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结尾
繁体版

第九章 他们的关联

    询问完,王莹从林钰口中得知程成有个博客,有时会在上面记录日记,她打开了博客,只有寥寥几篇,写的并不频繁。

    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博客,她捏了捏脖子,回到局里,和郑队汇报了之后,老郑说:“你下午和我一起去乐园附近的垃圾点调查一下。”

    张飞去了松林古镇,古镇很小,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两边都是矮矮小小的徽派房屋,左边房屋的背后是一条小河,河岸边垂柳拂水,河中还有半人高的芦苇。

    如果不是来办案,那这里还真是有几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的美感。

    刘玉春的住处在古镇中间一个小小的矮房,屋后后门打开几阶台阶连着河,屋子白腻子都黑了。

    随行的人说:“古镇里都是旧房子,老年人居多,刘玉春的丈夫去世后,她就一个人住在这里,这条街只有出入口的位置有监控,这里面是没有的。”

    “我查看了监控,没有拍到沈旭那日出入的影像。”

    两人在古镇里细细的走访了两圈,刘玉春旁边的几户邻居事案件爆出来之后就立刻搬走了。

    张飞在屋子里细仔细查看,用了一半的酱油,尖叫瓶子里还剩了一点色拉油,盐罐子是个塑料罐,前面是花生酱的商标。

    看得出来刘玉春必定十分节俭。

    一个念头忽然闪过,他问身边的人:“这附近有超市吗?卖生活用品的那种,比如油、盐、保鲜膜这种。”

    张飞继续说道:“刘玉春生活这么节俭,不可能在家里囤大量的保鲜膜,说明那天凶手是临时去买的。”

    张飞和同事沿着石板路往前跑去,走到头也是老街,路上有一些商铺。

    “左转走到头那边有一个联华超市。”同事在地图上看着。

    “不!”张飞眼睛扫视着左右两边的店铺,“他不会去大超市,那里面有监控,最好的就是杂货店,什么都有,也不会被人发现。”

    一路上但是有几家五金店,张飞每一家去问,问有没有卖保鲜膜的。

    一个老板说:“马路口那边有个菜市场,你到那边去看有没有吧,我这里没有。”

    十字路口,马路对面一个斜坡下去就是菜市场,张飞看到了一个卖杂货的店铺,外面堆着水桶、脸盆等大件东西。

    他问老板:“你们这里卖保鲜膜吗?”

    “有的有的,你要多少?”老板端着饭碗问道。

    张飞亮出警官证,然后又拿出了沈旭的照片,问:“老板,你回忆一下,最近一两个月这个人有没有来你这买过保鲜膜,大量的。”

    老板在玻璃柜台上放下碗,接过照片对着日光看了半天,恍然道:“有印象有印象,这个人四月的时候来买保鲜膜,还戴着个帽子,把我这里的都买了,我问他买这么多干什么用,他说是公司做活动当奖品用的。”

    “我还寻思什么公司这么小气,发奖品发保鲜膜,这也太抠门了。”说着老板笑了起来,忽然反应过来,慌张的问:“警察同志,这跟我没关系吧。”

    张飞摇头,又问:“你这里有监控吗?”

    老板“嗐”道:“我这没有,只有菜场入口哪里有监控。”

    说完忽然想起了什么,指着斜对面卖炒货的一家店说道:“他们家有,你们可以去问问他们有没有拍到。”

    峰回路转,张飞忙过去问,炒货店很大,瓜子花生干果之类的货物一袋一袋的堆满了店。

    张飞先表明了身份,店老板说:“我这个监控是防着有人买了东西没付钱,防着起纠纷的,但是他只管一个星期,要是上个月的肯定已经不在了。”

    这话说的张飞两人都失望了,忘记了这茬。

    回到局里,郑队也从外面回来,看到他就说等会一起来会。专案组会议,张飞先把自己今日调查的结果汇报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虽然没有监控视频,但是店老板的证词基本可以证明沈旭和这个案子有莫大的关系!”

    王莹补充说道:“我下午和郑队去了龙湖水上乐园那附近调查,龙湖乐园后面那个垃圾场,有一个拾荒老人,叫黄广平也是那附近的环卫工,他证实了沈旭经常到他这里给他帮忙,据他说沈旭在一个流浪狗保护场所工作,就在富春区郊区。”

    “14号那天,黄广平痛风犯了,下不了地,他说沈旭来看他就说第二天他去帮他上工,黄广平说沈旭自己说父母双亡,看到他就想起了自己的爸爸,所以也可以说是移情吧,经常到他那里去帮忙,收废品之类的。”

    “我们又去了富春区的那个流浪狗收容所,那时一个民间组织自己成立的地方,负责人说沈旭经常来做义工,也很喜欢小动物,救治过很多流浪狗,也跟着他学了一些救治小动物的知识。”

    王莹打开今天记录的资料,说道:“我猜测沈旭就是从这里弄到的兽麻,我们联系了收容所的供应商,他们的药物供应商说沈旭确实在他那里买了很多兽用麻醉剂,他知道沈旭在这里帮忙,所以也就没怀疑,以为只是收容所给小猫小狗治病要用。”

    老郑听完说道:“事情到这里已经清晰了,对沈旭老家那边的调查怎么样?”

    另一人说道:“我们去了沈旭的老家,他大伯说,四月时看到沈雄的坟墓前有烧纸的痕迹,估计沈旭回来过,但是他们没见过沈旭。去了沈雄生前的老屋,没有人去过。”

    老郑听着沉思,王莹理了理自己的一些推断,说:“我今天看了程成的博客,发现她五篇博客都有一个共同的浏览者,我点进去看,与沈旭的社交帐号是关联的。”

    张飞惊讶:“沈旭一直在网络上关注着程成的一举一动?监视她的生活?”

    王莹点头:“我看了沈旭的社会调查资料,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他大概两三岁的时候亲妈离家了,据对沈雄的调查,许多人都说沈雄酗酒赌博,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不上心,经常打骂沈旭。”

    “再后来,15岁父亲突然去世,他在大伯家里过不下去离家出走,费了好大劲找到了亲妈,亲妈却不要他。”王莹分析着,“这对他来说,整个童年乃至人生是动荡不安的,所以他一直想找自己的亲妈,找自己的家。”

    “但是刘玉春拒绝了,他找到亲妈的时候,发现妈妈已经走了新家,他没人要了。”张飞沿着她的话说道,“刘玉春因为心里痛恨沈雄,沈旭对她来说恐怕也不是什么爱的结晶了,而是代表不幸的人证。”

    王莹赞同的点头:“我看了程成的日记,程成也是一样,她两三岁亲妈意外去世,父亲再婚,程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大概初中的时候才和父母亲住在一起,但是她很不快乐,她日记里记载,她一开始并不知道亲妈后妈之类的,但是身边的人总会旁敲侧击,而且妈妈对待她和妹妹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比如说对妹妹就算吵吵闹闹也没事,而她从来不敢顶嘴,虽然妈妈从来没有虐待她,但是其中的亲疏有别是很明显的。”王莹说,“十几岁的小女孩对这些很敏感,但是她日记里说她知道一个敏感的人是不招人喜欢的,所以她一直表现出来的就是温柔随和的一面。”

    “最后一篇日记,程成记载了她在家里的事情,没有直接的争吵,但是她写到这里不是她的家,她是一个外人,她用了寄人篱下这个词,表示自己想离开这里,再也不会回来了。”

    说到最后,王莹也有些触动,她心里一叹,说:“也许就是这样,沈旭认为他们俩同病相怜吧。”

    “心理学上有一种病叫钟情妄想症,这种症状的人在他的意识里,你和他眼神相碰,哪怕只是客套的微笑,在他眼里你是在给他暗示,你们是在相爱。”

    “程成也许真的和沈旭从来没有过交集,但是在沈旭眼里,他们的交集很多,他们在相爱,程成的日记更是给了他更大的暗示,他会认为这是在对他倾诉。”

    她说完,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如果自己某一天只是打了个招呼,在对方眼里却认为自己在引诱他。

    所有人都忍不住心里恶心了一下。

    老郑总结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说,程成是沈旭精心挑选的一个人。”

    “是的,也许在他眼里,是程成暗示他带她离开。”王莹说着,又改口说道:“也许在他眼里,这是程成要和他私奔,沈旭一直想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家,他的母亲拒绝给他,所以他失控杀了母亲刘玉春,程成在他眼里是他对家的寄托,就想他之前的女朋友徐静一样。”

    王莹记得她宛转找到了徐静的朋友,据朋友说,沈旭平常对徐静很宠爱,但如果他们吵架或者徐静提到要分手之类的话,沈旭就会崩溃,发怒,甚至动手打人。

    “如果程成顺从沈旭扮演好这个角色,那么沈旭不会伤害她,但如果沈旭发现程成做不到,那么他可能会再次失控。”王莹肃色说道。

    再次失控的后果,他们不敢去想。众人沉默不语,郑队最后说道:“经过对线路的调查,我认为沈旭最有可能是回到老家,但是他藏在哪里还没有头绪,明天我们直接去他老家,我就不信他还能上天入地。”

    说着他右手在桌上一拍:“时间拖的越久对人质越危险,咱们不能寄托在嫌疑人的良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