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灵诀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安州城

    法弥寺出世弟子不再是普通僧袍打扮,而是青色僧袍外披金边玄色薄布袈裟。

    大集山山脚‘净’字石碑旁,尹瑞问道,“贞庚师兄,咱们一行人如何走法?”

    贞庚辈分不大,但看起来年纪却不小,为人很是沉稳,说道,“我们便直奔玄妙山下的安州城,在那里稍作休整,便进山。”

    众人点头,于是剑阁的元皓四人祭出灵剑施展御剑诀,而法弥寺众人则是解下薄布袈裟施展轻斋诀。

    轻斋诀一施展,薄布袈裟如蒲垫般飘在法弥寺身下,众僧纷纷御空而上。

    而当青竹摘下玉钗,为元皓施展和光诀,然后被元皓拉上灵剑,法弥寺众人错愕不已,心想原来那药王谷的女弟子修为还不能独自赶路,竟也被允许出世行走,着实少见。

    众人疾行一日,总算在天刚黑时赶到了安州城。

    玄妙山位于南北交界处,安州城背靠玄妙山,是南方最北端的大城,亦是北方最南端的大城。

    众人来到城门,贞庚说道,“行了一天路,天已黑了,我们今晚便在这安州城住一夜,明日再上山。”

    然后转头对尹瑞说道,“尹师弟,我寺弟子在寺斋铺子过夜,你们不如与我们同去罢。”

    尹瑞笑着抱礼道,“谢贞庚师兄美意,我剑阁弟子恰好需要到六合铺报个平安,便在六合铺住下了。”

    贞庚便不再坚持,说道,“如此也好,那我们明日辰时一过,便在这城门处汇合罢。”

    尹瑞点头赞同,众人便分开了去。

    法弥寺众人刚走,高飞便笑着问青竹道,“阮师妹便与我们同去六合铺罢。”

    青竹摇头道,“谢过高师兄,我便去药铺一趟的。”

    然后看向元皓,元皓说道,“尹师兄,高师兄,丁师姐,我送青竹去药铺,回头再去六合铺汇合。”

    尹瑞点头道,“好,我们便先去六合铺了。”

    丁珊宁笑道,“陆师弟,不如我与你一同护阮师妹去吧。”

    元皓笑道,“不必麻烦丁师姐,城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去便可。”

    丁珊宁坚持道,“不麻烦,我也想去认个路。”

    高飞见状亦想跟去,还没开口便听丁珊宁转头对他说道,“高师兄便帮衬一下尹师兄罢。”

    高飞闻言不好再说,应道,“好。”

    尹瑞看在眼里,心中好笑,面上不露声色说道,“那么,高师弟,我们走吧。”

    于是五人便分成两队分头去了。

    元皓心中亦觉得好笑,想起在法弥寺时,私下与尹瑞聊天谈及丁珊宁莫名其妙的话,年长元皓许多的尹瑞笑谈,“高师弟下山时对丁师妹很是殷勤,可是丁师妹对他却很矜持,如今高师弟反而对阮师妹殷勤有加,尽管丁师妹对高师弟并不喜欢,但丁师妹见了仍会心有不快,自然会那般用话点你了,好让你去点醒阮师妹。”

    元皓当时听了尹瑞一番剖析,愣了一会,直呼复杂。

    元皓少时不曾见闻感情之事,自然不如在六合山长大的弟子,见过那么多姻亲情事,对此尚在萌芽阶段,懵懵懂懂。

    正思索间,便听丁珊宁在一旁说道,“这安州城里人可真多,待从道门折返,怎也要好好见识一番才是,你说呢陆师弟?”

    元皓看了看前后街道,点头说道,“安州城确实很热闹,可比小月城和历阳城。”

    丁珊宁像是刚想起来似的说道,“对了,陆师弟还跟翁师姐去了历阳城,你和翁师姐关系很近吗?”

    “嗯,翁师姐与我爹很熟,因此自我上山便对我多有照顾。”

    丁珊宁恍然道,“原来如此!翁师姐看起来是很冷酷的一个人呢。”

    元皓想了想,瑶姨对自己向来都是极好的,一点也不冷酷,回道,“翁师姐其实是外冷内热,她很好说话的。”

    青竹听着二人交谈,想起去大集山时,翁瑶担心元皓而提出由她御剑带着自己,心中赞同地想到,翁师姐确实是很心善的女子。

    丁珊宁心中却是不信,翁师姐向来冷酷独行,说一不二,连师父都曾说过翁瑶很是桀骜,甚至对各峰师伯都不怎么客气,怎么会好说话,怕不是只对你好说话罢。但嘴上却顺着元皓说道,

    “那太好了,以后有机会还想要多请教请教翁师姐呢。”

    元皓赞同道,“翁师姐对灵修很有见解,得她指导定然获益良多。”

    丁珊宁又问,“上次在小月城,听陆师弟与贾师兄说话,似乎对小月城也很了解?”

    元皓看了眼青竹,点头说道,“五年前我们观游过小月城,对那里自是很熟悉的。”

    青竹亦笑着说道,“是啊丁师姐,五年前元皓哥送我去药王谷,便是在小月城休整了一番。”

    丁珊宁见青竹也搭话,便好奇的问道,“五年前便去过小月城吗,为什么要去药王谷,阮师妹若一起来剑阁,定然能拜在望月峰,我们定然成为亲姐妹了。”

    青竹说道,“若非五年前元皓哥护我去药王谷,我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了......”

    元皓打断道,“过去这些事没什么好提的,现在大家都好好的就是最重要的。”

    青竹轻轻吐了下舌头,便不再说了,丁珊宁却感觉到青竹语气中的不同寻常。

    元皓对丁珊宁说道,“那时候青竹身体不好,只能留在药王谷医治。”

    丁珊宁便懂了,定是五年前阮师妹重病,陆师弟便送她去药王谷,五年前他们还很小,且不是灵修者,定然是经历了重重危险才到了药王谷,那么阮师妹对陆师弟的感情真的是因为竹马之交,还是活命之恩,又或者两者都有呢?

    想着心事,丁珊宁便不露声色的深深地看了青竹一眼,青竹却是瞥了一眼元皓。

    元皓问道,“丁师姐是如何拜在华师伯门下的?”

    丁珊宁出生于行商人家,其父见识多了,觉得灵修者身手高强,常常能威风八面,于是将独女送上六合山,华真见丁珊宁天资不错,便收入门下。可丁珊宁却面露忧伤地说道,

    “陆师弟有所不知,我自幼便失去父母成了孤儿,幸被望月峰当时在外历练的秦师姐带回,才幸存下来得以拜在师父门下。”

    元皓知道剑阁收的弟子,有一些是散修世家的子弟送来的,如高飞;有一些是世人子弟,剑阁各峰首座会选择天资上佳的收入门下,若天资不适合灵修的,也会直言相告;有一些则是路遇的孤儿,天资不错的可灵修,不适合灵修的便抚养成人,授上一门手艺如铁匠,或是帮贾连筠打理各大城的六合铺,或是留在六合山帮忙。

    因此元皓并未怀疑,且深有同感的说道,“丁师姐与我们同样命有不幸,却也同样幸运。如今丁师姐学艺有成,想必二老若得知定会以丁师姐为傲的。”

    丁珊宁却苦闷道,“他们身躯已腐,灵体已灭,如何能得知呢。”

    元皓停住脚步,看向丁珊宁说道,“不然!只要丁师姐心中永远念着他们,他们便永远活在你的心中。”

    丁珊宁闻言难以共情,又不得不装作感动的样子,好扑在元皓怀里,却不知突然从哪飞来一个纸团打在她的脸上,然后掉在地上。

    丁珊宁心中气急,直想踢飞那个纸团,但却生生忍住,以免显得自己粗野蛮横。

    低头却见那团纸竟团的很圆,几乎没有棱角,生出好奇,便捡了起来,展开一看,忍不住气道,“原来是白纸一张。”然后往四周看了看,“谁这般没有教养。”

    见元皓探头过来,便递给他,“喏,陆师弟,你看看。”

    元皓接过一看,心下一惊,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有信晚上钟楼顶见”。不由得想到,刚刚丁师姐却说是白纸一张,看来这定然是依依的信了。

    转头见青竹也好奇的探头过来,便递给她笑道,“果然是白纸一张。”

    青竹接过纸一看,一脸疑惑的看向元皓,仿佛在问,这不是白纸呀。但见到元皓偷偷向自己眨眨眼,便心领神会的说道,“这纸还挺干净的,我收下写字用。”

    丁珊宁看了看四周,笑着说道,“阮师妹,这安州城别的不多,就属纸坊多,买写纸来便可以了。”

    青竹顺着她说道,“丁师姐不说,我还没注意到,安州城的确好多纸坊啊。”

    元皓便几步走到一个纸坊铺,问道,“老伯,安州城纸坊如此多,是本地特产吗?”

    那老伯见元皓剑眉星目,英姿不凡,后面跟来的二女皆月貌花容,丽质天成,其中二人还背着剑,以他阅历,开口说道,“几位定是刚出世的灵修者吧。”

    元皓赞道,“老伯慧眼如炬。”

    那老人笑着解释道,“老朽听的多了,见的多了,自然一眼就看得出了。这妙妙山方圆百里尽是松林和杉木林,造纸原料得天独厚,更何况有无为观在此指导造纸,又年年帮助城主规划采伐和种树,使得林木生生不息,长此以往,造纸自然成了气候。这天下之纸,十之八九都出自这安州城呐。”

    元皓心知无为观就是道门,却不知妙妙山如何出名,便问道,“老伯,妙妙山是何山?”

    老人哈哈一笑,说道,“老朽说惯了,玄妙山就是妙妙山,祖辈说玄妙山以前便叫妙妙山,名道真人在这儿创建了无为观,才改叫玄妙山。老头子打小便叫妙妙山顺口,改不过来啦。”

    三人恍然,谢过老人,便继续往药铺走去。

    元皓感叹的说道,“历阳城盛产铁器,小月城则广聚药材,这安州城纸遍天下,果然是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灵物啊。”

    丁珊宁说道,“说起来咱们都还没去过大集山下的大城呢,不知道那里产什么。”

    “此事我问过素礼师兄了,大集山附近并没有大城,倒是有个福溪镇,盛产茶叶。”

    丁珊宁本就不自律,下山后没了师门约束,更是没了作息规律,连修炼之事都稀疏了许多,哪会关注这些事,闻言说道,“所以天下人喝茶少,所以那福溪镇便不能变为大城是吗。”

    元皓摇头道,“不是,而是因为天下产茶之地有很多,而那福溪镇的茶虽不错,但产量很小,自然聚不起天下行商,也就无法发展到大城规模。”

    说完,元皓突然心中一动,想到,历阳城有剑阁教出许多铁匠,铸铁技艺便渐渐冠绝天下,便造就了历阳城的繁荣;小月城有药王谷培养出的药师,便引得医与药汇聚不断,便造就了小月城的昌盛;安州城有无为观指导和传承造纸,纸坊便在这里生根发芽,也造就了安州城的兴旺...那么福溪镇是真的没有变为大城的可能吗。

    元皓被自己的想法惊醒,一时间思绪混乱了起来。

    好在几句话间,便到了药王谷在安州城的药铺,青竹进去报了个平安就出来了。

    三人又询问了安州城的六合铺的位置,便直奔六合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