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
繁体版

2022年9月1日

    九月第一天!

    今天上了人生中第一节社会学课,虽然不是专业课而是我自己选的选修课。

    真的很开心,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完全认真的听讲。我很明确这就是我喜欢的课程,未来如果我朝着学习方向努力的话那么一定是社会学。

    今天上课老师提到了很多概念,有我们都听过的,比如消费主义,消费社会。也有很多新奇但是值得思考的,比如老师随口提起的一个名词:后手机时代。

    有很想说的,也不确定能记住多少,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诸君且看。

    最想说的一个点是,咖啡。

    这也正符合我前几天想要说的中西的区别,就从这个开始。

    首先或许还有人没喝过咖啡,但是我估计大家应该都知道有这个东西。做为一个舶来品,咖啡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

    从本质上来说,咖啡其实就是一种饮料,用咖啡豆磨制而成,有一定的提神功效。

    说到豆制饮料我想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另一个与我们生活紧紧相关的东西——豆浆。

    我们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问题,现在我把它转给大家:请问咖啡算不算是豆浆的一种呢?

    从制法和材料来说,它是的。都是豆子磨出来的饮料,从定义上来说当然算是豆浆。

    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也包括我。

    原因无它,仅仅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而已。

    那么请大家再多想一点,为什么把咖啡算做文化多样性呢?

    我的观点是:其实我们并不是特意把咖啡视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女式包,向往自由,种族歧视,甚至“民主”其实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只是对我们大多数国人来时那些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的明显带有西方印记事物的就是咖啡,所以我们强调它。

    那么咖啡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他和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杯咖啡代表的,其实是阶级,至于本质嘛,跟我们中国文化里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区别,核心都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

    也就是说,我喝咖啡不是为了喝,百分之九十的人喝咖啡也不是为了提神,而是为了告诉周围的人,我有这样一种心理追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彰显自己的逼格。

    那么一杯咖啡是如何体现人的不同的呢?其实很简单,就像中产阶级要吃牛油果而不是草莓,资产阶级追求蓝旗金枪鱼和A5和牛,男人喜欢劳力士和劳斯莱市,女性要买lv和爱马仕一样。所谓物以稀为贵,越稀有的东西当然价格也越不菲,而人们总爱把稀有程度跟情怀挂钩,就像是钻石和爱情,被认为赋予了意义。拿着一杯手磨的咖啡,那是拿在手里的一把红色毛爷爷,似乎真的能与两三块钱一杯的豆浆拉开差距一样。

    老师在上海读过书,她说上海的人无论多忙总要拿着一杯星巴克出门,就好像不拿着星巴克就不能被认定为上海人一样。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提出这种现象供大家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质上其实是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势弱的表现。这里不得不提及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文化虽然有深厚的底蕴并且正在努力向前发展,但是仍然受到了很严重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毕竟中国曾经度过了黑暗的一百年,那两代人的认知里西方的就是好的,就是理算当然的应该被高阶级的人享用的。

    那种观念虽然在慢慢淡化,但也深深种在了部分人的心里,可以认为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时代的产物。最终这种观念的消失也必然是时代改变的结果。

    而这种观念,最盛放在现在30到60岁那两代人的心里。这个我们根据时间可以推断出来,我们中国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开始快速发展的,也就是从90年代开始算起(沿岸的大部分地方是在90年代才开始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的),当然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上海或者说我所在的青岛,这些曾经大量西方人定居过的港口城市。

    说了这么多那么最值得我们拿出来说的是什么?

    是现在这种崇洋的思想正在消失,虽然有点慢,但是总还是在迈步着的。毕竟很多人已经养成了手里拿杯咖啡的习惯,慢慢来不着急。

    这里再做一个区分:这种思想的消失分为两类,一类假性,一类真实。

    为什么会有一类假性的消失呢?这要归功于我们这个自媒体时代以及营销号(所以说营销号也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其根本逻辑是:目前社会上有一定比例的人其实是不太喜欢思考的,他们更喜欢跟着别人有心铺设好的舆论渠道去走。所以在众多真实的人觉醒后他们也跟着“觉醒”了。那么他们是真的不再持有这种思想了吗?答案是不一定,这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这个集体的思想意义不大,只要在平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就好了。当然要是正向的引导,中国的政府有能力解决任何控制舆论走向的人和问题。

    在这里以我自己为例,讲一讲我对西方文化的看法。

    西方的文化确实有好的地方,当然我们中国文化也有很多好的内容。我们尊重多样,我们也理智,当然我们也绝不会像以前一样受欺负。我会在下午饿了的时候去kfc吃个汉堡,也会拿杯咖啡坐在环城公交上想到哪里就去哪里,但这是我的天性而已。更多的时候我过得是油条豆浆,是礼仪为重的社会生活。可以比喻为我对陌生人充满善意,但是我在意的永远是我自己的小家,就是这样。

    今天相较平时说的有点多有点乱,也并没有把想要表达的都写出来,这些算是随心而动。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看法,我没有查阅任何资料,所以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可以找我讨论,也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路途遥远,我们总在思考,保持记录,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