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六卷 潜龙初现 第180章

    太子的故事让皇太孙始料未及,也让皇太孙真正知道了皇家的残忍。当然,太子的故事也让皇太孙更加成熟、理智了。

    “当年你皇爷爷起兵反抗朝廷,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建文帝听信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等人的话,为了防止藩王太过强大,造成尾大不掉的形势而大力削藩。不过,你皇爷爷也确实是对太祖直接传位给建文帝而心有不服。论年龄,你皇爷爷当时正值壮年;论功劳,你皇爷爷屡立战功,带兵守卫北疆,抵御草原残余的入侵,确保了大明王朝的安全;论能力,你皇爷爷更是在所有太祖的儿子里面出类拔萃,文韬武治俱属一流。可是,因为建文帝的父亲懿文太子早死,于是太祖就直接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对此,你皇爷爷是一千个不服气。”太子说道。

    皇太孙默默低头,说道:“这些事,我也稍有耳闻.......”

    虽然靖难胜利之后,朱棣下令修改宫内档案,对外宣布自己靖难非为皇位,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就是冲着皇位去的。皇太孙虽对朱棣十分崇拜,却也对此心知肚明。只是太子今天如此赤裸裸的说出来,皇太孙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为了能够顺利让建文继承皇位,太祖将自己手下那些功劳甚大、桀骜难管的武将一一处死,这样虽然为建文的统治扫清了障碍,却也使朝中一时没有可以带兵打仗的武将。正是看中了这点,所以,你皇爷爷才敢借着朝廷削藩的借口,拉拢另外几名藩王,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反抗朝廷。对此,本宫是不赞同的。毕竟建文削藩并非空穴来风,当时许多藩王都仗着自己是太祖的儿子,在国中胡作非为,无视朝廷法令,多行不法之事,许多官员均上书要求严查这些藩王。”太子说完,直接拿过桌子上的那杯茶一口喝干。那杯茶还是太监宋士贵在死前倒的,此时早就凉透了。太子口干舌燥,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太子继续说道:“而且,这些藩王确实犯了罪,褫夺他们藩王的称号也没有什么不对。当然,对你皇爷爷,建文朝廷一直没有抓住什么确凿的把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你皇爷爷更加让朝廷不安,因为你皇爷爷比其他藩王要有谋略、更会打仗!可以说,当时朝廷中的将军们,根本没有几个人像你皇爷爷这样身经百战的了。”

    皇太孙抬头看着说话的太子,太子沉浸在对以前的回忆之中。从他的口吻中,皇太孙听出来,对皇爷爷永乐大帝,太子似乎极崇拜又极其忌惮。

    “因为没有掌握证据,所以朝廷一时还不敢对你皇爷爷下手。为此,朝廷派了北平都指挥使张昺将军带重兵来监视你皇爷爷的一举一动。你皇爷爷要么被死死困在北平,一生无所事事。但如果你皇爷爷沉不住气,一旦犯了错就会被张昺迅速拿下。当时你皇爷爷进退两难。你皇爷爷为了迷惑朝廷便装疯卖傻,成功骗过了张昺和朝廷,争取了时间,最终起兵造反。不过,老实说,建文帝对你皇爷爷也算是仁至义尽的。建文帝曾给所有与你皇爷爷作战的将军下令,绝不能伤害你皇爷爷。就这样,最后自己反倒被打败了。”

    靖难之役的详细内容,皇太孙自然不会陌生。虽则其中有些出入,无非是在语句上做一些掩人耳目的把戏。

    “不过,当时你皇爷爷并非打的一番风顺。曾经有好几次,你皇爷爷命悬一线。当时本宫看到这种形势,对于这场战争并不抱必胜的把握。虽然建文帝对你皇爷爷是仁慈的,可一旦失败,你皇爷爷被俘,可就不是建文帝一个人能够做主的了。到时候朝廷文武百官中肯定会有许多人要求严惩你皇爷爷,那可就不是剥削藩国的称号了,而是大逆不道的罪名了,是要诛杀全家的!”

    太子越说越激动。但可能亢奋过度,说到最后又显得有些疲惫了,他的眼神显得极其空洞。皇太孙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

    “所以,为了将来万一你皇爷爷失败,我们不至于被灭口,于是本宫私下里和建文帝联络,准备投降朝廷,为我们燕国留下一条后路。本宫的条件是,如果你皇爷爷失败,不能杀了他,也不能杀了汉王以及我们家的任何一个人,只处理鼓动你皇爷爷反叛的那些将军和谋士。”太子恢复了平静,看着皇太孙认真的说道。

    “建文帝答应了?”皇太孙小声的问道。

    太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过后来,建文帝派来送信的人迟迟没有到BJ。再后来突然从前线传来消息,在那次关键性的战役中,建文帝派来的将军犯了致命的错误,被你皇爷爷抓住机遇打败了。赖以屏蔽京师的长江防线顿时门户大开。你皇爷爷不日便可挥师过江,直捣京师!”

    “皇爷爷攻入京师后肯定会检查宫内档案,彻查战争期间与朝廷沟通之人的。”皇太孙说道。到现在他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你说的不错,按你皇爷爷的脾气,绝对放不过这些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为此,本宫只好赶紧命人提前进入京师,将部分宫内档案赶在你皇爷爷的人入宫前秘密烧掉了。等本宫到了京师后,碰见了之前建文帝派来与本宫联络的朝廷官员苏傲。”太子说道。

    “苏傲?是他?”皇太孙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对苏傲怀有好感,认为此人对朝廷尽心尽力、忠心耿耿,而且不畏权贵。更关键的是,他一向支持太子的正统地位,坚拒汉王的拉拢。

    “是的,就是苏傲。后来本宫才知道,当时他带着建文帝答复本宫的亲笔信前往BJ。不过在过了长江后却误入你皇爷爷率领的燕军中。为了保命,他只好假意投降了你皇爷爷。没想到这反而救了他的一条命。本宫当时准备直接杀了他以绝后患。可是当时你皇爷爷对谁都不信任。如果知道本宫一旦在那时候动了手,你皇爷爷肯定会起疑心。为此,本宫这才放过了苏傲。还好,此人倒也识相,这么多年来一直守口如瓶。”太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