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四卷 风暴之眼 第122章

    已经是深夜了,但太子依然没有休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日他心中甚慌。此时借着蜡烛的光辉,他仍然在房中看书。不过,他的心思早就不在书上了,他在等人。

    按照约定,那个人应该在一炷香之前就到,可今天竟然迟到了。这让他好生奇怪,不祥之感更加强烈了。

    一阵微风吹过,蜡烛的光辉摇曳了几下。然后书房门便不声不响的被打开了一小半,一个女人的身影迅速闪了进来。而进来的人正是太子在等待的人,影梅娘。

    “你来了!上次本宫让你杀了那个叫郑双儿的女锦衣卫,可你没能杀了她。这已经是你第三次失败了。看来,作为一名杀手,你一点都不合格呀!”太子连头都没有抬,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说道。

    “你说的不错,我失败了。我不会杀了她的。她只是一个被卷进这场争端的无名小卒,根本不值得杀了她。”影梅娘平静的说道。她尽量显得平静,她不想让太子看出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放弃刺杀锦衣卫郑双儿的真正原因。

    特别是太子。如果太子知道原因,郑双儿将陷入危险,而影梅娘也必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她早就在心里打定主意,即便是郑双儿本人,她也不会告诉她原因所在。

    “没有人会无端卷入这场争端。的确,她是一个可杀可不杀的无名小角色,但既然是本宫的命令,本宫希望你能够不折不扣去完成。你可别忘了,我们之间是有约定的。仁慈不是一个杀手应该拥有的品质,心太软对你,对本宫都没有好处。记着,如果仁慈,那样是杀不了朱棣的!”太子越说口气越严厉。他将手中的书放到桌子上,然后吃力的挪了挪屁股,终于他让自己的身子坐的更加舒服些了。太子抬头看着影梅娘,突然问道:“这两天,汉王那边有什么发现?”

    “这两天汉王在宫中的内线频繁地送来消息,不知道他们在查什么。而且,组织里几名高手也已经被派到外地去了。跟以往不一样,好想在搜寻什么人。”影梅娘说道。她需要用汉王的消息来转移太子的注意力。她知道太子对今日她带来的消息一定会感兴趣的。

    “这样的话,难道他们有什么大行动?”太子问道。他果然立刻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影梅娘带来的消息上。

    自从上次皇太孙被困汉王府事件之后,这一两个月来,汉王显得沉寂了许多。不过,这反而让太子有些不安。他知道上次汉王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以他的性格,他绝对不会罢手的。可是,为什么汉王却一直迟迟不再出手?而假如汉王真的变老实了,对太子来说也并不就是一件好事。他需要汉王采取行动,只有汉王行动了,他才能抓到汉王的把柄,才能坐收渔利。因此,当影梅娘报告汉王近来似乎有所行动时,太子甚至有些莫名的兴奋!

    “不过根据我的猜测,汉王暂时还不会采取什么行动。他应该还在为以后的什么行动做着准备。组织在各地的大部分精锐都在原地,而被派遣出去的两队人中,大多数都是擅长追踪和情报搜集的高手。所以我推测他们似乎是在找什么人。”影梅娘向太子解释道。

    “在找人?你要查清楚他们到底在找谁。另外还有些什么情况?”太子继续问道。

    “前两天有一个人见过汉王,汉王还赏赐给他几百两银子。在这个人走后第二天,汉王就开始了行动。目前我还不能确定这个人与汉王的行动有无关联。”影梅娘继续说道。

    “是什么人?”太子问道。他像一只嗅觉灵敏的狐狸,任何细微的气息在他面前都不会被忽略。

    “是一个叫苏幸的纨绔子弟。好像是大学士苏傲的独子。”影梅娘说道。

    “是他的儿子!”太子喃喃自语道。“你回去继续密切关注汉王的动向。这里本宫自有安排!”太子若有所思的对影梅娘说道。

    影梅娘没有回话,她知道这就是命令,于是便又一声不响的转身便离开了。

    影梅娘走后,太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大学士苏傲,在朝廷上,太子与他并没有多么深的交往。

    不过,这只是一般人的看法。事实是,太子对苏傲十分了解。他最早在太祖朝任职,后来深受建文帝的信任,但是靖难之役期间,他又投奔了燕国,在朱棣登基后,他重新受到重用,并一步步升迁最终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

    而且只有太子知道,苏傲并非主动投奔燕国的。他是在去北平的途中误入燕军阵营,最后迫不得已假意投降了朱棣。但令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反而因为这次鬼使神差的误会不但留了一条命,而且在永乐朝继续稳稳地做官,成为少有的历经三朝而不倒的元老之一。

    这些事都是太子后来才从苏傲半遮半掩的私下谈话中得知的。那次苏傲去北平,正是带了建文帝给太子的密信。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太子就与建文帝建立了秘密联系。在靖难之役胜利后,太子赶在朱棣之前,将宫中自己与建文帝互通的相关记载全都消除,而知道这些事情的几名太监,也都逃的逃、死的死。这么多年来,虽然太子和苏傲之间并没有明确约定过什么,但二人谁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段经历,甚至二人十分默契的在朝廷上刻意保持着距离。

    在外人看来,苏傲在太子与汉王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绝对的中立。靖难之役结束后,苏傲还曾经规劝朱棣不要滥杀无辜,要收买天下读书人的心。朱棣虽然不能全部都听,但还是把他看成是一个忠臣。而且近两年来朱棣对苏傲更加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