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唐演义
繁体版

15、郭子仪升任朔方使

    胡长生驾着薄云,在这洛阳夜空来来去去地飞着,下边繁华街巷,灯火通明,且游人众多,胡长生怎么也看不见那小野有幸,就只得坐在云头暂歇。此时,忽然有一只蝴蝶飞到胡长生面前,仔细看,竟不是真的蝴蝶,而是只彩纸折成的假蝶,却也能飞到夜空中来,翩翩起舞,胡长生便一伸手,去捉这纸蝶,可是纸蝶身子一旋,就躲开了,紧接着这纸蝶就绕着胡长生飞了起来,胡长生手忙脚乱地转圈,想把这纸蝶捉住,可这纸蝶实在太过灵巧,他忙活了半天也没得手,倒是把自己弄的满头大汗。而就在他暂作歇息,呼呼喘气之时,这纸蝶身子一倾,就贴着他衣衫,钻进他怀里去了,胡长生怕是什么妖怪,赶紧要解衣,便听一人笑道:“那是我送你的。”胡长生回头,就看到了笑呵呵的小野有幸,正坐一朵闲云之上。

    胡长生道:“你可算出来了,我可找你小半日了。”小野有幸笑道:“有劳道友挂念了,只是那些与你一同被困之人,我要一个个都送回去,所以耽误到此时。”胡长生问:“今日那是什么地方,一座悬空殿宇,上下无依,真是奇怪。”小野有幸道:“那是一个妖怪以妖法开辟出的一个崭新世界,别有天地,不在六界当中。他将人困在那世界中,那世界中人寿元消减,他这里便寿元相加,是一个了死续生的法子罢了。我想降灭这妖,救出被困之人久矣,可惜多月无措,直到今日见了道友,才算是找到这机会。”胡长生道:“与我有何关系?”小野有幸道:“我见你神貌清奇,猜你会被这妖怪盯上,于是在你左肩留下印记,待你被困,我就可借这印记去到那世界中。”胡长生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是拿我做饵,只是我看到的洛阳城中,有空街闲巷,荒无人烟,又是怎么回事。”小野有幸道:“这就是那妖怪聪明之处,他从不现身害人,只是布下幻象,让人自走到他的陷进中去。”胡长生道:“这么说,我之所见,都是假的了,那妖怪你捉住了么?”小野有幸叹息道:“可惜,我连他的踪迹也未掌握。”

    见小野有幸面有悔懊,胡长生也不再追问,另言道:“那这纸蝶,是怎么回事?”小野有幸笑道:“看来道友你初至人间不久罢。”胡长生问:“你何出此言?”小野有幸笑道:“人间玄门中人,少有不知我小野有幸名姓者,那纸蝶是我信物,你若遇见危险,放出此蝶,我若身在附近便可知晓,立刻赶来相救。”胡长生问:“你若不在附近如何?”小野有幸笑道:“那道友就只能自救了。胡道友,我要再去寻那妖怪踪迹,不在此地久留了。”说完,拍云要走,胡长生赶紧道:“我近日无事,闲散的很,不如随你一齐去捉个妖耍耍。”小野有幸道:“道友既然有心,就与我同往吧。”二人便驾云去矣。

    安思顺者,时年六十,乃粟特人,其父安波注官至右羽林大将军。安思顺青年从军,追随节度使王忠嗣,战功卓著,军威显赫,官爵累进,先任河西节度使,后迁朔方节度使,领兵七万余人,独镇漠北一方。

    安思顺少时家败,随伯父安延偃投奔亲族安贞节,安延偃因娶巫女,而有一继子,即安禄山也。安思顺与安禄山相会于安贞节府中,时安思顺年十八,安禄山年十一,二人皆尚蛮武,义气相投,安思顺以亲弟相待,安禄山以嫡兄相侍。后兄弟二人各自发迹,皆握重兵,镇守边疆。安思顺素与节度使哥舒翰不合,安禄山乃助堂兄,数在李隆基前奏言,称哥舒翰之过,哥舒翰深恨兄弟二人。然安思顺见安禄山募兵聚粮,似有谋反之意,便上书李隆基,使之忧心,李隆基弗信,并将奏书示与安禄山,自此兄弟二人失和,往来断绝。

    如今,安思顺因安禄山起兵反唐而受牵连,李隆基敕令遥降,迁户部尚书,着即刻登程,入京履职,安思顺遂泪别三军,携带家眷,往长安进发。安思顺麾下有朔方右兵马使郭子仪,乃太原郭氏之后,武举出身,时年五十七,久历行伍,素有军望。郭子仪在家守母丧一年有余,因天使携敕令登门,令充朔方节度使,领朔方军东入河北以破贼兵,郭子仪当日即退去丧服,携子郭曜、郭旰、郭晞及众随护,星火兼程,归往灵武郡军中。

    及至军中,郭子仪未待稍歇,便命军士备马,将有所往,他自则穿戴一身崭新金甲,腰挎宝剑,抖擞威风,大步踏出府来,众军伍见他官封大吏,气象昌隆,无不俯首称卑,其中便有一人,五十五年纪,身披铁铠,虎背熊腰,一双豹眼炯炯生光,是乃铁勒族人,朔方军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仆固怀恩问道:“元帅,你准备往哪里去?”郭子仪道:“我要去见一人,怀恩,你随我同往之。”便与仆固怀恩齐出,登马扬鞭,携一众军士去了。

    未几时,众人便至一处府第,仆固怀恩认得此屋,乃李光弼之宅。李光弼者,年四十七,契丹人也,其父李楷洛累任左羽林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战功显赫。李光弼少年从军,深受前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器重,曰:“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李光弼因治军严谨,多有战功,名扬于边镇,人皆称曰名将,官累至朔方节度副使。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爱才,欲以女妾之,李光弼闻之不欲,乃托病辞官。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惜李光弼之能,遂奏请李隆基,将李光弼调入长安,另委重任。然而哥舒翰入京述职途中,因患风疾跌马,深居内宅养病,于是调任之事无果,李光弼久隐庭内至今,虽河北烽烟弥漫,尤未再受军命复甲。

    李光弼与郭子仪素来不合,势若死敌,相立则仇目,对坐则切齿,未有一日释怀。仆固怀恩见郭子仪初日登任即来访李光弼,心有不安,问道:“元帅来此是有何事?”郭子仪笑道:“早年我曾在李光弼麾下任职,而今临受皇恩,得担重任,焉能不来谢我这老上司的提拔。”便唤一军士道:“你去入府通报,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元帅至,令李光弼整衣出来迎我。”军士领命入府,未多时匆匆跑出,面色迟疑,不敢回报,郭子仪道:“李光弼说了什么,从实相诉。”军士道:“李将军说,元帅想要见他,自走进去相见,想等他出来迎接,除非是日月相击,泰山倒悬。”待说完,军士已是吓出了一头冷汗。仆固怀恩赶紧道:“这老李一向脾气粗硬,顽固不化,元帅不必见怪。”郭子仪冷哼一声,道:“他想我去见他,善哉,我去见就是了。”于是翻身下马,挎刀朝李光弼府第走去,仆固怀恩与一众军士赶紧下马相随,生怕多出什么祸事来。

    郭子仪跨入府中,气宇轩昂,不怒自威,李府上下仆从无不跪身参拜,口呼元帅,唯那李光弼,身披甲胄,手拄长刀,坐定中堂,巍然不动,似一座石像般。李光弼身形精干,仪姿挺立,两颊瘦削,颧骨高隆,一双狼眼死盯着郭子仪,眼见郭子仪从门外穿庭过院,上来堂中,李光弼从头至尾,面色黎黑,纹丝不变。郭子仪见他倨傲如此,笑道:“李将军辞官退隐已久,为何犹披坚执锐,莫非要在内室号令三军不成?可惜我看你府上并无精卒,难道所操练者,乃是侍女仆婢所成妇人之伍耶?”李光弼闻之,拍案大骂:“我李氏一族,世代从军,你郭子仪一儒生子弟,祖辈无半分战功,竟也敢来笑我。”二人怒目而视,若雷火相激,各不相让,堂中军士仆役皆心惊胆颤,垂首视地,不敢挪动分毫。

    此时,李光弼之妻王云芝手捧茶盘来与郭子仪,道:“元帅鞍马劳顿,请饮薄茶解乏。”郭子仪弗应,仆固怀恩接过茶盘,与王云芝道:“这里我来管照,夫人不必操心,回内室歇息去吧。”王云芝瞧了李光弼与郭子仪一眼,便向仆固怀恩行礼,道:“有劳兄长费心。”就先退下了。仆固怀恩自从茶盘中取出一杯来,略饮一口,道:“果然是好茶,正是该饮时候,你二人也来尝尝罢。”

    郭子仪与李光弼皆无所动,郭子仪道:“李光弼,吾今为朔方节度使,掌朔方兵马,尔乃我麾下一部将尔,见我敢不参拜?”李光弼冷声道:“要我拜你?痴人做梦,小人得志于一时,休要猖狂。”郭子仪道:“你若忤逆于我,我可依军法斩汝首级。”李光弼道:“要杀便杀,我李光弼何惧一死,只是休要连累我府上亲眷。”郭子仪冷笑道:“你若奉茶与我,我可免你死罪。”李光弼道:“要我奉茶与你,不如将我杀了。”言讫,就将手中长刀递与郭子仪。

    仆固怀恩见李光弼递刀,忙道:“光弼,你这是做什么呢,自家弟兄,哪有兵戈相见之理,赶紧收了。”李光弼弗肯,郭子仪看这长刀,笑道:“看来我升任朔方节度使,你心中甚是不服。”李光弼道:“论及军功,我远胜于尔,你有何能,竟来居我上?”郭子仪道:“听你之言,是想与我争这朔方节度使之位?”李光弼冷笑道:“我视官职权柄如草芥尔,只是若朔方节度使由你居任,我便定要相争。”郭子仪闻之,稍敛气焰而视李光弼,默然良久,方道:“今安禄山起兵反唐,河北动荡,波及关内。贼势凶猛,浩不可挡,若洛阳失陷,潼关弃守,长安沦没,大唐倾颓,这朔方节度使一职,你我二人,又到何处去争?”李光弼闻之,愕然无言,郭子仪便取一盏茶来,俯腰奉至李光弼眼前,道:“此平乱之役,无君大任难成,光弼兄,待安禄山伏诛受法,你我二人再相争不迟。”

    李光弼闻郭子仪之语,面色陡变,眉梢一动,便仆地跪身,顿声道:“卑将李光弼,愿听元帅调遣。”郭子仪赶紧扶起李光弼,笑道:“光弼休要多礼,是子仪有赖于君也。”见二人相和,仆固怀恩便在一旁放声大笑,声动梁瓦,郭子仪问:“怀恩你笑什么?”仆固怀恩喜道:“我笑二位既愿合力,大唐江山该无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