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六卷 潜龙初现 第190章

    众人不想御史李文卓竟然会当堂暴毙,顿时慌作一团。等卫士们将李文卓的尸体抬出殿外,朝堂这才恢复了平静。

    “陛下,一个小小御史绝非诬陷太子的背后主使,其背后应该还有其他人。臣等以为应该彻查此事,揪出幕后黑手,严惩不贷!”户部尚书李叔文义愤填膺地向永乐帝说道。

    “今天的事明摆着是李文卓欲邀功请赏、故弄玄虚,会有什么幕后主使?李尚书此话,莫非是想趁此事打击排除异己、大肆攻击朝臣?那你认为谁是幕后主使啊?你是不是认为李文卓死的还不够,还要多死几个人才可以啊?”郑懋德已经没有退路了,彻查下去必然会牵连到他,牵连到汉王。

    “臣并没此意!不过,太子之位早已定了,但还是有些人在那里阴谋要夺取太子之位,此事对社稷大不利!臣以为此风不刹,后患无穷。还请皇上圣鉴!”户部尚书李叔文所说的话词真意切。

    “那依你的意思,汉王殿下是幕后主使喽?李叔文,你也太放肆了!你竟然当着皇上的面,离间太子与汉王之间的关系!我看你才是那个唯恐天下不的人吧!”郑懋德盛气凌人的质问道。

    众大臣又开始切切私语,太子党、汉王党互相攻击,大殿中顿时又吵闹起来。

    “都不要吵了!”这时,永乐帝站了起来,向众人大声喝道。

    众人顿时都不敢再说话,敛声屏气、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

    “太子、汉王,你们二人结党营私、互相斗法,别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你们,李叔文、郑懋德,你们与太子和汉王各自结成一派,互相攻击对方,这些朕都清楚的很!”永乐帝边说边走了下来,来到殿中央,环视众大臣后,永乐帝将目光投向汉王和太子,然后提高了声音说道:“你们在背后做的事,朕也早都有所耳闻,不要以为朕不知道!朕在此警告你们,若再继续这样下去,赵王便是你们的榜样!还有你们这些文武大臣,李文卓也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永乐帝的话音未落,太子就带头跪倒在地上,一旁的皇太孙也扶着太子跪了下去。大臣们也都诚惶诚恐跪倒在地上,恐惧地说道:“臣不敢,臣不敢!请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许多大臣因为害怕而发抖,甚至有几名年老大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起来。

    在所有人都跪下后,汉王才极不情愿的也跪了下去。但他一脸的愤怒和不屑。

    永乐帝说完便头

    也不回的向殿门走去,对身后大臣们告罪的声音充耳不闻。

    太监孙福海忙不迭地喊道“退朝!”,一边给愣在一旁的那些太监们使眼色,自己也慌忙追着永乐帝而出。

    众大臣早都吓得腿都软了。等皇上走远了,方才站起来,一个个退了出去。今天朝堂上最活跃的两人——尚书李叔文和将军郑懋德二人早就满头大汗了。

    汉王和太子二人等众人离开后,才各自慢慢向外面走去。

    “太子殿下还是要小心些呀,再有什么密信之类的一定记着收好,万一又被发现可就说不清了。运气并不是每回都这么好的!“汉王对太子说道。

    “多谢二弟的关照。二弟,其实你更适合坐这个太子呀!”太子气喘吁吁的说道。太子一脸的诚恳。

    “你就别在本王面前装了!你要是真的这样想,那现在你就到父皇面前去说放弃太子之位!”汉王嘲讽着太子的假惺惺,扭头离开。

    “哎,我说二弟......”太子一脸惊愕的站在殿中。直到汉王离开,才叹口气,动作迟缓的艰难往门外挪。在他的身后,跟着皇太孙。

    回到府上,太子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气。

    今天上朝之前,太子早已经做了有去无回的心理准备。不过,除此之外,他也准备了另一手。他深知按照父皇朱棣的性格,今日上朝,一旦汉王发难,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的。就算没有十足的证据,只要有一点点的可能性,朱棣这个自私无情、狠毒刻薄的父亲也一定会百分之百的认定太子曾经联络建文帝,密谋出卖他。

    对于出卖自己的人,永乐帝一向恨之入骨。更何况这个出卖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是自己立的太子,是将来要继承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天下的人!所以越是亲近的人,他越不能原谅!

    但是今日朝中的事情却让太子大为疑惑,这疑惑甚至让太子更加感到害怕!

    按道理,永乐帝看到汉王上交的自己与建文帝当年相互勾连的信件,通过笔迹,再稍加考证,即使不能完全确定真假,但至少不排除这个可能性。那么,永乐帝对太子的审查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今天永乐帝却没有这么做,这实在是不符合他的性格!为什么?

    这不禁让太子更加怀疑永乐帝今天对自己的“格外开恩”,是否预示着今后还会有更加可怕的后果?

    这就好比是一个被判了死刑的囚徒,在法场上即将被砍头的瞬间,却突然被人喊停了。可停止行刑的人却又没有告诉他被刀下留人的原因,这反而让受刑的人猜测他是要由砍头换作凌迟处死了!

    太子回来后彻夜难眠。他已经密令宫里的线人尽快查明这次永乐帝手下留情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为什么永乐帝对这件事的态度突然转变,而且破天荒的没有追究。亦或者,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第二日,就有消息从宫里传递出来。这些消息告诉太子永乐帝退朝后与往常一样外,别无什么异常举动。而且宫内的线人也秘密打听过永乐帝的贴身太监,他们也不知道为何永乐帝突然转变态度,会破例放过太子。因为之前在刚接到汉王送来的太子与建文帝勾结的信件时,永乐帝还曾龙颜大怒!

    在太子看来,一切都改变的太不寻常了!

    而与太子一样大惑不解的,还有汉王。

    “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这次表现的这么平静?”汉王看着学士哥舒煌,问道。

    “这次皇上的反应的确有些出乎意料!”学士哥舒煌也十分疑惑,他沉思着,却始终想不通。

    “不是说他看到那封信后大怒吗?但在朝廷上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汉王生气的说道。

    “之前的情报应该不会错的!”学士哥舒煌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些人都是废物!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查清楚原因?”汉王怒不可遏的骂道。他有意指桑骂槐,对哥舒煌他自然多少要有些尊重。可对哥舒煌进来所办的事情,让汉王不生气也很难。

    “我会让宫中线人尽快彻查的!”学士哥舒煌对汉王的指责并未太在意,依旧平静地答道。

    “彻查,彻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查清楚?是不是太子那边有所行动,到现在也没人知道?这就是你训练出来的人,一点用处都没有!”汉王终于大怒,将满心怒火全都发到哥舒煌身上。

    “殿下,看来我们都小看了这个太子了。他表面看起来愚蠢,但没想到背后却是个厉害的角!”学士哥舒煌叹息道。

    “现在怎么办?”汉王盯着哥舒煌问道。

    “今后,恐怕我们要稍微避一避了。今日朝堂上皇上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他对我们都有所防备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轻易出手!”学士哥舒煌认真地说道。

    “等,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汉王愤怒的说道。汉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着面前的桌子就一掌下去,桌子当时就被劈裂,桌子一角被击的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