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一卷 皇城刺龙 第33章

    一路上,解缙带领全家人晓行夜宿,自然是说不尽的辛酸苦辣。这日,解缙带着家眷来到了襄阳县境内。到达县城后,解缙破例主动来到此县县衙。

    原来此县的县令蔡希德与解缙乃是忘年之交。当年蔡希德到京城赶考,因为没钱住客栈,便在城中静安寺寄居。

    那天解缙带了书童到寺中游玩,无意中看到蔡希德题写在寺庙墙壁上的诗文,不禁为其文采所吸引。及至到后院客房看到其所写的若干策论文章,又被文中所表现的抱负和见识深深打动。二人聊起来,原来还是同乡,更增添了亲近之感。后来直到会试结束,蔡希德方才知道解缙就是当年的主考官。虽然解缙表达了会在考试中给予照顾的意思,但蔡希德却坚决拒绝了。这使解缙对他更加刮目相看,认为他算的上是个品行端正之人,颇有古君子之风。

    后来殿试,蔡希德果然高中一等第二十五名,永乐帝将其点了襄阳县县令。临行饯别之际,解缙教导蔡希德,为官最要乃是为百姓着想,要做一个清清正正的好官。蔡希德也是意气风发,表示自己做官绝不是为了发财,并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白薯”来自励。

    后来,蔡希德到襄阳县为官,一番励精图治,使襄阳县民风淳朴。且蔡希德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蔡希德所为,果然没有让解缙失望。上任一年,襄阳县境内大治,百废俱兴,真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当初这襄阳县内有几个乡绅,靠着与官府关系好,经常做些欺压百姓、霸占民产的勾当。历届县令,无不对其包庇,助纣为虐,对此襄阳百姓只能敢怒不敢言!自打蔡希德到任之后,对那几名乡绅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最后,借着几家乡绅的儿子强奸民女一案,重重的将几家法办。期间,这几家人甚至找到了府里的关系,但他一介襄阳县令竟然毫不给上司面子。为此,襄阳县百姓尊他为“蔡青天”,一时名声大振。去年,蔡希德的事迹更是被巡行各州县的御史知道了。于是御史专门写了个折子给朝廷,为此蔡希德得到了永乐帝的褒奖。

    还有一件事,令蔡希德的名声更是在百官中传播开来。为了修建BJ城,永乐帝派了不少心腹太监到全国各地督办建筑材料,许多太监便乘此机会到各处搜罗奇珍异宝,鱼肉百姓。地方上稍有不顺其心意者,轻者革职查办,重的还会惹上杀身之祸。襄阳县出产的玉石通体翠绿,温润可人,自古闻名遐迩。

    太监周宝到襄阳县便借机索要玉石。不料蔡希德却将周宝痛打一通,而且械送京城,上奏朝廷,数其罪过。这个周宝却也不简单,他乃是永乐帝在燕王府时的旧人。在靖难战役中也曾救过永乐帝命的人,所以永乐帝对他自比别的太监要亲密些。但永乐帝看了蔡希德的奏折后不禁大怒,立即将周宝斩首示众。其他太监都吓得半死,从此以后不得不收敛了许多,更没有人再敢再去襄阳县了。

    从去年开始,行省全境大旱,庄家颗粒无收,百姓没有东西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象。各县都在等朝廷下旨赈灾。但由于路途遥远,加之朝廷还要派人进一步核实灾情,然后再来赈济,期间光是文书往返就得半个多月,不少灾民还没有等到朝廷的赈灾粮食就断了气。为此,蔡希德不顾同僚的劝阻,执意擅自打开本县的粮仓赈济灾民。按照大明律法,擅自打开国家储备粮仓者乃是死罪,所以县中其他官员极力劝阻,但蔡希德却甘愿为百姓而冒险。此事被巡按御史参了一折,朝中有大臣多主张要严办。但没想到永乐帝不但没有追究蔡希德的责任,反而褒奖了他,说他才是真正体恤百姓的好官。为此,解缙对蔡希德更加敬佩不已。要知道,当今朝廷中,能入解缙法眼的人还没有几个。

    当日傍晚时分,解缙带领家眷来到县衙。蔡希德将解缙一家热情的迎到衙中款待,其本人也以门生礼与解缙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