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少年
繁体版

8

    叶家父母过完年之后又出了远门务工,给了叶奶奶一部分钱,把叶静婷又丢给了老奶奶。

    在岭南村,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百分之七八十的儿童都是留守儿童,农村贫困,一年一季庄稼养不活全家人,年轻人都往外跑,找寻生路,可以说岳云是叶静婷留守儿童期间唯一的精神寄托,如果没有岳云,她童年不知道多么的孤寂、凄苦和惨淡。

    大地春来,万物复苏,到了播种的时候了,春耕秋收,自然之理。

    叶奶奶腿脚不好使,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平时就在菜园子里种些瓜果蔬菜、茄子、洋葱、蒜苗之类的。叶家分到的田地,观音山脚下也有,只不过叶奶奶上不去播种,以往都是叶静婷的父母播种好了再出门,今年盖了房过了年,出门很仓促,农活没做完就出了门。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岳峰平时给别人修房子铺地砖赚些养家钱,忙不过来。周末岳云约着岳轩给叶奶奶买了土豆种子,让叶奶奶放心待在家,岳轩、岳云、叶静婷三人往观音山脚播种土豆。

    岳云抬头看着壁立千仞,拔地而起的观音山,想起了上次山洞探险,偶遇观音山山腹中空的事,若有所思,闭上眼感受着春风拂面,忍不住引吭高歌:“好山好水兮,好儿郎。时光荏苒兮,岁月如梭。风来花开兮,风去花谢。红尘旧梦兮,梦断成空。雁过长空兮,影落流水,雁不留迹兮,影不留水。山河变迁兮,沧海桑田。繁星满天兮,你在心间。”唱完岳云看了叶静婷一眼,四目相对,油然而生出一种“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感觉。

    岳轩调笑道:“二弟,你这歌哪儿学来的?意味深长,韵味十足。”

    几人把地里的白菜挖出来做了土豆的花肥,挖沟,摆土豆,放白菜,最后盖土,三人忙的汗如雨下,上气不接下气,直忙到日落黄昏之时,才把土豆种完,慢慢走回家去。

    叶奶奶已经对吴菲说过:“孩子们帮我播种土豆,我做好饭等他们,你不用等他们吃饭了。”吴菲一直对孩子们言传身教,“施以恩惠不求回报”无奈叶奶奶吩咐吴菲别做饭,说自己已经做好了饭,岳云、岳轩只得陪叶奶奶吃饭。

    叶奶奶今天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米煮了,平时叶奶奶和叶静婷都吃包谷饭,又把过年剩下的鸡肉、猪肉弄了招待岳云、岳轩,老人家年纪大,走过的路比几人吃过的盐都多,做的饭也是真好吃,无可挑剔。

    岳云鬼精鬼精的,盛了四大碗饭端来分给几人,自己拿起碗就开吃,岳轩笑到:“二弟,有没有规矩?让叶奶奶先动筷。”

    吴菲家教很严,平时吃饭总说:“长辈先动筷,你们才能动,长辈不离席,小孩吃完了也得给我乖乖坐着。”

    叶奶奶笑着说:“这孩子性格,我喜欢,云儿,在叶奶奶这儿,你就放肆吧,放开肚皮吃,菜多着呢。”

    岳云给叶奶奶和叶静婷夹了几块肉,傻笑道:“吃吧,别管我大哥,他劳什子规矩多的很,规矩都吃饱了还吃啥饭。”

    周末结束,岳云和叶静婷回到了校园,上周有两个老师嫌收入微薄,养不活家人,出门务工,孩子们又惨了,这周没有人教。

    学校只剩下了几个老年教师,年轻的代课老师只有吴菲,吴菲已经教了两个班,还有两个班级实在没有办法,岳云一到数学课只有自习,校长偶尔来看一眼,校长已经上报了岭南小学的情况。

    没办法,偏远的山区小学,没有食堂、没有宿舍、没有篮球场,岳云所在的小学甚至没有厕所,岳云平时上厕所都是回家上,他家就在学校旁边,学生上厕所都是用的附近居民的厕所。

    学校只有一个泥泞的小操场,两张乒乓桌,这样的条件,当然没有人愿意来,没有住处,只能在村里找像吴菲这样的代课老师,吴菲老师人美心善,很有亲和力,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第二天上课,岳云抱着全班的作业本走去办公室交给老师,看见校长和母亲吴菲在谈论着什么,旁边凳子上坐着一个大美女,二十三四岁年纪,岳云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女生,大眼睛双眼皮,穿着一套帆布衣服和一双皮鞋,岳云心想:“这是新来的老师吗?”

    数学课上,这个女孩进来打招呼:“我是你们新的数学老师,我叫张艾英。”说着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三个字写的细细的很清秀,孩子们很开心,欢呼雀跃,鼓掌欢迎。

    岳云放学回家,看见张艾英老师和母亲吴菲并肩走进了自己家,叶静婷也好奇跟着去到岳云家,吴菲笑着说:“云儿,静婷,快叫老师,张老师是大学生,自愿来岭南小学支教,学校没有食堂没有宿舍,咱家离学校近,学校都是些老年男教师,我也是代课老师,以后张老师住在咱们家,也在咱家吃饭,学校补贴了生活住宿费给张老师,这是你两的福分,以后不懂的就问张老师。”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一个大学生能去岭南小学这种偏远山区支教,我真的很敬佩这样的人性光辉,她无私,她博爱,她伟大,她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无数山区留守儿童前行的路,如同天际流星,光辉而灿烂,在那一瞬间照亮了岭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