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四之步步稳赢
繁体版

第十六章 钱到手!

    第二天,郑经收罗了一些里里外外的旧衣服,又去镇上买了贴身衣物和鞋子,桶盆衣架等物,甚至还买了箱方便面给赵小强以防万一,这才大包小包的拎着去村里。

    没办法,他自己现在也很窘迫,只够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

    王芳的老乡已经去上班了,只他一个人在这里养伤,把东西留给他,叮嘱他好好跟着学烫衣服,也别忘了吃药,不管有效没效,吃了图个心安,临走又给了他留了100块钱,说自己要回老家一趟,叫他该吃要吃,但也别乱花,有急事找芳姐和陈哥都行。

    赵小强眼泪巴巴的把他送出了老远,才乖乖回了出租房。

    安排好他,郑经回到厂,吃完午餐,又和黄娇一起去干部宿舍,找到自己的班长吴诚,让他帮忙开张长达一个月的请假条,说要回家。

    吴诚可能听到什么风声,或者是嫌他这个跳楼的员工是个不安定分子,一点都没迟疑,立刻答应了。

    郑经脸上的抓印快消失的时候,日子也滑到了15号。

    苦苦企盼的发薪日终于来了!

    全厂的人都很兴奋,眼里光闪闪的,郑经也是满心欢喜。

    发工资当晚休息,邮局果然派人来工厂就地办理汇款,郑经跟随黄娇第一次来到车间时,发现每个车间前后两道门都各有一名保安把守,黄娇说这是防止有人卷款私逃。

    郑经也是吃惊,问,“工资不发完,大门不会开,他们怎么做案?”

    “翻墙逃跑呗,你又忘了?就去年我们刚来时发生的事。”

    “……我一时没想到,你也知道的,记忆还没完全恢复。”

    郑经跟原身同学们相处时,稍微一漏馅,就往脑震荡后遗症的逆行性遗忘上扯,百试百灵,一忌出这个法宝,那些单纯的小年青就不忍心追问了。

    这个车间一共四个大组,每个组基本四五十人左右,跟着黄娇到了二组,她径直去了自己的车位,而郑经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哪。

    稍一打量,郑经见组别旁边有放茶杯的架子,都标着相应的名字,他连忙走过去,找到自己的名字,拿了对着的茶杯去外面热水器那里接水,磨蹭到门卫吹口哨后,楼梯口再也没人上来了,才回了二组,然后在唯一空着的车位上坐了下去。

    果然在平车的车身发现了郑经两个字的刻痕,暗夸自己果然机智得一逼!

    还好他续了五天假,因为他根本不会用这些机器。

    发工资前,他们的台湾课长把钱从写字楼领回去,先集合车间两百多人开会,着重强调如果出去遇到抢劫,直接双手把钱送给他们,不要反抗,免得人出事。

    钱重要,但命更重要。

    因为周围这些厂每到发工资这些天,外面总有人抢劫,甚至飞车党抢包也时有发生。

    郑经觉得这课长说得蛮有道理。

    课长讲完话,才解散员工回工位,集合各组组长分钱,组长带领班长,再一个个唱名分发给员工,工资是用薪资袋装的,写着应发多少,实发多少,叫到郑经的名字时,他照着前面工友的样子,把钱拿出来点了数,一共四百二十多,刚好跟封皮上的数字对得上,才签了字。

    吴诚又告诉他,他的返乡长假课长已经批了。

    如果到时候还回厂上班,直接在叫门卫给他打个电话,他就会下来接人。

    领了工资的马上出车间,要汇款的自己去广场上排队,不汇款的直接回生活区,很多人都在大门口等着,因为八点钟才会开门放他们出去花钱潇洒。

    他等着黄娇一起回了宿舍,后者把还没捂热乎的工资递给了他。

    拿出原主的笔记本记好账,刚给员工发完工资的刘波也来了,递给他一千二,随后,郑经的同学兼老乡先后来了,都把承诺的钱拿过来。

    郑经记好账清点好钱,跟预估的一样,总共四千多,刚送走同学们,陈文才也来了,黄娇一看到他,立刻把脸扭在一边出了宿舍,招呼都不打一个,郑经怕他脸上不好看,连忙招呼他在床头坐了。

    这小伙子拿出一摞钱,递给他:“总共五千”,郑经点都没点直接收了。

    这么多钱在身边,郑经也不敢出去吃宵夜了,陈文才说给他带进来,就走了,黄娇这才从外面进来,面色凝重的问郑经:“你又向他借了五千这么多?”

    “他主动借给我的,没办法,你们又不告诉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怕钱不够用,所以就接过来了。”

    “好吧,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你不汇回去吗?”

    “不想汇,再说明天就回家了,直接带回去,也省点手续费。”

    “坐火车不安全。”

    “没事,我会小心的。”

    “不行,还是汇回去的好,我不放心。”黄娇可能是真急了,站起来要拉他。

    “不是……”郑经杵着不动,脑子却转得飞快,终于让他找出一个理由,“我怕我汇回去,家里人大手大脚乱用,毕竟这么多钱,都是我自己借来的,打工挣钱还都要还几年,能少用一点就早一点还完……你们也要用钱的,万一要急用,我又还不了怎么办?”

    黄娇给他说服了,最终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

    当天晚上,守着这近万巨款,郑经根本没敢怎么合眼。

    次日,等大家都上班后,他就简单背着个包出了大门,没想到,他在大门口碰到了一身便服的陈文才,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瓶八宝粥和饮料,原来这小子居然请了假,要送他去火车站。

    郑经一时无语凝噎。

    这小子是傻呢,还是傻呢,自己这寄居体好歹也是个年满十八岁的成年男人了吧,比他还高还壮吧,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小娘们吧?至于这么周全呵护吗?

    不过,心里还是挺暖的。

    但是,他还有事要办呢!

    没办法,他只得以还没买到火车票为借口,好说歹说把陈文才劝回了厂,自己拎上东西先去莞城的大巴,到营业部把钱存了,终于有资格开上股票账户了。

    结果当天不能买卖,因为担心清远钢厂所在的市太小,没证券交易所,又怕她家里的事太杂,而耽误这一轮行情,只好又在莞城耽误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候到交易所开门,买进四千股西南药业。

    事情办妥,带着剩下的两千多现金,分散藏了几个地方,调头去了火车站,花了一百多买了当天最近车次的坐票。

    卧铺票不要想了,当天是绝对买不到的,都给酒店啊宾馆啊黄牛啊抢完了,而且价格还死贵,他现在这处境根本也舍不得买,反正这具身体也年轻,稍微受点罪也不算什么,想想挤成肉饼的春运,还要啥自行车,何况还有座的呢。

    票买好出来,又打了郑经记在日记本里的电话,原来是他老家一个小店的坐机公用电话,这个时代固话不普及,这样接一次电话五毛钱,打电话按时长收费。

    是原郑经的母亲来接的电话,声音里带着种焦头烂额的疲惫感,郑经迟疑半秒,就把那个陌生的‘妈’字叫出了口。

    “妈,我今晚的火车,过两天就会到家,”又试探着问了句,“小文呢?”

    “送到医院去了,没什么大事,医好了就去接人。”

    出事的果然是她!

    “哥哥嫂嫂他们呢?”

    “你大嫂去她大姐家了,你大哥在家。”

    郑经不敢再多问,怕露馅,挂了电话后,他只肯定了一件事,郑经的父母还不知道他跳楼的事,否则不可能连问都不问一句,不得不说,他的同学们也太会保密了,两头瞒。

    当然,也不排除她们其实告诉了老家的家人,但是这些家人们还没把消息传到他父母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