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从养猪开始?
繁体版

第68章 拿到工钱

    一座雕像牵动着十几个人的心,有的人紧张,有的人期待,有的人很淡定。

    紧张的是苟正义,心里面七上八下的,赔着笑伺候顶头领导。

    领导的验收结果决定着他的前途,是高歌猛进,还是彻底完犊子。

    期待的是李莹,口袋里装着面额三千元的发票,希望雕像通过验收。

    如果领导在发票上签名,她就能拿着发票找会计结账。

    淡定的是王停,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雕像的五官栩栩如生,半弯着腰目视远方,好像正在视察农田。

    屋子里落针可闻,领导目不转睛盯着雕像,已经看了半个多小时。

    他不是在欣赏雕像,而是睹物思人,想起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好战友。

    忆往昔峥嵘岁月,领导一声叹息,说:

    “好!”

    这个字让所有人露出笑脸,苟正义就觉着浑身一轻:

    “领导,王师傅连着五天加班到凌晨,每个细节都是精益求精。”

    “能做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能得到领导的夸奖,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马屁拍的很溜,领导并没有回应,继续检查着细节。

    从雕像鞋子到衣领,从前身到后背,一点一点的端详。

    忽然从兜里掏出一把卷尺,测量上衣褶皱上的签名。

    铁笔王停,四个字从上到下排列,总长度五公分,字体宽度一公分。

    当初他同意王停留名,要求是长度不超过五公分,宽度不超过一公分。

    所以这个签名是合格的,领导把卷尺装兜里,点点头又说了一声好。

    前一个“好”称赞王停手艺精湛,这个“好”称赞王停循规蹈矩。

    两个“好”加起来是德艺双馨,领导走到王停面前,说:

    “手艺还不错,学艺几年了?”

    王停:

    “也就几个月吧,我是半路出家,从经营石雕铺开始学雕刻。”

    领导撇撇嘴,说:

    “耍滑头,没有五年以上功夫做不出好作品。年轻人应该有一技之长,水浒传教导我们,一技傍身才能安身立命。”

    “谢领导教诲。”王停虚心受教,认为这话有点道理。

    一百单八将中的手艺人,譬如神医安道全,圣手书生萧让等等,留在京城当公务员。

    那些没手艺的武将,在征方腊时领盒饭,跟着宋江搏了个好归宿。

    苟正义笑着插话:

    “领导可能还不知道,小王是去年新晋的万元户,县里还奖励他一台彩电。”

    “哦?”领导颇为惊讶,随即轻轻摇头。

    就凭这份手艺,做个万元户并不难,他说:

    “发票带了吗,给我看看。”

    李莹赶紧掏发票给他,这张纸花了她九十块钱,到现在还心疼着呢。

    豫省制造业统一发票联,领导仔细看完,掏出钢笔在空白处签名,说:

    “你能按时交货,我也能信守承诺,让正义带你去财务室拿钱。”

    “谢谢。”王停再次道谢,真是种国好领导。

    众位领导走后,苟正义笑脸更夸张,拍拍王停的肩膀,给他竖个大拇指。

    苟正义来到财务室,把发票给女会计小韩:

    “小韩辛苦一下,把俺大侄子的工钱结了。”

    韩会计看见发票上的签名,笑着打趣道:

    “老正叔,前段时间天天愁眉苦脸,现在笑这么开心,有啥大喜事吗?是不是婶子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好你个小韩,敢拿我开涮。”苟正义哈哈笑。

    小韩一边开玩笑一边开保险柜,拿出一沓钱,数出三千给王停,说:

    “同志好好看钱,出门概不负责。”

    老苟又笑:

    “好你个小韩,嘴巴越来越不饶人。”

    两人继续斗嘴,王停凭手感查验真伪,查验完交给李莹,提笔在收据上签名。

    离开财务室,苟正义看见李莹把钱装兜里,又调侃王停:

    “原来我侄女是大王,掌管着财政大权。”

    李莹小声反驳:

    “正叔净瞎说,我只是金库保管员,钱怎么花都是五哥做主。”

    “我信了。”老苟又拍王停的肩膀,说:

    “以后咱爷俩多亲近。”

    王停说:

    “以后我要是遇见麻烦,还得请你多帮忙。”

    “好说好说。”老苟拍拍胸膛应下。

    哑叔已经收拾好工具,三人步行回店里,一出大门李莹就笑出了声。

    五天挣了小三千,做梦都不敢想,我家男人真有本事。

    王停挠头:

    “三千块钱而已,至于这么高兴吗?”

    “当然高兴啦!”李莹眉开眼笑,说:

    “我妈老是担心石雕厂赔钱,回去我就跟她说,我跟五哥五天挣三千。”

    王停又挠头,说:

    “阿斗说,想当初我跟赵叔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贼威风丧胆。”

    李莹翻白眼:

    “五哥,不要总说些我听不懂的话,嘻嘻!咱们把店里的院子买了吧,把咱的石雕厂做成老字号。”

    “等政策吧,现在国家不让买卖房产。”王停真有在县里买房的念头。

    路过一家广告部,王停让哑叔回家,带着李莹进店做广告牌子。

    讨好价钱店家马上开工,一块两米长、十五公分宽的木板,一个老者提笔写字。

    焦陵纪念馆裕禄雕像作者,铁笔王停。

    老人用钢板尺和圆珠笔,在木板上勾勒宋体字,工整程度不亚于电脑打印。

    字写完,一个小伙子手持气割伤,用火焰灼烧宋体字。

    烧完以后清除黑炭,用砂纸打磨光滑,用毛刷在字体凹痕里刷红漆。

    最后用吹风机吹干,白底红字的广告牌做成了,诚惠四十元。

    全部成本加起来不到十元,广告业也是暴利,王停跟老板开玩笑:

    “当着客人的面干活,不怕客人偷师。”

    年轻老板呵呵笑,指着广告牌说:

    “如果你能把字写得这么工整,如果你用气割把字烧得这么平整,你也能干广告。”

    “牛逼!”王停给他点赞。不过很可惜,咱们的手艺在未来都会败给电脑科技。

    两人抬着广告牌回店里,钉在大门上。两个门柱上都是招牌,看起来有模有样。

    三个多小时后,一辆买农药的马车停在路边,两个中年汉子把缰绳拴下槐树上。

    络腮胡大汉喊住同伴,指着王停的广告牌,说:

    “老邱,你看看。”

    兰邱看罢呵呵一笑,说:

    “铁笔王停,好大的口气!老宋,买完药咱们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