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成长日记
繁体版

有了孩子后,这件事影响很多

    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家里的布置依然看不出有孩子的样子。比如,诺大的客厅就是一排豪华的沙发加大电视。

    然后,孩子的玩具就像闯入这个家庭的小客人一样,有时候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电视柜上,或者沙发靠背上,有时候零星的散落在地上,床上等等,然后更多的玩具就用一个大框子之类的装起来,放在一个角落。

    然后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是:1.孩子玩完玩具,不会想着收拾

    2.放在大框子里的玩具,哪怕满满一大桶了,可是孩子想不着玩,唯一的玩法,就是把大桶的玩具倒出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3.哪怕家里的玩具很多了,可孩子出去还是想买玩具,甚至买的都是一种风格的?

    4.大人总是觉得孩子调皮捣蛋,有那么多玩具不玩。只想着在沙发上蹦来蹦去。

    其实这都是因为家里的布置不合理。

    家里虽然有孩子,可是却没有给孩子预备适合孩子的环境。

    孩子的成长需要合适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不适合他们,或者说环境中没有他们可以探索的因素,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寻找,而寻找的结果可能就就是大人眼中的调皮捣乱?

    所以,如果我们把环境布置的恰好适合他们呢?

    因此,一个合理的玩具区和学习区就很重要了。

    一,玩具区

    二,学习区

    记得花开一岁多的时候,我买东西的时候送了一张贴纸,里面有很多小动物和字母,我就把它们都贴到床头上了。花开会指着这些动物问我,后来动物玩够了,他就开始指着那些字母问我,然后我就会告诉他,时间久了,突然发现,他都认识了。就像认识那些老虎狮子一样。

    这件事让我觉得,原来对于孩子来说,在生命之初,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甚至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就像认识狮子老虎一样,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本能。

    因此,为了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我们不需要耳提面命,只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环境。他自己就会去好奇,去探索。

    花开两岁的时候,我想给他启蒙地理天文学知识,可是又无从下手,于是就先买了一堆地图和书。然后把墙上贴上了太阳系的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书就放在书架上。

    然后过了一阵子,花开熟悉了,突然有一天就开始指着太阳系上的东西问我,从此开启了天文学的启蒙,开启的自然而然。就像当初他学字母一样。

    有时候拿快递的时候,就从地图上跟他讲,这个东西现在在哪个城市,我们在哪个城市云云。

    所以你看,环境中有什么,孩子就会去探索。如果环境中没有,孩子哪怕有一颗好奇求知的心,他也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个东西。

    就像如果你带孩子从小去科技馆看火箭发射,他就知道火箭发射。你带他去游乐场,他就知道游乐场。

    在家里也一样,家里触手可及都是书,他无聊的时候自然会拿出来看,如果父母每天空闲的时候都在看书学习,他就以为看书学习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吃饭一样。

    父母每天刷抖音,孩子就会知道世界上有抖音这个东西

    父母手机上都是学习app,孩子就觉得手机是用来学习的。

    花开上幼儿园之前都不知道奥特曼,因为他没看过,后来为了让他跟同学有共同语言,就给他看了几次,但是他完全没有兴趣。

    我不是说刷抖音不好,也不是说看电视不好,不管抖音还是电视都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我只是想说,如果你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就先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应的环境。

    比如,你想让孩子学数字,就可以买一些数字贴纸给孩子撕着玩,边撕边讲。如果你想让孩子学画画,就先给他买一堆各种颜料和画笔。

    不管你想让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哪怕是看电视,刷抖音,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最怕的是,你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到处都是字母的环境,却嫌弃孩子为什么不会数字。

    你的家里只是一个沙发一个电视,却嫌弃孩子为什么不爱看书不去学习

    这个学习区,其实不一定是一块区域,最好整个家里都是学习区,让孩子所到之处都可以有东西可以学习,有元素可以探索。

    比如墙上的地图,可以随时画画的黑板墙。触手可及的书架等等。

    记得花开一岁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