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三国未满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九章暗流涌动

    光和五年大汉北方阴雨连连,有些地方甚至连续不停的下了两个月的雨,粮食大量的减产。趁此机会黄巾余党、河东人郭泰再次组织起义,号称白波军。白波军起义之时,董卓正好在河东驻军,鉴于董卓的威名,白波军选择向北发展,避开董卓。洛阳城内风起云涌,吸引了董卓的全部目光,他对白波军视而不见,白波军得以快速发展。光和六年老天并没有怜悯民众,司隶再次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天气,让原本就生活困苦的人民几乎活不下去了,他们要么依附大族,要么加入叛军,白波军更加壮大起来。白波军北上进入西河郡的时候,遇到了南匈奴单于继承人于扶罗。于扶罗当时来到洛阳告御状,汉庭没有精力管他,他只能留在汉地。正在他绝望之际,新单于须卜骨都侯死了,他率兵迅速回到南匈奴王庭,想要继承单于位。休屠等部落怎么可能同意,集结兵力大败于扶罗,将他赶出了南匈奴地。接连的打击让于扶罗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恰在这时他遇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郭泰,两人一拍即合结成联盟,匈奴骑兵的加入让白波军实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增长。

    实力增长带来的好处便是越来越多的人投靠过来,烦恼便是如果不能占据足够的地盘没法养活这些人。太原是并州的大郡,又与白波军的大本营相邻,成为白波军攻打的首要目标。白波与于扶罗的联盟刚刚成立,士气正盛,太原各县很快便沦陷。不过太原大族林立,他们聚民自保,白波军真实的收获并不多,一直无法在太原站住脚跟。

    这时董卓接何进命令,率兵东进,河东空了出来,白波军中大部分是河东人,他们既然在太原站不住脚跟,立即转战河东。董卓的大本营在凉州、扶风,入洛阳‘勤王’时,董卓害怕后路被断,河东留下了一些军队。军队人数本就不多,再加上精锐被抽走,他们被白波军击败。白波军突破汾水,河东守军向董卓求救,董卓派自己的女婿牛辅前来平叛。牛辅新到与白波军战于闻喜,也被击败,白波军劫掠河东各县,队伍人口持续增加。牛辅退回安邑重整军队,数次激战,白波军不利,退回汾水以北,两军进入相持阶段。

    中山国临近张角大本营,太平道信徒众多,受黄巾之乱的影响很大,七十万的人口剩下了不到三十万,。臧旻担任中山国国相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卢奴以南中山国人口恢复了一些,卢奴以北中山国大片土地荒芜,村庄稀少。尤其是在皇甫崇被调离冀州之后,中山国内叛乱不断,臧旻兵力不足,不得不求助刘诚。马建此时已经控制了几个山谷,赵增以讨伐山贼的名义带兵进入山中,臧旻也起中山郡兵进入,在三方的努力下,逃入山中的近十万平民被迁出,一千家幽州屯客率领他们进入北部中山国屯田。

    幽州成熟的管理经验,部分屯客的进入,逃入山谷中平民的回归,中山国恢复了不少。

    太原郡被攻破,朝廷迁臧旻为太原郡太守。臧旻已过知天命的年龄,这些年他对腐朽的大汉朝廷已经彻底绝望了。他上任之时第一件事便是向幽州要支援,幽州送来五千异族兵和大量粮草,让他迅速稳定住了太原的形势。

    董卓行废立之事,杀死何太后,引起了天下士人的不满。董卓听从了周毖、伍琼的建议,率领司徒黄琬、司空杨彪及九卿等大臣上书,为党锢之士平反,大量启用名士、党人。为表示大度,不计前嫌,撤销了对袁绍的悬赏,并任命他为渤海太守,加封邟乡侯,如袁绍般的还有不少人被封为太守之类的官职。虽然很多士林领袖、各方名士都是被董卓威胁着出仕的,但是董卓对他们非常好,也经常采纳他们的意见,得到了一部分士族的支持。不少士大夫甚至有了灵帝那时候的错觉,觉得能影响纠正董卓,可惜董卓的残暴是天生的,他不仅盗取灵帝墓葬,还放纵士兵劫掠财物,奸淫妇女。随着董卓自拜相国,在朝中已经只手遮天,他也越发跋扈。

    “听闻关东群雄密谋造反,各位有何看法。”董卓作为关西人,他的势力基本都在关西,关东毫无根基。

    “明公一心为国,宽容大度,不仅不追责袁本初等人还给他们加官进爵,没想到这些人妄读圣贤书,如此狼心狗肺。”董越满脸怒容,深深为董卓不值。

    “义父,孩儿愿意提五千骑兵,杀尽关东群丑。”吕布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视天下英雄为土鸡瓦狗。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本初又长袖善舞,未发迹之时便解救党人,蓄养义士,后来诛灭宦官与外戚,顶撞明公,声望正隆。韩文节虽是袁氏门人,但是他胆小怯懦,明公派人威胁其一番,他必定会帮助明公辖制袁本初。刘伯安身居大司马又为兖州牧,他才是明公最大的威胁,咱们应该让刘伯安回到洛阳,封个闲职。”张济有条不紊的说道。

    “天下凶凶,关东欲对明公不利者不知繁几,我们需要时间,剔除异己。刘伯安如果来洛阳,以他的性格很可能会与明公发生冲突。刘公信与明公有旧,明言任何情况都不会对付我们,我认为刘伯安不宜来洛阳,当然也不能继续待在兖州。”李儒说道。他身居博士之位,却毫无文人风骨,善于逢迎,董卓入京后,他立即投向董卓。不仅为董卓出谋划策,还充当董卓的眼线,监视朝臣,残害了不少同僚。

    “我认为还是让刘伯安来洛阳为好。”董越觉得刘诚威胁更大,想把刘虞当做人质。李儒没有再说话,他不是董卓的嫡系,在亲信满堂的情况下,说出这些话,对董卓已经够忠心的了。

    “昔日我讨黄巾不利,公信为我上书求情,情谊深厚,洛阳已经有刘公谐了,让刘伯安去交州任州牧吧。”刘和字公谐,刚刚被董卓任命为侍中。他行伍出身,在巨鹿郡见过刘诚那支亲兵,印象深刻,内心中他不愿与刘诚发生冲突。

    他的效率很高,第二天便迁刘虞为交州牧,刘岱出任兖州刺史。得到董卓的传话,韩馥果然派人看住袁绍,让他没有机会跟别人串联。

    兖州牧刘虞的治所在东郡濮阳,与东郡太守桥瑁的治所离得不远。董卓入京行废立之事后,桥瑁经常怂恿刘虞挑头反董。刘虞是正儿八经的皇亲,他不愿看到大汉陷入更大的混乱中,一直没有答应,可是董卓越来越过分,他有些动摇了。桥瑁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董卓将刘虞调离了兖州,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伪造三公的书信,发了一篇檄文传给关东各郡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