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劫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起源

    亥时,积尸坡。

    天空黑得单一,藏青色的天幕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黑。

    天越黑,秋月便愈发明亮。

    万里无云,月光便如细雨一般洒落下来。

    雨点状的月光落到尸骨沼泽上空,在雨点炸裂开来之前便已染上了猩红色的光芒,宛如鲜血滴落地面溅起的水花,血雾朦胧,月光呈雾状完全融入这诡异的猩红光芒中,慢慢飘落。

    此情此景,诡谲骇人,摄人心魄。

    血雾状的月光下,北禅寺的两位僧人与揽文堂一行人走在积尸坡的小道上,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

    其中最为瞩目的莫过于一个温柔的妇人搀扶着一个年轻稚嫩的小和尚,此刻若是走在福城的青福道上,必定引来诸多怪异的目光。

    一行人缓慢前行,积尸坡坡度平缓,但山坡实在大得出奇。四周破败荒芜,无路亦无方向,全凭溪流指引,方能勉强前行。如此这般,众人还是需留心提防隐藏在枯枝落叶下的那些吞人的泥潭与沼泽,毕竟没人能保证积尸坡上是绝对安全的。

    自踏入沼泽以来,众人便提高警惕,猩红色的光芒使一切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东西都变得诡异虚幻起来。

    苍慕自是最了解此地之人,正因如此,阅川长老才让她在前面带路。她的脸上刻着不悦,不时回头,目光落在断仇和尚与震云二人身上,若不是有阅川长老等人在场,恐怕早就打得不可开交。

    一行人顺溪而上,溪流蜿蜒盘旋,溪中赤鱼依旧顶着森森长牙在水中互相争斗,溪水两旁每隔几步便生长着那种古怪的白色植物。猩红色光狂野肆虐,白色果实的边缘也染上了一圈红光。

    一行人走的近,也走的慢,四下寂静无声,彼此说话都能清晰听闻。

    阅川长老和断仇和尚走在队伍最后,阅川长老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连连唉声叹气。

    走在最面的绛儿听闻其叹息声,便调侃道:“揽文堂堂主,阅遍天下的阅川长老也会有不知如何说起,怎么说,拿捏多少分寸的事儿啊?嘿,可真是稀奇呢!依我看这两个和尚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听我一句劝,一句都别提!不然到时背后被人捅一刀,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阅川长老面色凝重,他并未把绛儿的气话放在心上,她只是还在介怀刚刚的事,耍小孩子脾气,随她去吧。不过绛儿的第一句话还是很准确的:自己的确不清楚如何说,怎么说,说到何种程度。

    回想揽文堂建立至今,期间起伏沉沦,福祸相依,总总风雨,个中滋味只有他这个掌舵人知晓。

    揽文堂早已退出江湖,时辰不止,岁月渐逝,揽文堂由内而外完全转变成一家普普通通的药堂。但阅川长老对江湖的留意却一直未曾断过,这长久而平静的岁月给予他对眼下形势的准确分辨。

    眼前这两位和尚绝对是的北禅寺的僧侣,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断仇师傅所言前后一致,逻辑稳妥、通顺,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疑之处。

    仰仗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有自信能分辨其真假。若他所言非虚,他那失踪的师兄也多半与蚀骨堂有所关联,说不准还是自己相识之人呢。如此这般,就要从最早那段往事说起,而这段往事到底能不能对外人道来,会不会因此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才是他的困扰。

    断仇和尚见阅川长老眼神空洞,表情纠结,眉头紧锁,便知所言之事牵连甚广,其中不乏陈年往事与门派机密,确是需要时间慢慢考虑。他心里这么想着,也就不催不问,静静跟在一旁。

    良久,阅川长老眉头之间现出一道细缝,如朝阳普照,河水决堤,把面上一切因纠结犹豫而隆起的皱纹通通扫清。

    一片坦荡,空旷。

    阅川长老开口道:“断仇师傅可还记得老夫说过我们揽文堂已经脱离江湖是非多年了诶。”

    断仇和尚微微一怔,随即恢复正常,轻声应到。

    阅川长老语调真诚,语速缓慢,开口道:“老夫看得出来,断仇师傅与那位失踪的师兄有着深厚的情谊诶,眼下那位失踪的师兄极有可能就在这积尸坡坡顶,前方路途未卜,还需我们相互信任,齐心齐力,方能有所成就诶。老夫年事已高,却还要跋山涉水,深夜来此是非之地,皆是当年留下的因,结下的孽缘诶。早年揽文堂还有在江湖上走动,而如今只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药堂,不然也不会是由老夫和这小娃娃来此了结往事了诶。揽文堂如今的平静是堂内族人的选择,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无论事情如何发展,还请断仇师傅莫要将此事对外透露,以免打扰这来之不易的平静诶。若能平安救回断语师傅,还望断仇师傅莫要赶尽杀绝诶。上天有好生之德,看在你我情谊之上,能否网开一面……”

    断仇和尚点点头,道:“阅川长老放心,江湖之事恩怨纠葛,延续数代,其中缘由早就说不清,道不明。贫僧是出家人,自也不愿牵涉其中。只是门派立足于江湖,或多或少,总有不得已之时。但此事不同,贫僧此趟不为其他,只为寻得师兄,带他回寺。至于贵堂往事,贫僧双耳闻之,其言只进不出,定止于此,永无口出之时,但请长老放心。阿弥陀佛……”

    断仇和尚言毕,微微低头,单手行礼。前方传来绛儿不屑的嘲弄声,震云闻声恼怒不已,便要与之争辩,刚一抬头便感天旋地转,眼前一黑,险些栽倒下去。青棠用她那与身材气质完全不符的粗壮手臂架起震云,另一只手轻轻拍着震云的后背,抚顺震云的气息。

    断仇和尚见状便伸手轻轻拍了拍震云的脑袋,让他心平气和,莫要与人斗气。

    阅川长老面上最后一丝阴霾瞬间骤消,长长出一口气,道:“有断仇师傅这番话,老夫就放心诶。”随后他从随身的包袱内取出那本厚厚的古籍,也不看,就这么拿着。

    这是阅川长老的一个习惯,这样能让他的心里更踏实一点。

    他语调灵空,语气淡然,就像讲述一段与自身毫无关系的历史。

    阅川长老整理思绪,幽幽道:“曾经我们也是江湖纷争中的一员。老夫祖上有位奇人,在机缘巧合下习得一身本事,文能观山识水、治病解毒、遁甲术式,武能外功内气、拳开顽石、水上踏步诶。在这位奇人领导下,族人空前团结,顺势便在江湖上开宗立派诶。我派有一套独有的拳法,配合其药理遁甲,很快便在江湖崭露头角,站稳脚跟。

    “虽不是什么大门大派,但有一技傍身,行事光明磊落,也绝不是那些下三滥门派所能比拟的。而后数十年,我派文武双线齐头并进,直到那位奇人离世。那位老先生离世后,我派武学便停滞不前,诗文曲乐倒是高歌猛进,世道更迭,族人们发觉无需打打杀杀也能在世上立足生存,甚至过的更好,便纷纷弃武从文诶。当然,其中多少有仰仗先人遗留下的文学古籍的帮助。

    “而那一批崇尚武学的族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是本末倒置诶。慢慢地,族内矛盾四起,直到后来出现一位武学奇才,他在那位先人遗留下的古籍中发现并领悟开发出一套新的拳法,带领一众追随者分离了出去,这些人便是创建蚀骨堂的那批人诶。而我们这一派也在那场变动中彻底退出江湖,如今的揽文堂早就只是一家普通药堂诶,家族内习武者寥寥无几,风水遁甲,各中精华也失了大半,全靠行医药理勉强度日诶。”

    “阅川长老过谦了,揽文堂的名气莫说在江南一带,就如我这般深居江北寺庙中的出家人,对揽文堂的医术也多少有所耳闻。”断仇和尚安慰道。

    阅川长老摇摇头,道:“断仇师傅过誉了,往昔风光早已不在,我们只是在先人余晖下偏安一隅罢了。先人志向远大,敢打敢拼,在纷乱复杂的江湖上闯出一片天地,光耀一族荣誉诶。哪曾想传到老夫这辈,非但没能继承先人的远大志向,壮大家族事业,反而连先人遗留下来的总总神技绝学都遗失了大半诶,每每想起此处,便惭愧不已。

    “哎,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揽文堂与蚀骨堂终究是一个枝头长出来的,即使有矛盾存在,我们两派依旧还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同族人,情谊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断的了的诶。分离而出的族人很快便在前人的文献古籍中发现了许多关于蚀骨术的记载,后经多年整理研习,最终悟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武学路数,那便是‘蚀骨术’。

    “他们效仿先人在江湖上开宗立派,取名为‘蚀骨堂’。至于蚀骨堂与蚀骨术,我想断仇师傅自然有所耳闻,也就不多加赘述了。至于好坏正邪,就留给后人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