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的田与猪与家
繁体版

第八章 首次见世面余额已不足

    “哎呦!”张欢猪突然被轻拧了一下,她看着胡氏严肃的表情,深知自己说错了话。

    胡氏来的时候,衙门门口已经聚了一些人,大家都拿着差不多的大竹篮子。胡氏找了个最靠近门口的位置坐下,刘氏也挨着坐下,随着日头渐渐红透,人越来越多,几乎要占去半条街。这时,那扇破败的衙门大门这才吱呀一声打开,胡氏赶紧喊姜氏、刘氏站起来,跟着人潮往里头挤,张欢猪被推搡着左右摇晃,经过衙门大门的时候,还和大门来了个贴面礼,沾了一脸门上因年久曝晒卷起的红漆。

    等到几人挤进去,又跑了好长一段路才到所谓的教室。胡氏迅速拉着张欢猪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在衙役一声声呼告中,有些没抢到位置的也只得不情愿地站在最后。张欢猪看了看露天的种菜教室,这里比王氏的庭院大许多,地上铺了许多厚木板给大家坐,刘氏胡氏都抢到了好位置,胡氏在第三排的中间,刘氏在第二排,学习带娃两不误,在几乎望不到头的后面还站着些人。大家都坐好、站好后,衙役们开始点数,每个村都要来人,点了的村会拿走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今日的日期。

    点完数后,一个衙役站到最前面的台子上,说了些什么,张欢猪现在懂的是乡里话,对官话还有些陌生,只能听懂只言片语,依稀知道衙役说的是种菜不易,大家好好学之类的场面话,说完,他拿过挂在一旁的锣,用力一敲,砰一声,台子两边陆陆续续出来了一些人,穿得最好的一个坐在台上讲,似乎是他学生的人则分列两侧教学。

    首先带来的是番柿,老师一拿出来张欢猪就忍不住惊呼,幸而之前吸取了教训,及时捂住了嘴。番柿就是西红柿,老师说着易存活、酸甜可口之类,而后拿出秧苗在眼前的长条盆栽里种了起来,一边种还一边说着疏枝、浇水时需要注意的事。第二个是土豆,老师讲解土豆的声音格外严肃认真,张欢猪似乎听到了什么救命、多种之类的词,胡氏和姜氏听到这里眼睛都快放出光来,讲完土豆的好处接下来仍旧是种植示范,注意事项。

    第三个就是所有人都期待的豆芽,庄稼人从小就知道,除了绿叶菜,其他东西一旦长芽,十有八九就有毒了,没想到这豆子发了芽,不种到地里还能吃,冬天都能发出来。当老师从巨大柜子里一层层抽出豆芽时,全场惊呼,老师还掐了点给前排学生吃吃看,自己也吃,可惜胡氏没抢到,发到第二排就没了。刘氏抢到了,只是不多,只有半截,没法分,先自己吃了,再给张氏吃了点,又给张明吃了点,姜氏挪了一下找张氏,问她味道怎么样,张氏砸吧砸吧说跟莲子似的,清甜味。姜氏听了高兴得跟自己吃了似的回来了,和胡氏、张欢猪一顿夸耀,张欢猪看得出来她真的很喜欢豆芽。

    老师的讲解张欢猪总是半懂不懂,太阳起来之后,一晒一热,加上昨晚玩得太晚,张欢猪开始犯迷糊,等她意识到胡氏的手脱离她的脑袋时,她猛一下醒来,发现自己在姜氏怀里了,见小猪一脸迷糊,姜氏放下她说:“娘去买苗和种子了,我们去门口等她吧。”

    “买苗?买什么种子?”张欢猪一边跟着姜氏走一边问。

    “都买,村里留一份,出了钱的我们拿主意给他们买,我们家现在只能买两种,年底喜羊不是要定亲了嘛,能留一点是一点。”

    只买两种!张欢猪急忙问:“都有什么菜,我们买那些?”

    “今年来了六种菜,番柿、土豆、豆芽、南瓜、辣椒、苹果。我们就买土豆和南瓜,豆芽我们可以自己用豆子发。”

    “土豆和南瓜?为什么不买辣椒,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我也想吃苹果!西红柿也好吃,偏偏买南瓜啊!”张欢猪嘟囔着就想去找胡氏。

    “西红柿?小猪你在说什么?买种子肯定买粮食种最好,何况老师说了,南瓜生吃还能治病,多好,要是你想要别的,明后年咱们去村长那里买就是了,别乱跑。”姜氏紧紧抓着张欢猪的手拉着朝门口走。

    张欢猪脑子彻底清醒了,意识到自己刚才有多幼稚,因为呆在小孩子的身体里太久,受到的关注特殊,不自觉就有了小孩子脾气。张欢猪和姜氏随着人群走出衙门,许多人都在门口等。大家要凭小木牌拿苗和种子,每个村最多两个代表。

    张欢猪看了看太阳,感觉已经是下午了,肚子也有点饿,早上出门的时候,小丫鬟给所有人准备了早餐,但为赶时间,大家都没多吃。姜氏远远看着张明和张氏也出来了,赶紧招手叫他们过来。四个人聚齐了,姜氏和张氏又说起话来。

    “你家准备买什么苗?”姜氏先开口。

    “土豆、南瓜、辣椒。”张氏笑着说。

    “三个?真是了不得了!”姜氏打趣道。

    “你少说胡话,我是想着这辣椒倒是新鲜玩意,就算娘不买,我自己也打算买一点,我家里那边,二哥哥的媳妇刚坐稳,说是想辣吃,一天不吃就心慌,他们那隔着河,估计还得月余才能拿到种子,我这提前种着,到时候送礼也方便。”

    “这想得真是周全,难怪都夸你十里八村最细心!”

    “你又说胡话!年底我家的碎布头给别家去,明年你有一个,看你去哪里凑布头。”

    “青天白日说这话,你真是!哎呀!”姜氏一下不好意思了。

    见姜氏红了脸,张氏反笑得更开心,一个劲说着羞了羞了。张欢猪听着只觉得肚子更饿了,张明正好无趣,见小猪一个人发呆,也凑过去闲聊。

    “小猪妹妹,想什么呢?”

    小猪看着突然跑到眼前的小黑脸,一把推开,说道:“管我想什么!”小孩子家家,我可不是和你们一伙的。

    “你平常就不喜欢和我们玩闹,总是冷脸,生分得很,清河说你什么有大智慧,只是看起来笨,可我这些天看你,也没什么地方聪明的。”

    突如其来的挑衅?“我聪明的地方在于,我知道那个词叫大智若愚。”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你也进了学堂?你不是每天出来割猪草吗?哪有时间去学堂?”

    “天生的!聪明!”张欢猪不想和幼稚小朋友说废话。

    “得意什么,我娘说了,脑瓜子聪明还要有运道才能考上官,我看你连周清河也比不过,更别提更好的。”

    “那也是我和周清河比,你呢!知道自己没什么脑瓜吧。”

    “张小猪你骂人,我告诉你娘去!”

    “我没有!”

    “你骂了,你骂我蠢!”

    “我没有!”

    “你等着,等会你娘出来我就告诉她!打你屁股,打得你哭!”

    张欢猪看着他愤怒的样子,摇摇头不理会,心里安慰自己,不和小孩子计较。这时,刘氏从门口拎着两个竹筐出来了,张欢猪和姜氏同时仰头朝后看,怎么也没看见胡氏。

    刘氏急忙说:“分到胡妹妹的时候,南瓜种子没了,一伙人跟着去后门拿,拿了就从后门走,她说了,我们先回去,她过会就到,放心吧!”说着把胡氏交给她的种袋子苗篮子分给姜氏。

    姜氏听了只好一手拿着苗,一手拉着小猪跟着刘氏一起回去,张明对张欢猪低声说道:“算你走运!”张欢猪仍是不理。

    走到王家一股饭菜味道飘了出来,刘氏笑意盈盈说:“还备着饭菜等,费这心思做什么,自己生意都忙不过来呢!”

    刘氏高高兴兴请大家落座吃饭,刘氏为主,右边留个空位,依次是张欢猪和姜氏,左边是张明和张氏,见了饭菜一伙人更觉得饿得不行,急忙吃起来。唯有张欢猪还盯着门口,因为胡氏还没回来。姜二嫂见张欢猪迟迟没有动筷,忙帮她夹了几筷子菜,刘氏看着张欢猪盼母的模样,恨不得在自己这个只知道埋头苦吃的儿子头上砸几筷子解恨!

    姜氏刚夹了三筷子,胡氏就气喘吁吁从门口赶来,手里竟还提着一个篮子。姜氏扶住小猪,赶忙过去接篮子,让胡氏坐下歇会。胡氏坐到刘氏旁边,朝篮子使了个眼神,使劲灌了一大口水之后,刘氏还没开口,小猪先开口了。

    “娘,你怎么才回来,又买了个新篮子?”

    胡氏笑着拍了拍小猪,说:“小猪着急了?有刘婶婶护着你,我放心。我去给小猪买南瓜了,等长大了给小猪做南瓜饼吃!”说完动起筷子来。

    张欢猪无语,新篮子呢?没说啊?又是什么小孩子不能听的事吗?张欢猪看向姜氏,姜二嫂似乎云淡风轻的样子,都没有好奇心的。

    一顿饭吃得差不多,仆人们上来收拾的时候,胡氏打发小孩子们去玩,张明一下跳走,到后院找王青松,姜氏和张氏并排朝外走,她们说好最后一晚要出去逛逛,还没给村里的小媳妇们带花哨东西。

    胡氏刚要和刘氏说什么,看见小猪还在,便驱使她去后院玩,张欢猪借口肚子不舒服,想挨着娘睡觉,不愿意去。这时,王氏又从后院过来,手里拿着胡氏拿回来的篮子。张欢猪更觉得事情不简单,干脆趴在桌子上装睡也不离开。

    胡氏见小猪不走也没办法,好在小孩子睡着了。三个大人又聊起来。

    “怎么这么严重了?”王氏拿着篮子问。

    “不知道,害病的事,谁说的准呢,不过老天爷要不要罢了。”胡氏有些伤感,也有些后怕。叹气接着说:“我当时走后门出来,找衙门借了袋子装着苗,刚走出巷子就有人拉住我,吓我一跳,一看有些眼熟,她就自己说了,是张春了原先的贴身丫鬟,后来嫁人了留在这里,如今张妹妹病重,她放心不下,又回来伺候,听说我来了衙门,知道我和张妹妹有些交情,就托我这件事,我看她哭得实在,心底里推脱不了,狠了心要办。”

    刘氏越听越气,眼瞪得牛大,嘴咬得发白,登一下站起来,拍着桌子骂了声,“干他屁眼,没种的周童生。”

    胡氏赶忙捂住小猪的耳朵,来不及了,张欢猪已经听见了,内心狂笑,这脏话也是脏得可以~

    刘氏注意到了小猪,便压制了气愤,说道:“别说是带清河回来,就算是要打周童生一顿,我也不怕,什么牲口性格,虽说是家事,村里也要管管这邪气,往后带坏了其他后生,才是不得了。”

    “天底下竟然有此等没心没肺的人,要是我袖手不管,就白长了这对耳朵眼睛了,明日一早,我租辆马车送你们去!早去早回,别让张妹妹见不到最后一面。”

    “马车张家已经备好了,清早就来接,我家小猪寻常就积食,恐怕坐不得快马车,就麻烦刘姐姐先去,我这牛车快点赶,一天半也能到。下了车,我就直奔周家,接了清河一起过来。”

    “何必这么麻烦,小猪在我家多留几日,和青松、张明一起玩,下次清河过来,正好四个人有伴,把张妹妹的事办完,再一道回去吧。”王氏是善意提出建议,但胡氏不想孩子留在这里,毕竟王家对于她们来说是陌生人。

    胡氏看着小猪,说:“她还小,离不了我,没了我,饭都不吃的。”

    刘氏点点头,说了句确实,王氏便没了话,最后还是用了胡氏的方法,刘氏和张氏先坐马车回去,张明留下和青松玩,胡氏和姜氏还有张欢猪坐牛车,比马车慢一天左右,刘氏先去说服周童生,胡氏到了立马去接阵仗。

    张欢猪这一段偷听下来,心情犹如雷雨天,一惊一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