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三国未满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宦官覆灭

    宦官们得到消息后,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想调动京师中的士兵,但是刘宏死了,刘辩生性懦弱,威望不足,这些士兵又有何进撑腰,他们根本就调不动。何进要引外援的消息他们知道,他们也想引外援,只是虽然他们的子弟不少在外任刺史、郡守,可他们是什么德行,宦官们自然清楚,根本没有任何指望。“要是骠骑将军还在就好了。”赵忠感叹道。“哎,是啊,老太后糊涂啊。”段珪附和。

    骠骑将军董重是董太后的亲侄子,上一代的外戚,刘协没当成皇上,董太后本想倚仗董重参与政事,被何太后拒绝了。当时董太后气愤的威胁何太后道:“你不就是仗着你的兄长何进吗?难道我就没有倚仗,骠骑将军要想杀死何进,易如反掌。”董太后嘴上倒是痛快了,但是被何进找到了借口,立即联合三公上奏:“既然先帝逝世,按照礼仪,老太后不应该留在洛阳了,应该回河间国去。”董太后得知自己将被驱逐,陷入了忧虑之中,没过几天,何进便领兵围住了骠骑府,要求董重交出印绶,董重被杀死,何进对外宣称董重在家中自杀。这成为压垮董太后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之后她便忧惧而死。

    “各位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真正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大家不要再珍惜自己的钱财了。想想黄巾贼乱之时,只要我们能够扛过去,还怕没有钱财可取吗?每人将最喜欢的十种珍宝送到太后、舞阳君、车骑将军处。”张让毕竟是宦官们的主心骨,他一开口众人皆应。何进、何苗虽为兄弟,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何进执掌大权,作为后妈的舞阳君心中其实是不爽的,何太后是他亲女儿,何苗是她亲儿子,何进算什么东西。

    不少将领得何进征召,起兵往洛阳进军,宦官集团一片慌乱。各路大军中最早到的是东郡太守,顶头上司兖州牧刘虞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听袁绍的调度,老老实实屯驻在成皋。188年三月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书刘宏,要求改刺史为州牧。不久后兖州徐州青州发生了大洪水,无以为继的难民们以黄巾军的名义再次发生叛乱。朝廷任命刘虞为兖州牧,黄琬为豫州牧,陶谦为徐州刺史,张琰为青州刺史,讨贼伐逆,稳定时局。刘虞与袁绍虽是同盟关系,但刘虞不是袁家的人,袁绍眼中真正的袁家人是董卓,按照何进的命令他原本应该驻扎在上林苑,袁绍秘密派人让他进军平乐观,增强自己在洛阳的影响力。何进得到消息时,董卓已经进入了渑池,他想起了郑泰的建议,立即命令种邵前去阻止董卓进京。董卓哪能接受,他观望局势这么长时间,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会放弃,于是不管种邵的阻拦,继续进军。

    何进一直在犹豫,袁绍急了,偷偷让武猛都尉丁原焚烧了孟津,逼迫何进下决心诛杀宦官。孟津与洛阳相距不远,孟津的大火,洛阳城内看的一清二楚。当晚何苗就找到了何进说道:“大哥,我们从南阳来时,身份低微又贫穷,士大夫们都瞧不起我们,要不是宦官们帮助,我们能够过上现在的日子。你现在发达了,又何必苦苦相逼呢。”何进也在犹豫,只是沉吟,没有说话,何苗看到何进一直不说话,失望的离开了。何太后听说后,感觉到了事态比他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哥哥好像要动真格的了。第二天匆忙召集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将他们辞退回家。留下了郭胜等与何家关系亲密的宦官,并采用了何进的建议,用三署郎来填补空缺。

    借着孟津的大火,袁绍准备再次劝谏。刚见到何进还没开口,宦官们也来大将军府请罪了,他们一边扣头一边哭着说任凭何进处置,袁绍等人看出了何进的犹豫,纷纷上前劝何进将宦官们杀死。何进又想起何苗的话来了,说道“本初啊,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不是吗?得饶人处且饶人,现在他们没职没权,平民一个,何不放他们一马。”然后对着宦官们说道:“你们这也算是咎由自取,早点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吧,要不然等董仲颍进京了,你们便没有活路了。”

    袁绍没想到诛杀宦官,诛杀了个寂寞,对何进说:“咱们与宦官已经势成水火,已经完全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大将军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吗?”

    屠户出身的何进义气为先,觉得既然宦官们已经低头,也没必要赶尽杀绝,但是对于袁绍他非常重视,于是想了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方法,对袁绍说道:“这样吧,本初我表你为司隶校尉,徦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利,你派人监视宦官们,但凡他们再有违法乱纪之事,全凭你处置。”袁绍走后,何进对王允说道:“子师,我表你为河南尹,你一定要把洛阳周边看死了,千万不能放董卓兵进入洛阳。”

    这时董卓继续进军很快便进入了河南,种邵再次奉命迎接慰劳董卓大军,并劝说董卓退军。董卓使了个眼色,牛辅拿刀指向种邵说道:“中常侍张让等,凭借皇上的宠幸,祸乱海内,我等奉诏前往洛阳清此奸秽,谏议大夫何故屡屡阻拦,莫不是常侍的同党。”种邵一听直接炸了,举起诏令叱道:“我有诏令,岂容你等颠倒黑白。董仲颖,渑池之时我已向你出示,现在洛阳近在眼前,帝皇之都岂容刀兵,尔等还不速速退去。”董卓有些忌惮种邵,种家在洛阳一代声望极高,平县也在旁侧,最重要的是种家与刘诚是姻亲关系。董卓决定暂退一步,故意面露惭色,引兵退驻夕阳亭。

    董卓已入函谷关,现在袁绍底气更足了,召集何进的幕僚们说道:“各位,明公太重感情致使优柔寡断。现在与先帝继位之初何其相像,难道大家想再经历一次党锢。”他们大多是被党锢了多年的士大夫阶层,其中有几人还经历过生死,众人问道:“本初有何谋划。”袁绍说:“宦官子弟出任地方为非作歹,致使民怨已久,我们以大将军的名义通知各州、郡官府,让他们逮捕宦官们的亲属。”众人同意,主薄陈琳执掌何进印信,矫传大将军私信余各地官府。袁绍则直接逮捕了在司隶校尉部的宦官亲信,目的是让宦官们知道何进不会给他们留任何生路的。

    袁绍一系列的操作起到了作用,宦官们觉得与何进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众人在张让家集合想办法除掉何进。众人商量完毕,张让进入内室,跪在他儿媳面前说道:“我有罪,本来应该和你夫妻一块回到封国,但是我在宫中待了快一辈子了,有些舍不得,如果在走之前能够见一见皇上太后,那么死也无憾了。”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她前去告知母亲舞阳君,舞阳君立即进宫给何太后传话。何太后听后非常感动,下诏让诸常侍重新入宫服侍。

    幕僚们不断逼宫,张让等人重新被启用,何进决定请求太后下诏杀死所有常侍,于是八月二十五日,他进入宫中。宦官们最擅长的就是听墙角,何进的计划一字不漏的传入他们的耳中。何进刚刚出宫,许相追了出来说道:“大将军,太后说有要事相招。”许相是许靖、许邵的叔叔,与自己的父亲都做过三公,只不过职位是通过谄媚宦官所得,被士大夫们看不起,他们没有袁家的本事,只能完全倒向宦官一系。

    何进也没多想,重新返回,刚进入喜德殿,张让等人便将何进堵在了殿里问:“天下大乱也不仅仅因为我们吧?先帝曾经想废掉太后,要不是我们出钱解救,哪里有现在的你,你非但不感念我们的好处,还想将我们杀死灭族,你难道不觉得过分吗?”何进刚要张口给自己辩解一下,尚方令渠穆瞅准机会一剑杀死了何进。

    杀死何进仅仅是个开始,宦官们要想安全,还需要将河南郡和司隶校尉掌握在手中才行,于是矫诏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台拿到诏令,侍曹尚书华歆觉得有问题,袁绍、王允都是大将军的心腹,怎么可能突然间换成宦官一党的人呢,坚决要求只有见到何进,才会发布诏令。一个侍卫走了出来,将何进的头颅抛给尚书令卢植说道:“何进谋反,已经被杀了。”然后想上前胁迫卢植下令发诏。尚书台众官员,迅速上前站在卢植身边。卢植虽然文官出身,但是数次带兵平叛,威名在外,宦官们一时不敢上前。

    袁绍一直注意着宦官们的举动,宫中很多地方都安排了眼线,何进被害之时,便有人跑出皇宫报信。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害,赶紧引兵入宫。宫门早就被宦官们关闭,袁绍和吴匡用斧子宫门劈开,然后放火烧毁,引兵进入宫中。

    张让跑到长乐宫跟太后说:“大将军谋反,烧毁宫门,攻打尚书府。”然后行曹节之事,将太后、皇上和陈留王刘协劫持进入北宫。

    与卢植对峙的宦官亲信们,得到大军进入宫中的消息,迅速逃走了。卢植一看情况不对,率领众尚书追了出来,来到北宫,看到被挟持的皇上太后,目眦欲裂,手持长戈大骂宦官。宦官害怕了,丢下何太后,挟持着刘辩和刘协一路逃出皇宫。

    吴匡、张璋是何进的部曲,心腹中的心腹,袁绍私下里跟他们说,大将军其实是何苗嫉妒何进的地位,害死的,两人义愤填膺,率兵攻打毫无防备的何苗,并将他杀死。袁绍派一部分兵士守住宫门,亲自带领其他士兵,大肆杀戮宦官。

    等卢植和闵贡安顿好太后去追张让时,已经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了,两人分头寻找,卢植走错了方向,没有找到,闵贡则幸运的追上了刘辩。闵贡持剑冲杀在前,连斩数人,十常侍看到追兵已到,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放下刘辩、刘协,全体投河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