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灵诀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魔教

    远观羚角山,其山势并不如何陡峻,绵延起伏,一眼望不见边际,郁郁葱葱,显得生机勃勃,看上去与其他的山并无差异。

    元皓遥望着羚角山,感叹道,“这羚角山很是宽广,难怪猎户失踪,要几番搜索。”

    师君行手遥遥一指,说道,“那座孤峰应该就是村民说的天险峰。”

    元皓左右也盯着那里,点头道,“放眼望去,仅此一座孤峰,应该错不了,咱们先去天险峰瞧瞧。”

    师君行道,“若黑书生果然在这山中,咱们还需小心些。”

    说罢,便徒步往天险峰走去。

    二人在山林中行进并不慢,走了好一会,元皓说道,“遥看天险峰近在眼前,这般走来,却一点也不近。”

    师君行笑着说道,“元皓你是有所不知,世人有句老话,叫做‘望山跑死马’,灵修者尝尝是御行来去,当然体会不出其中道理。”

    元皓低声重复了一遍,赞道,“‘晚山跑死马’果然很是妥帖。”

    “这句话还有后半句。”

    元皓看过去问道,“后半句怎么说?”

    “欲海万丈渊。”

    “什么样的欲望这般危险?”

    师君行问道,“元皓可知为何中原四方之地将我天原教称为魔教?”

    元皓摇摇头,“从未有人提及。”

    师君行便娓娓道来。

    天原教的创教祖师名叫天涯,他原是中原灵修世家中的小儿子,天资聪慧,年幼时便感灵修炼,两年便超越大其十岁的大哥,随后修为突飞猛进,第四年便隐隐有超越其父天立极之象。其时恰逢名道真人云游到附近,天立极听说了,忙亲自带着小儿子前去拜访。

    名道真人当时已是二百三十五岁高龄,在灵修者中已称得上是高寿,修为可称当世第一人,见到天涯,一眼便看出他有天潜之资。当时名道真人让天立极领其子回家稍待,自己则火速回了玄妙山,立刻宣布由谭九山接任掌观,便返回了天立极家。

    听闻名道真人要领天涯一起去云游天下,天立极夫妇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理智的同意了,于是一老一少便踏上了云游之路。两人云游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除了他二人没人知晓。名道真人也再也没回过玄妙山,除了天涯,也没人知道名道真人最终仙逝何处。

    十五年后,天涯回了家,当真如脱胎换骨一般。天立极夫妇见他神采飞扬,卓尔不群,除了模样酷似父母,哪还有一点散修世家的气质。天涯说名道真人已仙逝,名道真人坚持未收自己为徒,二人间却有师徒之实,如今自己回来是给父母一个交代,然后便又辞行而去。

    天涯独自出了西门关,深入九万原,有一番什么经历无人知晓,最终悟出息风诀,在宁古山创建了天原教。

    天原教创立之初,教义正是扶助九万原世人。天涯广纳教众,探水引源,聚民建城,围城植木,行商中原。如此一来,宁古山下的嘎溯城便成了九万原上占地最广,人口最多的大城,天原教也壮大起来,广受九万原百姓的拥戴。

    话说天原教有一禁地,正在宁古山上,名曰幽井,虽名为井,却是一个天然的深洞,竖直向下不知其深几何。起初天涯不知为何,本欲毁了幽井,发现事不可为,便将幽井定为天原教禁地,包括教主在内,所有人只能严防,不可进入,自此天原教便例行此规。

    转折出现在五百年前的一位教主身上,此教主名叫兰玄章,原本也是极为聪慧机巧之人,偏偏对幽井生出了兴趣。待老教主辞世,兰玄章接任了教主之位,便利用权力之便,独自下了一趟幽井。起初众人不知此事,可是兰玄章渐渐的变得乖张暴戾,与以前判若两人,长老们觉察到异常,于是在暗中跟踪调查一番,才发现兰玄章经常进出幽井之事。

    天原教四位长老商议,幽井既然是本教禁地,尚且不说他以教主身份公然违反教规,从兰玄章之变来看,幽井定然是邪恶古怪之地,于是便生出兰玄章已不再适合继续担任教主的想法。可是还未等长老们有所动作,却被兰玄章发觉此事,抢先下手,害死了三名长老,剩余一名长老九死一生逃出宁古山,从此不知所踪。

    兰玄章亲自任命了四位新长老,再也无人约束的他,公然进出幽井,无人敢言,改变教义,以壮大天原教为名,强迫九万原百姓为其贡献粮食、酒肉、布绢等一切用度,强征钱财,逼迫劳工为其修建宏大的观天堡,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要说这兰玄章当上教主之后,不时的捉人前往幽井,也不知用了什么妖法,总之是修为大增,而被捉去的人也没有一个活着出来。观天堡建成后,兰玄章也觉得总捉九万原百姓有些不妥,便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四方之地。

    天原教原本只是到中原行商,与中原四方之地的灵修者并无往来,也算的上井水不犯河水。可现在,兰玄章内心把中原百姓当作异族,大肆劫掠百姓财物,抓百姓回宁古山,而且抓的竟都是幼龄孩童,自然也都是送进了幽井之中。

    中原四方之地的灵修者惊闻此事,大为愤怒,有些义愤填膺的散修结伴直接冲去宁古山讨伐,其中还包括一位当时在外历练的剑阁弟子。兰玄章却未作理论,竟然直接率众出手,将这群灵修者尽数屠戮。那名历练的剑阁弟子是当时高妙峰首座朱希听闻此事,怒发冲冠,不顾众人阻拦,自恃修为高,独自冲去宁古山理论,竟也没能活着回去。

    朱希之死,令四大派震惊,因为按理说以朱希的修为,就算不能打赢,自保逃走应有余,若他没能逃走,说明要么是兰玄章修为高他太多,要么是兰玄章用了什么卑劣手段拖住了朱希。无论如何,兰玄章所为已是对中原灵修者的宣战,剑阁积极连络,最终促成四大派联合起来,前往讨伐兰玄章。

    剑阁由阳极峰首座董殊和石离峰首座王显俞领数十名历练弟子,法弥寺由相鉴主持的师弟相远大师领十数名历练弟子,药王谷和无为观分别派出数位成名弟子,四派一同来到宁古山。

    此役四派均损失不小,剑阁阳极峰首座董殊战死,石离峰首座王显俞和法弥寺的相远大师均负伤,而以一敌三的兰玄章也负了伤。四派狼狈逃回中原,自此剑阁对天原教之仇最深,领四方之地的灵修者大惊,一时间没人再提讨伐之事,而是开始议论如何抵御天原教。

    好在天原教亦忌惮起中原灵修者的实力,不再大张旗鼓地到中原劫掠,而是不时地潜入中原抓走一些孩童,各派灵修者虽不知天原教抓走孩童是为何,只能猜测是培养称天原教教众,加上忌惮天原教,便只好增加在靠近九万原地域的游历弟子。

    后来不知从何处流传出一个消息,称天原教教主兰玄章抓走孩童,是在天原教禁地幽井之中,使用某种上古邪法,以活人灵体为祭,供他修炼邪术。此事讲述的详细确切,如亲眼所见,尤其是各派高手亲眼见到兰玄章这般年纪便如如此通天修为,令人深信不疑,于是中原各派开始将天原教斥之为魔教。

    可是众灵修者又对天原教除了防御,便又束手无策。无为观掌观得知后,说此事有违天道,必受天谴。不知是否巧合,兰玄章果然在两年后便死在幽井之中,可是这期间被他残害的孩童又何止百人。

    之后的天原教教主便是被兰玄章提拔的长老,亦学兰玄章一般,抓孩童入井修炼。可是因为他修为有限,加上四大派对九万原与中原交界处严密防守,天原教继任教主便能抓到便抓,抓不到就回嘎溯城抓,可是不知道是用法不对或是别的原因,才两年不到,继任教主便死在幽井中。

    之后的天原教继任教主有样学样,纷纷进入幽井,却也都很短命,但中原各派在兰玄章死后,天原教频繁更换教主一事并不知晓,因此只是防守,从未想过讨伐之事。

    如此过了近二百年,天原教已换过数十位教主,终于有一位天资卓越的教主,叫做明风。明风虽天资卓越,却因为受历届教主影响,也免不了用起幽井修炼之法,不过他聪明之处在于,仔细总结了历届教主使用幽井的方式,发现有的教主活得稍久,有的教主则死的很快,与他们入井的频次似有关联。于是他改急为缓,每九十日只抓一人,入井一次,果然大为不同,虽然修炼并不是突飞猛进,却始终有所进益,且这般过了十数年,修为大增却不似历届教主一般早亡。

    而这两百年剑阁亦换过一次阁主,此时剑阁又换了一位新阁主,名叫南石安。南石安很有想法,派人暗中到九万原查探一番,得知这两百年来嘎溯城人口流失,天原教不断衰败,教主都很短命,已更替了数十位教主。

    南石安得知后,觉得天原教定是如当年道门所言,遭到天谴,气数已尽。于是立刻将查探的消息告知各峰首座,也不联系各派,亲自领队前往讨伐天原教,声势很是浩大。

    可是十分不巧,南石安若早十年以前,定能覆灭天原教。可是此时的天原教教主明风,修为已经十分高强,大败南石安。南石安负伤而归,落了病根,终其一生,也没能彻底痊愈。各派也纷纷得知此事,从此之后,直至今日,便再也无人提起过讨伐天原教之事。

    元皓感叹道,“有些事当真是机缘巧合,君行说的欲海可是指那些幽井中修炼的人。”

    师君行说道,“不错,他们虽然能凭借幽井邪术修炼,却也都很短命,那明风亦仅多活了二十年而已。”

    “是啊!我辈当以此为戒。那幽井现在如何?”

    “两百年前,左洪教主接任教主后,便重新严守起幽井,执行过去的禁地教规了。”

    元皓赞道,“左洪教主是明智的。”

    “自兰玄章以来,幽井早已没了禁地一说,而左洪教主幼时曾到中原之地游历,据说不知从何处寻得天原教创教之初的教规,才得知幽井是禁地的真相。回宁古山以后使了不少手段,最终成为教主后,才重新振兴天原教,否则如今的天原教还不知是什么样。”

    元皓接道,“天原教重新兴旺以后,令尊便着手彻底改变教义,扶助九万原百姓了。”

    师君行笑着赞道,“聪明!”转而说道,“可惜天原教是魔教的观念在中原早已根深蒂固,天原教至今也无法重新来中原走商。”

    元皓看向师君行,认真的说道,“放心把君行,自兰玄章开始,用了三百年让中原将天原教称为魔教,那么我相信,自左洪教主开始三百年,中原定然能将魔教重新叫称天原教的。”

    师君行感受到元皓的真诚,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我们到天险峰了。”

    元皓抬头看了看,说道,“咱们上去看看,它到底有多险!”

    说罢,便不再遮掩,与师君行祭出灵剑,直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