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屋檐
繁体版

第三百五十七章 文强的打算

    想来也是,蒋征的班级上还有几个自己村子里边的人在,老师们也是长期驻扎在鲁镇这个小地方的人,正如是:不是一方人胜似一方人。

    蒋征仅仅是单纯的想要上课,也不想自己班级里边没有老师管语文课而已,那知道班级上的同村孩子把这消息传回了村子里边,蒋征后续回家的时候,那些大人们也就开始了议论:

    “喂哟,你看哈子人家,都在自己班上课了。”

    “在自己班上课有廊子的嘛。”

    “人家是当老师,给人家上课。”

    “不是哦,那点有啷个夸张。”

    “哼,夸张。你没问你家那个咯,听到讲说是和他一个班的,他们语文老师一直不上课。”

    “不是们,要不是我问他语文成绩那点会啷个差,他整个他们老师不上课,我就说是,那点会有老师不上课的。整半天还是真的安!!”

    “晓得这个娃娃那点会啷个乖,寨子里面那家有事情都会去帮忙,这子还去上课啊这些。”

    “这些老师是廊子老师,一个月们工资拿啷个高,样都晓不得管。”

    村子里面都是这样的议论,蒋征自然也发现了这个事情。

    另一边,学校那边以为这也就是蒋征自己没事去折腾一下而已,那知道这一开始就是一两个周过去,基本上学校和周围的村子里边都开始流传一个学生在学校代课的事情,这样说道了几天。

    时间稍微倒退到刚报名的时候,春分还有些时间,阳历三月初虽然没有到春分可是春雨绵绵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文强也要忙活起来,到处帮人拉肥料之类的。眼看现在的农耕都有了机械化的意思,常见的小型农耕机械也只要2000多些就足够了。

    以前的农耕都是请有牛的人家来耕地,不仅仅要给工钱还要提供饲料之类的,算起来其实并不划算,何况牛这种生物在贵州这个小地方也不是什么普及性的动物,耕地还需要排队,人家有了空闲才行。

    加上每年年初这当地的农村信用社都是还款和贷款的高峰阶段,文强就找蒋奶奶商议贷款的事情,想着去自己制办一套农耕机回家来,家里面也能在多些收入。

    文强虽然是结婚了,但其实这文强一家的户口都还在蒋奶奶保管的那一个户口本上,因此这文强在地方上的农村信用社里边其实是不具备贷款资质的,只有户主才有资格去贷款。

    也就只有找蒋奶奶商量才能够去贷款了。

    “娘,我看他们整那个犁地的那个机子来,好像好可以,去年子他们就整起的,我说是去整了今年子要不是再贷点出来们,去整一个回家来咯。”

    蒋奶奶在家忙活午饭的事情,这几天两个孩子报名,才花出去了大几百块钱,比起城里报名花钱已经是算少的了,按照城里的标准,一个半年,就一个孩子不花出去个500多块都不算正常。蒋征的报名费就200多些,便宜了不少,也没有所谓的资料费之类的杂七杂八的费用,听见儿子的提议蒋奶奶就说道:

    “贷款是贷款哈,你买车的2000多贷款出来了,都还没还哈,又想到起贷款了,我是不帮那个还的哈,名们是在我的户头下面贷款,钱们你拿去买车用了,你要是想到起整老子还钱安,老子就不是这个话说哈,我是先讲在前面哦!”

    蒋奶奶的态度很明确,钱可以贷出来,还款的事情还是得文强自己来,至于其他的话就当是敲打文强了。没出几天,文强想办法去找人东拼西凑的弄来了2200多块钱,多的还得付利息钱。现在又要买农耕机,贷款这事,怎么也得贷款6000出来才够。

    基本是头天贷款还进去,第二天就去贷款出来了。

    而这信用社,这几天是最繁忙的时候,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忙着还钱再贷款出来,那些个钱都是借来还贷款,然后再贷款出来还,有些底子的人家自然就贷款少些,至于没有存款的人家必然是要多贷款出来一些才行,毕竟这每年的利息钱也要算进去才行,一进一出,负债又增加了。想起10年之后的小额贷,那个贷款和还款的速度,就像是下坡的雪球,何时到底,得看人自己的控制欲够不够坚定了。

    至于现在的贷款还款模式,算是贷款的潜在发展模式,也是明面上的一种生存方式了。一年一贷一还的模式下,这雪球滚起来也没有那么明显,还款的压力也不会那么大,只是知识形成的沟壑已经逐渐展示开来,农家人想要一年存几千块钱越发的困难了起来。

    文强贷款第二天就去贷出来了,蒋家的大门上还贴着信用社给的信用户的绿色牌子,以及一个特困户的牌子。一个户口本上十几口子人,房子就仅仅是这么一个一层的瓦房,评上特困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也基于蒋奶奶的信誉,或者是蒋家这几年的信誉,别人家新去贷款的都还拿不到这么高的额度,最多也就是2000,有的人家还拿不到这么多,看起来有些可怜了。好在这个年头的物价不算贵,虽然几毛钱一斤的大米已经消失,1块钱一斤的米价钱也不算多贵,得益于袁老爷子辛劳,米价钱才这般平衡。

    钱到手没几天蒋文强就带着蒋奶奶一起去买农耕机,钱在奶奶那拿着,也担心自己儿子做事不牢靠,乱花了也地方哭去。为了买这农耕机,还提前给蒋文打了电话,让蒋文先去市场看看行情,再上去。

    文强和蒋奶奶上去城里,自然要去蒋文那看一翻,对于张珍桦这小媳妇,蒋奶奶是不满意的,说话挺满,做事还不利索。来之前就没有通知蒋文就言说这几天看情况上来,问好了地址,第二天一早就上去了。

    突然袭击这种事情老人家们都比较拿手,早上到了地方,蒋文两口子甚至还没起床,打电话把蒋文叫了起来,在那个骨科医院门口才把文强母子接进去。蒋文还有些尴尬,都已经9点多了,张珍桦还在床上,蒋文出门接人的时候还不想起来,蒋文都打招呼说是娘上来了,让她赶紧起来。

    蒋奶奶一进门,这下可好张珍桦还在床上躺着,开门的时候阳光照进去还下意识的用被遮住脑袋。

    蒋奶奶一脸的不高兴,用蒋奶奶的话来形容,那就是脸都能扭出水来了。小姑娘脸能扭出水那是形容人家水灵,这几十岁的老太太脸能扭出水来,可不是什么吉利话。

    张珍桦被太阳晒着不舒坦,嘟囔着道:

    “小文,你把门关起嘛,太阳啷个大都睡........”

    话说一半,屋子里面的人被她看了清楚,自己兄弟和娘在屋子站着,两个人都没坐,站在床边上。

    “娘来了,你咋个不喊我!!”

    “我早就喊你起来,讲娘来了,你不听。”

    文强看这势头不对,蒋奶奶也有要爆发的趋势,忙的说道:

    “大哥,这子去整了看安,你讲在那点们,我们这子去看嘛。”

    蒋文还有些客气说是:

    “整了吃了中午饭去看嘛,从这边去又没得好远的,慢点打个车就去了。”

    看这蒋文还没明白这事,也不好直说,只好说:

    “下午去时间不够哦,去看了还要找人拉回家来,咋个都要耽误点时间的。这子去看了们,合适们就买起了嘛,等到下午点在找人拉回家去就差不多了嘛。”

    蒋文这烟是断不了的,递了烟给自己兄弟,点了烟考虑一翻就同意了,带着文强和娘一起出了门临走还让张珍桦赶紧起来,准备煮饭,中午回来吃饭云云。

    等人都出去了,张珍桦才墨迹着起床。

    从巷子一出去了骨科医院过去一些,蒋奶奶就憋不住了,说道:

    “那点会啷个懒,太阳都晒屁股了,还在那个床上躺起,老子是个奶们还没得她享福,你就是死活都要这起。”

    文强叼着烟不说话,早就看出来自己娘不高兴了,自己大哥这反应能力确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