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之牢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文艺你我他

    说到做到,韦伯延和章菡离开了联维大厦,跨过了海月街的大马路,向西穿过了海胆路后继续西行一小段路,来到了海星路路口。然后他们向北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一幢贝壳形状的三层建筑。

    这时,时间刚好是两点四十三。韦伯延和章菡几乎同时看到了那幢建筑正门口的标牌,“海都文艺报社”。

    海都文艺报社是海都市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报社,不出版机关报刊,其主打产品是报纸《海都文艺报》和杂志《海都文学艺术》,《海星荟萃》是他们专门刊登前两者的淘汰投稿而获取额外利润的街头小报。

    韦伯延深吸一口气,想着这是根据“我去也”提供的线索自己主动要查的,不能退缩,就大踏步走了进去。章菡紧随其后。

    一楼大厅里没有保安,只看到了一个接待台和两排座椅。一个年轻的女子站在接待台后面,此外大厅里没有其他人了。

    “请问两位读者,是要来投稿的还是想见哪位老师的?”女子礼貌地问道。

    接待台旁边的两块带图片宣传板上清晰地介绍了海都文艺报社的、主要刊物和主要编辑。再旁边是一台悬挂式高清电视,显示屏上正在重播一个访谈节目。

    “我们是好奇路过来看看的。”见韦伯延没有应答,章菡笑着回答道。

    女接待狐疑地看了看章菡,又看了看韦伯延。

    看到宣传板上没有什么熟悉的名字,韦伯延只得选择单刀直入地奔向主题:“其实我们也是想找人的。请问这里有没有一位叫朱文辉的老师?”

    “哦?你说朱文辉?”女接待扬了扬眉毛,“倒是有这个人。朱老师是《海星荟萃》的记者,今年刚调来。可惜,今天他一天不在,应该是出去采访去了。”

    “咦?《海星荟萃》?那他是几月份来的?”韦伯延追问了一句,但又怕对方怀疑,立刻补充道,“我们以前就看过朱老师的相关报道,觉得他是个挺有意思的记者。”

    女接待似乎还是有点怀疑,道:“是,他应该是五月份来的。你们真是他的忠实读者?还是仅仅想问他什么奇怪问题?”

    “我们只是他读者。”韦伯延连忙说道,“什么叫奇怪问题?”这时,他才注意到女接待衣服上的胸牌表明她名字叫做丁莲花。

    “怎么说呢!朱老师不太合群,行为比较古怪。从来没有来找他的读者。哦,也不是,昨天倒是有个男的打电话来找他,但后来也没消息了。”丁莲花说了这些,又感觉自己说多了,便皱眉道:“总之,跟他有关的事都很奇怪。”

    韦伯延觉得不好再追问下去,怕问多了引起对方不必要的怀疑,扭头看了看章菡,使了个眼色。

    章菡似乎明白了韦伯延的意思,忽然指着宣传板说:“哦,你真是的,净问些没用的事情,你看,姜老师的大名还在那写着呢?”她停了停,又问女接待:“请问姜永原老师今天在吗?”

    丁莲花的眉头立刻舒展了,说:“你们认识姜老师啊!找他签名和投稿的读者不在少数。不过不巧,姜老师最近上外地学习了,得下周才能回来。”

    “那挺可惜的。”章菡倒是颇有当演员的天赋,无比遗憾地对韦伯延说:“刚才还在想能有机会找他签名呢!”

    韦伯延点了点头,假装很认同,但眼睛却不经意间瞟向了那台电视。“哦?那个,姜老师正在一个法制节目上进行采访?”

    “你忘了吗?姜老师学过法律,所以专门负责审查这家报社里所有跟法律有关的报道。他在市电视台也经常参加一些法制节目。”章菡抢先说道,好像真对姜永原比较了解。

    “对对对!”丁莲花笑容满面地说,“我也是姜老师的忠实粉丝。这个访谈节目《法律贴近你我他》原来的主持人病休,上周姜老师就临时参与了录制,今天这是重播。”

    韦伯延一边点头一边看着显示屏。屏幕里的姜永原西装革履,戴着黑框眼镜,显得很有格调,但仔细看时却显得骨子里有一丝油腻和奸猾。

    姜永原对面坐着的是两位受访谈者,他们的名字和身份也在屏幕上清楚显示。一位有少许白发的汉子身着便服,但双目炯炯,身材保持不错,仍然有一股子正气,这是退休警官张冗水。另一位年纪正轻,戴着扁平眼镜,斯斯文文,穿着浅色西服,这是刑事律师找墨羽。

    此次访谈是围绕一个月前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上周刚刚被结案,凶嫌即将入狱服刑。

    “嗯?丁平水?”章菡看到了节目中提到的名字,有些意外。

    “对,你不知道这个案件吗?丁平水就是那个人。”韦伯延神色严肃地说道,同时他发现盯着电视的丁莲花眼神有些不对,神情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