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曹操
繁体版

第二十章关东联军

    自我起兵之后,按照约定各方势力纷纷起兵,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孙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都响应号召,在函谷关以东组成和董卓抗衡的联军。

    官职上州牧和刺史都是一州之长,而一州由郡和国组成,区别主要是国有分封的诸侯王,治理一郡为郡守,治理一国为国相,其下为县,人口多的称县令,少的称县长。说起来也有趣,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是被董卓任命的官职,他绝对想不到我们转眼就成立讨伐他的联军,但也理所应当,毕竟在座都是海内知名人士。如今看来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并没有加入起义大军,不过也不一定只是相同缘由,可在董卓狼子野心已经暴露的情况下,他们按兵不动明显暗藏私心。

    联军要对抗坐镇京师的董卓,当下的战力说不上十拿九稳,可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而要想形成有效战力还需要商议相关事宜,更需要选出盟主来统一指挥,所以各义军首领齐聚于酸枣共谋大事,尽管我们师出有名,但面对京师装备精良的大军,还是准备越充分越好。

    “是谁胆敢假冒三公的名义给各州郡发令函?这也太胆大妄为了!”刚开始不久刘岱就大发雷霆,身居刺史之位又是汉室宗亲,在场的人刹那间寂静无声,我搞不清楚形势也不好多说。

    “是我以三公的名义昭告天下董贼的恶行,董卓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吾辈自当行忠义之事讨伐董贼!”桥瑁顿时起身回应道,东郡是兖州地界,虽然刺史对郡府只有监督权,但是至少也是高半级的存在,可桥瑁身为东郡太守竟毫不避让地直言道,“如今首要是维护汉室、安定天下,而至于假冒三公之责,事后我自会向朝廷请罪!”

    原来在我们准备起兵同时桥瑁也有一些措施,可我实在没想到他居然敢如此行事,不愧是桥公的族子,不过想来也是,既然起兵已经是死罪,何不更彻底一些,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桥瑁的确让人佩服。

    “董贼残暴肆意妄为,为了保护国家捍卫汉室,我们当然要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为国为民,即使桥太守不这么做,我想我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孙伷同样身为刺史出来说道,算是给场上的气氛缓和了一些。

    座上众人都随声附和,骂了几句董贼或表明心意,没多久会议的话题又回到联军的事宜上,毕竟在座都是聪明人,既然此事已成定局,现在如何成事才是最重要的。

    名义上场内官位最高的袁术偷偷给我使眼色,然后起身说道,“为今之计当要选出一个盟主,这样才能让大家的力量凝聚成团,但此人一定要各方面都符合盟主的要求。”袁术说着又瞧了我一眼,难不成他觉得配合我起兵,我就该配合他?这便宜他真是要占到底。

    不过我也顺势起身说道,“盟主之位必定是一个能服众有能力的人。”我看了眼袁术,他自然觉得就是他,“既要有讨伐董卓的决心,也要有统御联军的能力,更要有识人用人的包容。”袁术还在以为我在和他打配合,欣然点头称是,“袁家四世三公在士族中声望极大,袁家的子弟也是人才辈出,作为盟主也能拉拢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我想各位应该没意见吧?”

    在场三个姓袁的,王匡和鲍信又是和袁绍、袁术一起在何进手下做事,而且我与张邈和袁家几个又是太学旧识,即使其余几人有些犹豫,也不得不先答应下来,毕竟比起官位高低来,如今每个人手下的兵马才是暗地里真正需要衡量的指标。渤海属冀州,陈留、东郡、山阳属兖州,官场上级别越高话语权越大,如果光看明面上的关系最后只能推后将军袁术为盟主,但如果将思路转换到背后的势力,结果就会有所不同。

    袁术听出我的话外之音,知道我并不是向着他,但也不好声张只能狠狠瞪了我一眼以示警告,我视而不见继续说道,“本初之前在党锢之中帮助众多党人,在士族中也甚有威望,我看好袁渤海当联军盟主。”袁绍向来和我私交甚好,此时自然觉得理所应当,而袁术有些话不好自己说,只能沉闷不语。

    “本初在铲除阉宦的时候也有功劳,后来还被董卓通缉过,我也支持袁渤海当盟主。”之前和袁绍、袁术都共事过的河内太守王匡也表示同意,袁绍和袁术俩人在杀宦官一事中各有建树,但我只要将袁绍的比重稍微加重一些,他自然会选择袁绍。

    “如此忠义之辈应当作为盟主,我也同意。”桥瑁听完此话也欣然同意。

    “本初在族内一直受叔伯喜爱,交际面广又有担当,我也赞成。”同是袁家的袁遗如此一说更是奠定袁绍的盟主之位,本来袁遗较为年长,应该更有机会,但袁遗和我一样钟意读书,只是他不像袁绍和我一样交游广阔,所以论关系网还是袁绍更好。

    见其余众人都无异议,袁绍起身作礼朗声道,“既然诸位同仁抬举我,那我就当仁不让,往后必定带领义军诛杀董贼,匡扶汉室。”众人都应声附和,意气奋发地说着豪言壮语。

    虽说我们起义反抗董卓掌控的朝廷,但天下万事还是像官场一样要靠关系,像韩馥身为冀州牧,拥有对冀州各郡的监管权,包括袁绍的渤海郡,可依然在话语权上不如袁绍。而刺史对所属各郡有监察权,可是位居豫州刺史却背景稍浅的孙伷只能随声附和,甚至皇室宗亲的刘岱也不得不顺势而为。所以最后袁绍当然是志得意满,又昂首挺胸地说了些气势磅礴的宣言,而袁术闷声不响只能接受,为今之计更重要的是组织起兵力形成有效战力,即使人心有些浮动,但只要后续的事情能顺利进行下去,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袁绍既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任我为奋武将军,其他人也各有任命,高举诛暴平乱的大旗,正式成立联军对抗董卓,只要师出有名,联军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强大,而董卓则会越来越式微。不过接下来几日的战略安排才是重中之重,虽然袁术表示一切服从联军安排,却以整顿军队的借口回去,但实际上也不妨碍我们针对董卓布置整体阵势,面对久经沙场的西凉军和洛阳精良的装备,一旦最后打到京城,面对巍峨的城墙和历来完善的防御,我们需要准备的还有很多。

    不过我们需要准备董卓可不需要,之前即位没多久就被董卓废弃的天子刘辩崩殂,随后大赦天下,虽没说具体如何如何,但世人皆知是董卓的手段,同时他也杀了举荐我们这些联军将士的大臣,此时洛阳应该是纷乱不止,民不聊生。但不知为何董卓却没有趁我们势头刚起就打压堵截,反而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准备,我心想他明明是上过战场的,不该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然而他很受之前昏庸的天子重用,可能也是一个平庸之辈,不过到底是否真材实料还是看后续发展。还有我不清楚当初在黄巾之战中声名显赫的皇甫嵩和朱雋为何此时毫无动静,安分守己地在董卓给的官位上,不知是有家眷被挟持,还是一心只想做一把屠夫手上的刀,根本不在乎谁是持刀人。不过我细想也是,董卓可能还没有当初的昏君伤天害理,他暂时伤及的只是京城三辅一带,唯一可惜的是卢植将军自那之后就渺无音讯。

    正好今日空中有白虹贯日,天象无疑验证此情此景,我不禁有感而发:“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此时我也管不了这么多,一心精力放在训练兵士上,行军路过中牟时当地人任峻带着自己家乡青年加入我军,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唯独自身强了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我一定要珍惜把握当下。

    至今想来我这人既做不了清高的隐士,也不愿和别人同流合污,即使可能三十几岁在官场还只是开始,可我清楚人这一生改变命运的机会没那么多,现在我一定要把握住机遇,只有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以后才不会一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