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刀记
繁体版

第三章 破局

    巡夜的御林军统领刘不若感觉很奇怪,太子三日没出宫,今日半夜出宫轻车简从,还带回来了个人,神神秘秘的,整个身体都包裹在黑袍之中,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生怕被任何人知晓身份。

    但是皇城脚下,从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一会儿,燕不名深夜入宫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都。

    而带他入宫的人,正是神色匆忙的太子爷。

    所有知道消息的人脑子里都有一个问题?燕不名进宫,是要再给千岁府地面上添一层厚土?

    或者,还藏着别的秘密。

    ——不日,皇上就要御驾亲征,扫清南蛮,六部上下紧锣密鼓,打点国库,充实军饷,练兵演马。此时突然召见“小千岁”,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盖棺定论的“世袭”小千岁,没必要像偷偷行事一般。

    而半夜召见。只怕,发生了比这更大的大事。

    半个时辰前,千岁府外。

    李弘晓匆忙的身影消失在千岁府,早已作息昼夜颠倒的千岁爷送到门口,目送他远走,然后在仆从的搀扶下慢悠悠地回到小屋。

    “千岁?”跟了千岁二十年的小冯子心下有疑问,开口道,“今日?”

    “今日之事,绝不可向任何人提起。若是传出半点风声,你们都给我这个糟老头子陪葬。”千岁爷老则老矣,但是声音依然雄健,颇有“柱国”之风,声色俱厉,不显老态。

    名震天下的开国老柱国死前,还与那青楼名妓张师师滚了半夜床单才欣然死去。相比那个大名鼎鼎的柱国,这几年还未拿到那个头衔的千岁收敛了许多。

    太子爷与他两人密谈,算上举头三尺的神灵不超过五人知晓,全京都上下,最多多一个燕不名。

    今日之事若是流传出去,全京上下都会转瞬之间陷入一片混乱。

    不过就算风声传的慢一点,该知道的,明天早上都会知道了。

    燕不名用明面上的伎俩,让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狱中,花了整整三天散布零星消息,转移注意力。

    而这圣上的命,真如同紫薇帝星,依旧顽强闪烁,今日凌晨,才憋不住召见他。

    此刻二更天,还无人打更,三更天,打更的使者会从玄武门出发,绕着皇城脚两圈,打满两更,五更天回到玄武门。

    五更之后,天色大明,一声黄鸡天下白,隐匿在黑暗中的身形都一个个慢慢浮现……

    一墙之隔的恭王府内,大公子李甫晚归,踏进书房,宴会上的醉态早已一扫而空,眼神清明,没有了一点醉酒的样子。

    书房之内,恭王李璨正小憩,听到响声,立马惊醒了过来,手中的半边玉符下意识紧紧攥在手心。

    “燕不名去了?”

    “去了。”李甫恭敬道,“跟着李弘晓进了静宁宫。”

    “嗯。”李璨点点头,“没想到,真的会有这一天。”

    “爹,如果……”李甫眯着眼睛,思索着辞藻,“三皇子真的?”

    “按兵不动。”李璨神色冷冽,一双眸子渗出阴冷,“可能小千岁还有后手,但是无论如何,要比所有人都有耐心。咱们要做那只黄雀。”

    “是。”李甫应是,拱手退出了书房。

    那酒馆上的乌鸦停在窗台边,脚上绑着的竹筒早已经被打开。

    天色到了最暗沉的时候,一阵若有似无的微风拂过,乌云压顶,闪电伴随着雷声轰鸣,小水滴倏倏落下,然后,才有倾盆大雨。

    宁心宫外。

    太子下车,燕不名紧随其后撑起油纸伞,罩在二人头上。

    燕不名淡淡瞥了马夫一眼,道:“抬起头。”

    马夫却不敢抬头,浑身如筛糠一般打着摆子,五体投地,以头抢地,颤声道:“小千岁饶命,太子……”

    话音未落,眼前雨帘被一道白光分割成两块,视线随之飘忽,模糊。再看时,那脖子上已经没有了头颅。

    “太子爷,五更天前四个时辰,这里一只蚂蚁都会爬进来。”

    说完,燕不名一声长哨。

    潜藏在御林军里的暗首几乎同时手起刀落——尸首分离,守夜禁军霎时之间死伤近半,雨水混杂着鲜血,顺着墙根慢慢流淌。

    李弘晓听到了惨叫,心知肚明,这禁军之内,混进了暗哨。

    他没有回头,因为回头也无济于事,烂费时间,只是向着燕不名点点头,示意自己知晓,便快步走上前,轻轻开门。

    门内异嗅扑面,几乎是如同实物一般,燕不名眉头微皱。

    关门,二人相视一眼,齐齐跪下。

    “叩见皇上!”

    “起来吧。”圣上声音孱弱,似乎已经快到了樯橹之末,短短续续道。

    “燕不名……我不管你是小千岁,还是什么。”

    “我只希望……你,你能保全我这个儿子的性命,其他的,我都不奢求。”

    “圣上言重了。保护太子是我的职责。”燕不名点点头,说道,“圣上,最后,希望你下两道圣渝,这样,才能保全太子,更让我全身而退。”

    “好。”圣上用尽全力支撑起身体,发现身旁的林皇后早已泣不成声,“你说。”

    房内唯一一个监事太监从暗格里拿出笔,直接抄写在御用黄绢之上。

    “第一,卸去我安平司司长的职位,交与恭王大公子李甫,然后以叛国罪,将我逐出京都。”燕不名朗声道,“如此,便能安抚恭王李璨,钳制三皇子势力。”

    子时前,千岁府内。

    燕不名坐在千岁身前,冷静地说道。

    “李甫对我那个位置觊觎已久,本身性格摇摆不定,要是有这个圣旨推一把,他肯定会站在太子爷的身后,至于以后的事情,还请相信我留有后手。”

    “三皇子与静妃本就是一丘之貉,千岁爷您手上的筹码不足以劝服,但是如果我到了暗处,对那帮人掣肘会更大。”

    李弘晓一下子面如死灰,他本意是拿着这个位置等待三人争夺,没想到燕不名直接把这个位置送了出去。

    即便如此,他还是点了点头,事已至此,那个小小位置根本无足轻重,能不能坐上那个最高的位置,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的清。

    “第二,签署与邻国的休战书。”燕不名并没有起身,继续说道,“此时已经到了我北卫的生死关头,内乱可停,外乱也必须止。三日前,太子已经以国家的名义签署了休战书,快马送到了镇南王处。”

    “唉,好,好,好。”圣上叹了一口气,听完燕不名所言,紧绷的弦终于松懈了下来,轻声道,“若不是这场风寒,我可以再……”

    圣上有出气,没进气,终于一声低过一声,细如蚊呐,微不可查。

    静宁皇后泣之无声,紧紧抱着皇帝的头,不愿相信皇帝已经死去的事实。

    两人三叩九拜,送圣上魂归九霄。

    同时,监事太监已经写完御诏,李弘晓拿在手中,匆匆扫过一眼,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燕不名起身,推开门,走到了屋外。

    “今夜我就要离开,太子爷。希望再见到你的时候,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时候。”燕不名知晓所谓的帝王心术。话里有话,略有遮掩,“城西的暗哨会等我出城。”

    “我只是希望,希望我们永远不是敌人。”刚才还浑身冒汗的李弘晓此刻背手而立,却看也不看燕不名一眼,“一路走好……”

    燕不名点点头,没说话,施展身形,身轻如燕,跳到雨中,穿过重重雨幕,扬长而去。

    隐藏在各地的御林禁军中暗首都抬头目送,这个任期最短,但却最得他们忠心的暗首之长此远离这个权力的中心。

    此去便是经年,踏遍天下,他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