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师
繁体版

6、蒙骜终点头

    此言一出,陆知节倒是没什么。

    这在他的预料中。

    老蒙骜要是没自己的原则,能当上将军?

    在一旁陪坐的姬昊急的直接站起来了。

    刚才陆知节一番慷慨说辞,他差点都鼓掌了。

    再加上兵家的身份。

    只要顺势说到储君人选,此事定能成。

    可没想到,老蒙骜说不给面子,还真就不给面子。

    秦赵两国的仇恨,就那么大吗?

    “上将军,公子政乃王上嫡子,天下皆知。”

    “他怎么就是赵人呢?”陆知节问。

    蒙骜肃然道,“在赵长大,难道还不是赵人?”

    “先生是阴阳家,又懂兵家。”

    “只要先生支持除公子政之外的任何一位,老夫都会全力相助。”

    “但赵人不成。”

    “他在赵长大,谁能保证他日后对大秦能忠心?”

    “秦赵血海深仇,老夫要襄助公子政。”

    “让朝野怎么看?”

    “让天下人怎么看?”

    “百年之后,有何脸面见几十万战死的兄弟?”

    陆知节夹了一口苦菜,悠然说道,“上将军何方人氏?”

    “在何地长大?”

    话音落点,老蒙骜的面色一滞。

    蒙武的脸色也稍稍有些尴尬。

    说了大半天,忘记他们是齐人了。

    便嘟囔了一句,“老夫齐人。”

    “在齐长大。”

    “但老夫对大秦的如何,天地可鉴。”

    “可不是那赵人。”

    陆知节再次拱手,“齐人秦将,老秦人可曾计较过?”

    “大秦远的不说,自孝公以来,强将名臣哪个不是他国人?”

    “商君卫人,张仪魏人。”

    “范睢魏人,宣太后楚人。”

    “蔡泽燕人,吕不韦卫人。”

    “大秦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人,才使得大秦屹立于七国之巅。”

    “才使得大秦强盛。”

    “这些人中,那个有二心了?”

    “更有甚者,昭襄王曾为也燕国质子,可曾看到他对秦不忠了?”

    蒙骜被说蒙了。

    陆知节要不是说,他几乎都忽略了这一事实。

    现在细致一想,几乎都是山东人啊。

    “这……”

    “这也不中。”

    “就算老夫默认,公开遴选他就能过关?”

    “即便过关,老秦人可不认。”

    王龁也随之点点头,“先生大才,襄助公子郑本无错。”

    “上将军和老夫就算也有心襄助,他也要有真才实学,要被秦人认可。”

    这算是勉强答应了。

    他们实在是被陆知节给说服了。

    但也仅仅是答应了而已。

    公子政自身不硬,可怪不得他们。

    “上将军,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王上骤薨,遴选王储耗费时间太长。”

    “会导致有心之辈作祟。”

    “不如直接拥立。”

    “丞相府那边,该是会同意。”

    “上将军若是也同意,此事基本上就可以这么定了。”

    陆知节直接说出了他来的终极目的。

    “这……”

    “不合法度!”

    老蒙骜连连摇头。

    “直接拥立,王族怕是也不会答应啊。”

    王龁也频频摇头。

    “老将军,不用理会王族。”

    “只要在朝会上拥立即可。”

    “新君继位,一月内,大军便可东出。”

    “这是王后的意思,届时便是新君的意思。”

    只要这两位秦军大佬支持,还用在乎其他人吗?

    这还一出口,效果立现。

    蒙骜拱手道,“好!”

    “即是王后的意思,那我等奉命行事了。”

    “若是先生得空,前往蓝田大营给将军们指点一二。”

    “好说,好说。”

    “多谢上将军。”

    “王后还有一道密令,蒙武将军兼北坂将军,王翦将军秘密接任章台将军。”

    “接任之后,不允许任何人出大营。”

    “余事,上将军和老将军布置就好。”

    得到老蒙骜的肯定答复,这件事算是成了。

    所谓余事,就是蓝田大营和各个边塞的调兵遣将。

    这不是他仰仗特使身份就能胡乱干涉的。

    “好!”

    蒙骜点头道。

    “如此,就不叨扰上将军和老将军了。”

    一切妥当,陆知节告辞。

    立于廊柱下目送陆知节和姬昊离开。

    王龁低声问道,“老哥哥,此番就任由王后摆布了?”

    “到底靠不靠得住?”

    “要不要让人先查一下他的底细?”

    蒙骜那看似有些浑浊的倏忽间变得精光四射,“王后既然如此重他,定然是暗中查过了。”

    “此子绝非凡人。”

    “王后诏令必然是出自他的手笔。”

    “若他能襄助公子政,大秦或可有为。”

    王龁略有不认同,“老哥哥,就算是他是阴阳家、兵家。”

    “可懂朝堂谋略吗?”

    “若此番王后诏令出他手笔,那不更证明对朝堂无知了吗?”

    “蒙武接任章台将军尚算说的过去,资历摆在这里。”

    “王翦虽也将才,但是从千夫长直接把北坂将军,能说的过去?”

    “初来乍到的千夫长能一接手就压服那帮刺头?”

    “老哥哥虽是掌控大秦三军的上将军,可这两营将士以往都是直接听命王上的。”

    “你我都未必能在关键时候调动。”

    “关键时候,能用的上?”

    “且我要是没记错,有一大半芈八氏子弟身在这两营。”

    他有些话说的委婉,蒙武个人资望接管章台根本不够。

    仗着老蒙骜上将军的威风或许能稳住而已。

    至于王翦,估计接管都悬。

    蒙骜眼中闪着精光道,“你别忘了他是为王后操持。”

    “以王后的身份,拿到穆公剑难吗?”

    “这对王翦,也是一番考验。”

    “我秦军应当让后起之秀走到台前。”

    “此前我等忽略了。”

    “司马。”

    话音落下,军务司马不知从哪冒出来,站在了廊柱的风灯下。

    “上将军吩咐。”

    蒙骜道,“军令,赢豹铁骑五万进驻河西,策应九原上郡,防匈奴南下入侵。”

    “王陵步军五万出丹水谷地,和武关成呼应之势防楚偷袭。”

    “洹龁步骑十万开进崤山腹地,策应函谷关防魏韩侵扰。”

    “赢摎五万精锐铁骑,两万弓弩营将士,携大型弩机北上离石要塞,防赵军突袭。”

    “蓝田大营二十万大军枕戈待旦,随时支应各处。”

    这军令,完全照搬了方才陆知节所说。

    片刻之后,一匹快马飞出了上将军府,飞进了茫茫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