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三国未满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三章袁绍

    袁绍是幸运的,他出生在大汉超一流世家-袁家,能与他们家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弘农杨家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妾。对于那些嫡子来说,他的身份跟奴仆无异。好在他生了一副好皮囊,二伯袁成死得早,没有儿子,袁绍被过继到了袁成家。袁成虽然是老二,但是大哥袁平五六岁就夭折了,他成为了事实上的嫡长子。在古代过继算作亲生,虽然袁家的嫡子们仍然看不起袁绍,但是对外界来说,袁绍算是袁成的嫡子、继承人,只是安国亭侯的爵位被亲爹继承了,没轮到他。

    袁成在洛阳多年与各方势力关系都不错,在他们的帮助下,袁绍二十岁便当上了东郡濮阳的县长,而不用跟公孙瓒一样为了前途去拼命。上任濮阳县长不久,袁绍母亲病逝,他丁忧回家,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的权利永远有士人的一份,就算宦官外戚轮流掌权,他们也需要士人帮他们打理天下,也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那便是成为高祖袁安那样的人。

    袁家真正发迹就起自袁安,当年袁安救了很多人,举荐了很多官,而且坚定的站在皇帝一边,弹劾权贵,死后所有的儿子都被委以重任,袁家开枝散叶成为大汉一等一的豪门。

    既然现在已经背靠参天大树,袁绍也不在乎多花点时间观望局势,于是对外宣称要补服父丧。服丧结束后,袁绍仍然拒绝朝廷征辟,选择定居洛阳,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成立奔走之友组织,利用关系解救党人。袁绍的奔走之友得到了袁家的暗中支持,解救了不少党锢之人。袁绍的举动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反感,赵忠出面警告道:“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之徒,到底想干什么!”袁家是典型的骑墙派,族人袁赦也是中常侍,深得皇帝的喜爱,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在宦官集团眼里袁家是自己人,所以赵忠只是警告了袁家,并没有再进一步。袁家正是凭着见风使舵的手段,左右逢源,避开了党锢之祸,成为政坛不倒翁。家主袁隗大张旗鼓的找到袁绍,当面呵斥道:“你这是想灭了我们袁家啊!”。袁绍知道袁隗只是在人前做做样子,所以并没有理会,依然我行我素,暗地里袁家该怎么支持还是怎么支持。

    黄巾乱时朝廷放开党锢,袁绍应大将军何进征召,进入将军府。当时何进征召了大批的名士入府,袁绍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因为多年的作为,隐隐成为将军府的领袖。

    “报,大将军,皇帝驾崩,蹇校尉相召,有要事与将军协商。”何进这几天时常心惊肉跳,坐立不安,正在屋中踱步,亲信突然来报。

    “备马,我要入宫一趟。”

    何进还没走到鸿德门,上军校尉司马潘隐已经迎了出来。潘隐与何进早就认识而且私交非常好,他不断的给何进使眼色。何进看到后,再结合这几天的征兆,顿时明白了自己恐有杀身之祸,将军府暂时是不能回了,他直接骑着马从小道跑到了军营中。何进起兵进入洛阳,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兵营设在京中,于是将兵力分散入驻各郡的驻京办事处—邸馆。蹇硕没能杀掉何进,何进军队集结在了宫外,他不得不妥协,灵帝死后的第三天,朝臣们拥立嫡长子刘辩。刘辩即位,改元光熹,封刘协为渤海王,让士人领袖袁隗和舅舅何进共掌国政。

    刘辩上位,蹇硕真的怕了,他想活命必须诛杀何进,而何进却不入皇宫半步。蹇硕知道自己虽掌禁军,可何进是大将军,相当于后世的三军总司令,况且何进在洛阳城内还驻扎着重兵,在宫外他毫无胜算,不得不求助十常侍。蹇硕给十常侍写信说道:何进兄弟执政专权,现在要与党人联合消灭我们宦官,因为我统领禁兵,他现在才没敢行动。我们应该将何进、何苗两兄弟杀了,以除后患。十常侍之一郭胜与何家关系非常亲密,尤其是与何苗好的可以穿一条裤子,他说动其他常侍,不仅没有帮助蹇硕,还将蹇硕的信交给了何进。何进派人将信件呈告给了何太后,何太后命令黄门令逮捕了蹇硕,何进迅速入宫,将蹇硕杀掉并夺了他的兵权。

    袁绍作为何进的第一谋主,劝说何进道:“之前窦武想诛杀宦官,因为消息泄露,反而被害了。大将军与车骑将军掌握着南北两宫军权,这是天赐良机啊。大将军应该为天下除害,名垂千古。”何进也想诛杀宦官,为自己的大权独揽扫清障碍,可是宦官势力极其庞大,何进心里非常忌惮他们。在他的认知里,要想动宦官必须要经过皇上的同意,其实是垂帘听政的何太后同意。何进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他们。何太后说道:“自古至今汉家的老规矩就是宦官统领宫内,先帝刚刚逝世,如果尽除宦官,皇上还怎么治理天下?”何苗也说道:“十常侍与我们家族交好,太后能够稳居后位他们可出力不小,蹇硕想害你,难道不是宦官给你通风报信,不是他们逮捕了蹇硕?”他们的母亲舞阳君也数落了何进一番。“或者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就行了。”何进心想,因为大部分宦官对他们何家确实有恩,尤其是郭胜与他私交非常好。何进回到郡邸,袁绍前来打探消息,得知何进的想法,忍不住再劝:“宦官和皇上亲近,如果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必将后患无穷。现在你与太后商量之事,肯定已经被宦官知道了。大将军如果不早下决断,晚了恐怕会遭殃的。”何进推说自己再想想,袁绍无奈只能退下。十天的时间过去了,何进还在犹豫,袁绍看见这种情况,再一次进谏:“我知道大将军在担心什么,不如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入京,对太后进行兵谏。”何进也不是不想除去宦官,谁人愿意自己的权利处处掣肘呢,非常高兴的同意了,让董卓、乔瑁带兵向洛阳进发,并派王匡、鲍信、张辽等人回到家乡募兵。主薄陈琳知道袁绍的谋划后说道:“国家大事,怎么能靠诈骗取得呢。大将军执掌政治军权,要想杀掉宦官,一些兵卒就解决了,何必寻找外援呢。这是干戈倒拿,授人以柄啊。”

    郑泰曾经是何进举荐的官员,他也劝谏说:“董卓这人狼子野心,先帝为解除他的兵权,封他为并州牧,让他将兵交给皇甫义真,他非但不交反而驻兵河东,观望局势。这样的人如果当做外援,必然会危害朝廷。希望明公早早决断,下令董卓停止进军。”

    何进平常耳根子软,办事犹豫,这次不知道被袁绍灌了什么迷魂汤,非要招兵进京。曹操听说后,调侃袁绍道:“阉竖宦官,一个狱卒就够了,何必招外援呢,这样岂不是泄露消息吗?”袁绍笑而不语。他的目的可不仅仅是铲除宦官这么简单,外戚也在他的谋划中,他要重现前汉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景。对此袁绍早在灵帝病重时就已经谋划,在外招兵期间便与董卓有所商议。之所以选择董卓,因为董卓曾经是袁隗的属官,是袁家的人,而且拥有一支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