼红!”

    柳眉和何雨柱闹别扭了,询问是不是他给父亲写信让何大清不再汇款了。

    柳眉半信半疑的和丈夫一起去了李家。

    “就算是让刘悦花点儿时间照顾聋老太太,贾家也是不吃亏的!”李平安想起电视剧里何雨柱一直帮着一大妈赡养聋老太太,最后她去世以后将房子、钱什么都都留给了何雨柱,他继续说道:“要是刘悦能一直照顾隔壁聋老太太,没准儿人家去世以后就将钱和房子都留给贾家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了。

    何雨柱这家伙刚刚将何大清汇款的事情交代出来那家伙就不再汇钱了。

    就好像何大清知道她要要钱故意不再汇款一般。

    柳眉这才放弃,心里不再惦记这笔钱了。

    秦淮茹有些好奇的和徐氏说了。

    虽然家里是两个人拿工资,但夫妻两个的工资都很少,还要供应妹妹何雨水上学,还要给何灵看病。

    要不是两人都能在轧钢厂免费吃饭,何家的生活还真不算富裕。

    何雨柱没了私房钱,以后就是他想给妹妹一点儿零花钱都不容易。

    娄振华的小妾林蓉疯疯癫癫的,一直在通教寺静养。

    通教寺是个尼姑庵,在中海西边的针线胡同,距离六院和轧钢厂都不太远。

    娄振华请了好些医生给林蓉治病都没治好。

    每隔几个月他都会和李平安一起到通教寺看一看林蓉,让李平安帮忙诊治一番。

    李平安给她开过不知道多少副药,镇静、开窍的中药几乎都用上了,虽然能够让林蓉安静下来,但却一直没有恢复神志,甚至连娄振华都不想见,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是一副很害怕的样子。

    李平安给林蓉诊过脉。

    要是不犯病发狂的时候林蓉的脉象基本正常,他甚至怀疑林蓉这家伙是在装病。

    毕竟。

    她亲儿子死了,还和娄振华的堂弟娄振兴有一腿。

    即便是现在病好了,她该怎么面对娄振华?

    要是她表现的一点儿事儿都没有,没准娄振华就不再管她了。

    李平安的怀疑不能明说,毕竟他没办法证明林蓉是在装病。

    他和娄振华到通教寺看望林蓉的时候对娄振华说道:“也许是她自己潜意识里不想恢复正常吧,所以吃太多的药也没有用!”

    林蓉用的最多的药是安宫牛黄丸。

    此药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中成药,价格也不贵,对娄振华来说药费更是九牛一毛。

    娄振华叹息了一声。

    不单单是林蓉,就是他自己,如果林蓉的病好了的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其实。

    内心深处他已经接受林蓉有疯症的事实了,每过几个月过来一次不过是给尼姑庵送点儿钱让尼姑们帮着照顾林蓉而已。

    从通教寺出来。

    娄振华亲自开车将李平安送到了六院,路上还告诉他一些娄晓娥的情况。

    香江大学那边发过几封电报回来,娄晓娥这批人已经入学,基本上能适应那边的环境了,说是寒假的时候有可能让她们回家过年。

    彭芳马上就要生孩子了,提前十来天彭母就让女儿到六院住院了。

    侯二家距离六院近,还有就是女儿在六院工作了那么多年,彭母对六院妇产科还是相当了解、信任的。

    六院妇产科将米国人的妇婴专科医院都接收了,无论是技术还是硬件设施都是不错的。

    还有。

    女儿在六院工作了那么多年,生产的时候医生们能不照顾一点儿?

    自从彭芳住进医院那一刻开始,彭母就嚷嚷着说自己女儿在医院工作多年,医生特别是妇产科许主任一定要照顾好她。

    也许是太在意女儿了。

    彭母一直在病房看着彭芳,时不时的指挥着护士做这做那的。

    没两天的功夫护士就不耐烦了。

    该人家做的事情彭母让她们做,不该人家做的事情彭母也让她们做。

    彭芳躺在病房里不停的和母亲说着话,让她对那些护士客气一点儿。

    管病房的几个护士都还是小姑娘呢,母亲向使唤丫鬟一样使唤人家,小姑娘们心里能舒服?

    “我让她们干点儿活儿怎么了?”彭母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到:“她们不应该干吗?护士就是吃这碗饭的,她们不伺候你谁伺候?”

    中午下班以后李平安就去药房找了秦淮茹,想和她一起回家吃饭,刚到医院大门口就碰到了侯二。

    现在侯二可是个大忙人,丝绸行很多事情都要他处理,李平安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开口说道:“侯二,你找我有事儿吗?”

    “彭芳马上就要生产了,我想让李医生和妇产科那边打个招呼,多照顾照顾吧!”侯二说道。

    彭芳只是个护士长,还是外科的护士长,再加上大半年没有工作了,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未必会对她多么照顾。

    侯二认为还是找李平安让他和妇产科的医生们打个招呼才好。

    关心则乱。

    侯二真害怕彭芳生产的时候出什么乱子。

    “我知道了!”李平安说道:“下午上班的时候我到妇产科看看!”

    彭芳是大龄产妇。

    李平安也觉得自己应该过去问问情况。

    毕竟以前是同事,还有侯二这层关系在里面。

    侯二连连感谢,还说要请李平安吃饭。

    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

    李平安思索过后还是答应了。

    秦淮茹说道:“平安,我骑车回家吃饭吧,和咱妈说一声!”

    说完,还没等李平安说什么,从丈夫手中接过自行车离开了。

    就近找了一家饭店,两人各自要了一碗面,还要了几个小菜,开始吃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各自说了一下近况。

    李平安就是不停的工作,做手术。

    侯二有时候到江南进货,丝绸店还和苏国做生意,侯方城和侯大离开以后他也到过莫四科,还见过侯方城等人。

    现在侯方城在莫四科已经站稳脚根了,和侯大妻子娜塔莎家族合作,生意涉及好几个行业,越做越大。

    “如果你再见到他们,帮我给他们带好!”李平安说道。

    侯二急忙答应道:“我会的!”

    话越说越多。

    侯二还说了彭芳的事情。

    她们母女两个都希望这次能生个男孩儿给侯家传宗接代,尤其是彭母,她的期望更大。

    “我岳母传统的很!”侯二说道:“她肯定是想让女儿给她生个外孙的!”

    李平安没说话。

    在生男生女这件事情上他可没有话语权。

    吃过饭。

    侯二付账过后两人一起去了六院妇产科。

    彭母在医院里呼来喝去的大闹还真的起了点儿作用。

    许妙音主任当了彭芳的主管医生,负责她生产的事情。

    李平安向许妙音主任了解了一下。

    毕竟是当过护士长的。

    彭芳什么都懂,她的情况很好,应该可以顺产。

    侯二急忙感谢道:“多谢医生,多谢医生!”

    彭母却开口说道:“要是能够顺产,我孙子能够顺利诞下来,我让我姑爷请你们吃饭!”

    许主任没答话。

    李平安也没说什么,从妇产科离开。

    几天之后。

    彭芳生产了。

    顺产。

    不过却是生了个女儿。

    李平安是第二天听小露和赵婉蓉说起才知道的。

    “彭护士长生了个女孩儿,她丈夫倒也没什么表示!”小露开口说道:“不过她母亲却很不满意,我听产科病房的一个同事说好像听到彭母说自己女儿没用,不争气之类的话!”

    “彭芳生了啊!”李平安说道:“一会儿我到那边去看看吧!”

    既然知道了。

    而且侯二也和他说过这件事情,不闻不问总是不好。

    “我们也一起过去!”小露和赵婉蓉说道。

    她们以前和彭芳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过处的很好,对彭芳都很关心。

    三人一起去了妇产科,小露找了一个小护士,让人家将她们带到了彭芳所在的病房。

    女孩儿还在新生婴儿观察室有护士帮忙看着。

    李平安三人并没有看见小女孩儿,不过侯二和彭母都在。

    小露和赵婉蓉两人陪着彭芳说话。

    李平安向侯二了解了一下情况,彭芳母子平安,生了个六斤多重的女孩儿。

    他当爹了。

    侯二微笑着,一副很开心的样子。

    “这有什么好得意的,只是个女孩儿而已!”彭母微微皱眉说道。

    “都一样,都一样,这不是新社会了吗,男女都一样,女孩儿也能传宗接代!”侯二依旧是微笑着说道。

    “不一样,怎么可能一样?”彭母说道:“准备准备,让你老婆接着生第二胎吧!”

    小露、赵婉蓉和彭芳一起说话的时候彭芳心中有些黯然。

    她还真怀念当初在外科当护士长的日子。

    彭芳听母亲的话辞职以后在家里养胎,每天就是吃了睡觉,睡醒以后就吃,她早就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

    不过。

    彭芳也知道。

    当初是自己主动辞职的,现在六院未必能再要她,就算是她想回来都不行。

    彭母动不动就说生个女孩儿不好,还催促着要彭芳尽快再生一胎,小露很不高兴,她们家就只有一个孩子,还是女孩儿,最是看不惯那些重男轻女的人。

    小露看了彭母一眼,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很不高兴,和李平安打了声招呼就要和赵婉蓉一起离开。

    李平安刚要和小露一起离开,却听彭母说道:“李医生,我经常听我女儿、女婿说起你,她们都怂忱Фタ蓁浙医术高明,要不这样,你帮帮忙,给我女儿看看,给她开几副药,让她身体尽快好起来。”

    “医生没给你用药吗?”李平安看向彭芳问道。

    “用了一些抗生素!”彭芳说道:“我妈刚才就和我说了,要再抓一些中药才行.。”

    彭芳主动说了自己的情况,说是小腹感觉有些寒冷,略微有些疼痛。

    李平安给她把了把脉,确实是有些虚弱,给她开了一副生化汤。

    生化汤为理血剂,具有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临床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方中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g。

    李平安还叮嘱煎药的时候要加一些黄酒。

    黄酒含有多种醇类、酪类、甘油、糖分、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舒筋活血、促进食欲、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黄酒对生化汤的药效有增益作用。

    事实上。

    古法熬制生化汤的时候都是用黄酒和童便各一半进行熬制。

    建国以后还有不少药堂用这种熬制方法。

    当然。

    李平安自然是不会让彭母使用这种方法给女儿熬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