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少年
繁体版

9

    张艾英老师的学术没得说,绝对是顶呱呱,吴菲佩服不已,吴菲也只是三十来岁,两人年纪相差不远,吴菲只上过初中,本来家境优越却遭逢巨变,不然她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追逐时代的浪潮,她羡慕张老师这样的女孩,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来偏远的岭南支教,也可以看出她还有崇高的人格。

    当晚吴菲和张艾英联床夜话,酒逢知己,谈了很久,张艾英好奇吴菲小时候地主家女儿的生活,赞叹她遇见爱情之后奋不顾身追随丈夫去大城市打拼的勇气,更羡慕她有三个儿子,一家人温馨幸福。

    吴菲则向往张艾英的学习生涯,大学是什么样子?里面的人是不是都很绅士风度、是不是都是谈吐风雅、文质彬彬,穿的西装笔挺的?

    张老师行李很多,有三个箱子,一箱衣物,一箱书籍,还有一箱是些胭脂水粉、项链、手链、饼干之类的食品、一些钢笔、玩偶之类同学送的纪念品。

    岳家留了一个单独的房间给张艾英,张老师整理行李的时候把很多吃的东西,饼干、巧克力等等给了岳云和岳天,两傻小子开心的当晚差点床板都跳烂了,岳云、岳天和岳轩三兄弟把吃的平分了,一个人分得五包,岳轩疼弟弟体弱多病,又给了岳天两包。

    岳云留着一包藏起来,拿着其余四包蹑手蹑脚的出了门,穿着睡衣冷嗖嗖的跑了出来,慢慢靠近叶静婷家的瓦房,跑到叶静婷房间的窗外,生怕吵醒叶奶奶,岳云轻轻的敲了敲窗子,低声道:“静婷妹妹,我是岳云,你睡了吗?”

    岳云轻轻的敲了三次,听见了叶静婷起来的声音,叶静婷跑到窗户这儿看了看,听见是岳云的声音,轻声轻脚的出了房间打开了大门,岳云跑过去把四包零食塞在她手里,说:“这些吃的是张艾英老师从大城市带来的,她送给了我和岳天,送你四包,我还有很多,快去睡吧,别着凉了,晚上有点冷,说着缩脚耸肩的跑回家去了。”

    叶静婷看着岳云跑回家的猥琐样子,脸上露出了出水芙蓉般的笑容,当下抱着四包零食走回房间,小心翼翼的把零食放在柜子里,在被窝里抱着抱枕,想着岳云的音容笑貌,回顾着他的大大咧咧,想着他无数次对自己这个弱女子的偏爱,甜甜的睡去。

    自此之后,岳云和岳轩经常去问张老师学习上的问题,张老师教两人用不同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两兄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岳云这小猴儿鬼精鬼精的,屁颠屁颠的去拍马屁,帮张老师抱一摞一摞的作业本,抱回家去批改,帮她盛饭,帮她烧水洗脚,岳云成绩名列前茅,张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孩子。

    岳云来问问题的时候,总是好奇张老师的那一箱书是些什么书?大概也跟母亲带回家的那三本差不多吧!见张老师书桌上书本摆得整整齐齐,忍不住看了一下书脊上的书名,有《朱自清散文集选》,还有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岳云不敢多看,慌忙看回到自己的作业本上。

    张艾英笑道:“我又不是洪水猛兽母老虎,不会吃了你,你要看书名就看吧,只能看书名,你现在还不能看这些课外书。”

    岳云这才放心的看了看,有《诗三百,思无邪》、《红玫瑰白玫瑰》、《鲁迅作品集》,这些书岳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对鲁迅熟悉,语文书里学过鲁迅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岳云问道:“张老师,这些是你大学里看的书吗?你看了很多书吧。”

    张艾英说:“看的也不多,大学都学专业知识,你以后看的书肯定比我还多,小猴儿,去睡吧。”岳云点了点头笑道:“老师,你也知道我的绰号了,是岳天还是叶静婷跟您讲的?”说着跑去睡觉了。

    张艾英笑了笑:“这孩子,对啥都好奇,勤奋、好学、活泼、可爱,真是个好孩子啊!”

    张艾英老师戴着眼镜,酷爱阅读,身体很瘦弱,虽然个子高但是很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一样。

    山里蚊虫多还经常停电,吴菲托弟弟吴成英上街买驱蚊水,千叮咛万嘱咐他,务必到镇上那家大书店给张艾英买几本小说、碳素笔还有备课的笔记本,又买了一盏用电池的台灯,再买了一盒电池,这样停电的时候张艾英也能看书。

    贫困的乡下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这使得原本就爱阅读的张艾英更加离不开书本,当然岳天的调皮和叶静婷的自立懂事也让她很欣慰,岳云、岳天两个二傻子也经常逗得她捧腹大笑。

    东西买来了,吴菲吩咐弟弟买的东西一样不少,张艾英感动的拥抱着吴菲,岳云隔着张老师的眼镜都看出来张艾英眼眶都湿润了。

    吴菲小时候念书的同时又照顾弟弟,烧的一手好菜,农村菜的花样新奇百出,什么“鹅儿草”了,雨后树桩上的山蘑菇了,张艾英此前没有见过,吃起来美味可口、满口生津,再加上核桃、香桃、殷桃、杏子等琳琅满目的水果和干果,看的张艾英瞠目结舌,新奇感拉满。

    张艾英有时在厨房帮吴菲打下手,不过吴菲看着她写字的纤纤细手,都不忍心她干活,岳云更是溜须拍马无所不用其极的讨张老师的欢心,张艾英在岳家受到了众星拱月般的待遇,几颗星星就围绕着她转,吴菲无微不至的关爱,岳家兄弟的敬爱,岳云以前盛饭最先给父母盛,现如今最先给张老师盛,再给父母盛,张艾英别提有多感动了。

    这也算是给了张艾英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吧,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只身奔赴偏远之极的岭南小学支教(当然现在大学生很多都当了乡村教师),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开亘古之先河,在岭南以及周围的小学都是从没有过的事。

    作者现今写到此处依然是感动至深,眼眶湿润,张艾英这样的品格,在如今物欲横流、人性扭曲的时代更加的难能可贵,张艾英瘦弱的身体中蕴含着伟大的精神!这些人性的微光,在黑暗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