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的田与猪与家
繁体版

第十三章 夏至已至,种田忙

    端午晚上的龙舟会极其热闹,张欢猪赶热闹还来不及,没心思再顾及牛子。晚上,两艘龙舟用三条软木板桥连接起来,船上架起无数长篙,悬挂着一串串的灯笼,河岸两边从村头绵延到村尾都有依稀的灯光和商贩,龙舟上摆了酒席,划龙舟的人在人来人往中庆功,清水明灯下,大家各自大声交谈春天的禾苗,夏天的水田,远处的蛙声和近处的鱼儿。张欢猪跑来跑去看各处景色,恨自己此时此刻吟不出一句像样的诗。

    到了亥时大家都开始讨论起同一件事,那就是今年有没有烟花,张欢猪问了胡氏才知道,官府有时候会在过节时发放烟花表示官民同庆,在端午夜最后一刻,以迎接第二天的意思放烟花,所以亥时,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九点,各处的烟花都会发放到位,可是有时候也会因为天灾人祸不发,今年万事太平所以大家都在期待。

    大家等到十点的时候,一声招呼都没有,天上轰一声炸开了一朵烟花,霎时点燃了人群,张欢猪没见过古代烟花,这声音给她吓一跳,简直和电视里放大炮一样,烟花只有短短几声,胡氏护着小猪的耳朵又掰着小猪的头让她看,一年看不了几回,何况是山里山外大家一起放。

    等张欢猪适应了声音放开手,看着远远近近的烟花不断炸开,声音在山林间穿梭回荡,向前向后看,黑暗中都是一样的烟花一样的响声一样的欢呼,一时间明白了什么叫官民同乐。万众一心的同放烟花,此时此刻,大家感受同样的欢喜和吵闹,百土百民、十里不同音又怎样,烟花声会告诉百姓国土有多大,国家有多强,这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展示,震撼人心的秩序感让人安定,自豪。

    龙舟会后,大家累得各自回家,第二天,牛子和张欢猪都睡了懒觉,除了他俩其他人都照常起早种田。自从上次和牛子一起从葛家回来,张喜牛好几天不和张欢猪说话,不知是生气还是害羞,张欢猪也不好干涉这小男孩的初恋情怀,只能默默感叹古代情窦初开真早,当初八九岁的时候,自己还在纠结芭比娃娃和哪个奥特曼跳舞。

    不过姐弟没有隔夜仇,僵持了几天两人就自然和好了,转眼又到了一个节,夏至节。夏至一早张欢猪和牛子就赶紧把活都干了,因为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按村里的话,天老爷开恩,夏至一上午就能把一天的活干完,所以下午不干活,夏至以后再补起来。

    不管迷信不迷信,谁不喜欢放假呢!两个小孩的活本来就不多,忙完后就到门口坐着等,等什么?俩小孩还能等什么呢,张欢猪对古代唯一的畅想就是美食,夏至家家要喝酸甜梅子汤,吃夏至面,张欢猪来到这里之后,再也没吃过面条,还以为这里的人都不喜欢吃面条呢。

    俩人蹲在门口等着等着,远远就看见胡氏和张老爹一人一个篮子来了,看身形,梅子应该在张老爹的篮子里,俩人跑过去接篮子,牛子先去看胡氏的篮子,一掀开发现是扇子和脂粉,赶紧跑到张老爹身旁,此时张欢猪已经在张老爹假意的阻拦中拿到了好几个大梅子,拿到就麻溜跑了,牛子仔细翻找一番也找到几个大梅子,但总觉得四姐已经把最好的拿走了,有些愤愤不平。

    胡氏看了说:“你们俩真是没个消停时候,这梅子汤都等不急。”张老爹看着牛子跑远的背影笑了笑,说着没什么碍事的。

    牛子赶上张欢猪,想看看她的梅子。

    张欢猪一扭手不给他看,“看什么,各凭本事,你要抢啊!”

    “多了不起似的,我不稀罕。”

    两人吵着进屋,各自打水洗梅子吃,牛子趁机看了看,发现四姐的梅子没大多少,心里放心了,张欢猪可讨厌他这副斤斤计较的样子,但是想想他还是小孩子也可以理解。

    洗梅子的时候张欢猪的口水就控制不住了,洗一个尝一个,有的酸有的甜,但个个都好吃!很快小手抓回来的几个梅子都吃完了,胡氏和张老爹也进了院,看到俩小孩吃完张老爹赶紧捂住篮子,不许再拿。

    接着把篮子交给胡氏熬汤,自己开始烧灶,今天要烧两边,一边下面一边熬汤。张欢猪和张喜牛吃不到梅子就巴巴蹲在灶房等,灶房又闷又热,胡氏喊了好几回两人也不走,最后没法,打发两人去喊田里的二哥二嫂和三哥。张欢猪又找张老爹要了几颗梅子当“路费”,牛子也跟着要。张老爹佯装生气说,这么事还要报酬,最后还是给了。

    自从被咬后,张欢猪很少再来田地这边,张家的田说少也不少,但说多也不多,因为地是按成婚后的人口给的,所以家里只有胡氏张老爹和二哥二嫂有地,每人三十亩,喜羊喜牛和张欢猪都是吃干饭的,喜羊好些,他能种田。周童生家有两块地,就在张家田下边,地比张家的肥,现在草比苗高。

    一开始张欢猪一算,张家有一百二十亩地,这是要发啊!这都没发财?每天勤勤恳恳就算只种满一百亩也是大地主了,后来来了一趟地里才发现,此亩非彼亩,这里的亩数小,而且稻谷种子也不大好,估计产量不高,了解情况后重新一算,嘿,合着张家累死累活一年净赚最多十两银子,就是十吊钱,相当于现代的一万,就这一万得负责来年一直到秋季收稻的所有开支,开田雇牛、菜种,还有一家七口的吃喝、人情、节礼等等,一万根本不够,而事实是往往一年赚不到一万,家里的鸡和猪每天只吃草,那点肉估计全买了也就两吊钱,这样一想,张欢猪完全理解自己生病后家里的窘迫,一吊钱可以做好多事。

    张欢猪每次来地里,牛子都会格外紧张,小心翼翼看着草丛,心理阴影比张欢猪还大。两人走了一段草地,来到开好了的农田边,视野一下开阔,一片一片田连着一直到山那头,好多人起起伏伏种着田,男人们女人们都穿着短打背心,不管下没下田裤腿都高高挽到膝盖上。这一块是两座山中间的小河流冲击成的一片平原,越**原地越平整,也就越肥,而张家的地靠近山一些,有些像梯田,好在打水方便。

    牛子和张欢猪走过田埂,和村里人打着招呼,不认人没关系,不过是问一句吃了没、还不回或者只应一声诶好。好不容易到了田里,发现三个人都在最远的那一块田里种着,俩人喊了好几声都听不见,好在没一会二嫂起身去田埂拿苗的时候看到了,这才把三人招呼过来。

    姜红捡起田埂上的长袖擦汗,喘着气坐到小猪身旁,笑问:“酸梅汤这么快就好了不成?”说着看小猪脸晒得红扑扑,便对着还在收尾的二哥喊道带片芋头叶过来,二哥刚在河里洗完脚又折返回去摘了两片大芋头叶。

    二哥坐到姜红身边,三哥坐到牛子旁边,姜二嫂接过芋头叶给小猪挡太阳,三哥也给牛子挡着。接着二哥也问是不是酸梅汤好了,带点来没有。

    张欢猪小心地从身后拿出一团荷叶,慢慢打开,里面是一汪水泡着的几颗杨梅,说:“酸梅汤还没好,先带几颗梅子来尝尝。”

    牛子一见脸红起来,他的梅子路上就吃了,原来四姐还留着。

    姜红接过小猪的梅子,拿了颗大的尝了尝,眼睛一亮点点头,把荷叶给了喜马,张喜马看了拿了两颗吃,却挑中了一颗酸的,差点酸倒牙,接着给了喜羊。

    喜羊看着这甜的甜,酸的酸,不知怎么才好,调侃道:“你们几个合起伙糊弄我呢,我倒看看今年的梅子到底怎样!”

    伸手挑了一颗,尝后皱着眉头却不说酸,笑道:“不就是梅子味吗?那有什么甜酸,不过今年的梅子个头大,水却不多。”

    “是天太热了,一路过来不是荷叶包着早干了。”二哥说着把剩下的梅子拿过来分给了张欢猪和张喜牛,张欢猪早吃饱了,还要留着肚子喝汤吃面,免得又不消食被胡氏说道,就把梅子给了二嫂,张喜牛一见四姐这么干,也不好意思再吃,给了三哥。

    二哥一见,一脸委屈说:“原来这一家人里,我这么不受待见啊,亏得我天天给谁捉蚂蚱、给谁编草帽呢!”

    张欢猪听了咯咯笑,张喜牛急忙把梅子从三哥手里抢过来放到二哥手里,二嫂赶忙笑着把梅子还给牛子,打着二哥说:“你本来就不爱吃梅子,一碗梅子汤你要加半碗糖,喝甜水似的,给你梅子也是白吃。要不是小猪聪明,用荷叶包着给你尝个鲜,你一颗也别想吃着。”

    二哥被说了也是笑呵呵,过会下边远处田里有人吆喝。

    “张二马!你家还不走呢!”

    张喜马连忙起身看,发现是村长张连山,因为上游田里的人差不多都走了,人少怕野畜生出来伤人,村长每次都会叫大家一起走,不让人落队,张连山比张老爹还大五岁,年轻时和大伙一起扛白河的洪水,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了村长,现在眼见他年龄上来了,近几年开始物色新村长了。

    张喜马远远行了个礼,回话,“连山叔,我们这下就走了,刚下田,正歇呢!”

    “赶紧回家!吃面去,明天再来啊!”

    “诶,晓得嘞!”

    看着村长转身离开,张喜马招呼大家起来回家,二嫂和俩小孩走前面,兄弟俩拿着篮子等工具走在后面,一路上还有些人赶工抛秧,多扔一把多一分粮,带来的秧苗扔不完带回去也累。

    张家兄弟姊妹又是一路招呼打回去,路过荷塘,二哥又潜下水去塘中间摘了点嫩莲蓬和几朵荷叶荷花给俩小孩玩,留了一朵莲蓬给姜红。

    喜羊见了羡慕地笑,张欢猪举着莲花说:“三哥也要婚姻了,到时候也给三嫂摘莲蓬!”

    喜马和姜红一下哈哈大笑,说她小孩子话多,喜羊脸色一红有些尴尬,一时竟结巴起来,“说你脑子好,合该去读书,没有圣贤书压着,看你整天都想什么!”

    “我想的都是人间常事,俗人想俗事,又有什么不对。”张欢猪说完自己都觉得好笑,一不留神让牛子抢走了莲蓬,赶忙去追。

    却不知剩下的三人听了她的话,都陷入深思。

    姜红首先开口,“我虽然不知道小猪以往是什么样,但自从醒来之后,她懂得可比寻常孩子多多了,道理张口就来,好似大人似的。”

    二哥点点头,看着张欢猪抓住牛子质问的样子,说:“以前娘也说过她聪明,一个人琢磨好多事,常一个人看着秧苗发呆,看起来没完,问她也不说什么,要不是实在没什么积蓄,早送她去学堂了。”

    “比寻常人聪明倒是真的,只是脑子聪明了,这手脚就笨了,以前虽然藏着聪明,手脚利索得很。”

    三人说一番就眼看到了家,张欢猪首先跑进家门,见胡氏和张老爹已经在门里摆好碗筷,只等孩子们来吃。胡氏看着小猪跑得一头汗,赶紧把刚倒好的凉井水端开,换了凉茶,张欢猪看着清凉的井水被端走也不能说什么,一口气喝了凉茶坐着喘气,不一会,张喜牛也喘着气跑来,还喊着什么一个莲子都不给我留!

    等一家人坐好就开始吃面,难得吃面,张欢猪吃得呼啦呼啦响,牛子说她跟猪吃饭似的,俩人差点又在饭桌上吵起来,先吃完的张老爹看着一家子和气,忽而想起喜羊的婚事。

    “三羊,你相的姑娘怎么样了?夏至一过,田里就得忙到秋收去,别到时候姑娘家来我们这里相看,我们没一个人守着,太失礼了。”

    张欢猪上次听完爹娘的故事,才知道这里结婚还挺复杂,男女双方都可以提亲,男方提亲则女方来相看男方,女方提亲则男方来看女方,看完后有满意的就给媒婆送喜帖去。张喜羊有张老爹、胡氏为榜样和张家忠厚的名声在,来提亲的女方不少,陆陆续续看了近十家了,但张老爹和胡氏还没听到他说要给任何一家送喜帖,张老爹今天这才问了起来。

    张喜羊刚吃完面,听到这话,又喝起汤来,大大的碗盖住脑袋仍不回话。胡氏一看,本来还想多吃几筷子面,一时来气把筷子一放,张喜羊听声就放下了碗,一瞄张老爹一双眼睛也盯着他,他叹了口气,嘟囔了一句我有一个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