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杯弓蛇影开始穿梭成语世界
繁体版

第七十三章 奇特的坐牢经历

    从后院来了个仆兵,洗茶壶泡茶去啦。塔老爷请汤云坐在西墙大凳子上,旁边有茶几。

    “汤班头,你先请收腿坐着。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哪。”说着话,在怀里掏出一个烟碟来,喝!是虬角染绿的,真好看,又厚又大,放在茶几上。

    随着又掏出一个古月轩内画壶来,打开珊瑚盖,“汤班头,您先闻着万花露,我自己又用茉莉加薰啦,味道特别正。”倒出不少的闻烟。

    “好吧,我沾您的造化。”汤云用手拈起就闻。

    “汤班头有什么事吗?”

    汤云把公文拿出来,“塔老爷,您看看这个。”

    木塔防一看,脸色都变啦:“差事呢?”

    “在外边。”

    “这么容易?”

    “王爷交的人。”

    张德妙不理解,这种社会当官的怎么还和一个捕快这么客气?

    其实张德妙不知道,按理说厅上的塔老爷,跟汤云只能说是朋友,谈不到谁上谁下,谁大谁小。

    木塔防为什么要请安说好话呀?原来王府是他的该管地面呀,真的把董正直接带到北衙门,塔老爷最低也是个失职,尽管不致于砸了饭碗,可升一级那就难啦。

    这一来,遇缺就能高补,怎能不谢谢汤云哪。

    塔老爷派人把董正何贵都请进来。何贵他们喝着茶,塔老爷立刻吩咐下去,时间不大,董正一看三大件拿来:手肘脖练、脚镣。

    木塔防过来啦,乐嘻嘻地说:“董教师,您多受委屈。”董正一想,既来之则安之:“大老爷,您随便吧。”

    “好,你们给董教师上家伙,要轻一点,这是王府教师,背屈含冤,再说是朋友。”

    人们过来把三大件砸上,塔老爷写公事请案。一切办妥,董正脚踩黄瓜架,“唏楞哗啦”出了门,一辆轿车,两头骡子,四名押护兵。何贵先上车,脸冲外坐好,汤云对董正说:“董教师,我搀您上车吧。”

    董正摆头:“用不着。”董正微一提气,“哗愣愣”,纵起来六尺多高,轻轻地落在车上。汤云、何贵押董正往北衙门闯堂打官司。

    董正上了囚车,汤云、何贵这才说道:“董教习,来!您朝我坐下吧。”

    董正点头说:“好。”把两只手放在何贵的腿上。何贵用双手压住董正的手,为的是防备董正“撞笼”,胸袋撞个窟窿,人家北衙门不收,就麻烦啦!

    汤云上车脸儿冲外,怕有劫差事的。木塔防跨车辕,把式摇鞭赶车往南走,奔帽儿胡同北衙门,就是五军都督府,后来的九门提督衙门。

    他们来到门外,木塔防下了车来到门前,里边兵丁出来。“请问,今天是哪位守备大人值班?”

    “白德胜大人。”“您给回一声吧:方家胡同协尉木塔防求见。”

    “候着。”

    时间不大,白守备大人从里边出来,纱帽长翅子五品熊补儿,乐嘻嘻地一站,“喝,老塔,最近不错呀?”

    “托福托福,有差事。”按理说,白守备应该过来看看,这回没有。只说:“老塔进来。”

    “是!”塔老爷心里还说呢:白守备是个仔细人儿,什么差事他都看看,这回这么重要的钦犯,他倒粗心起来。

    到了屋中,看完公事,又详细问了有关犯人被捕前后的举动。

    “好吧,你先出去看差事,我去回禀提督大人。”木塔防出来,心里总觉得不是劲儿,这回差事怎么这样好交哇?

    一点儿不刁难,这么快就回提督啦。刚想到这儿,就听里边“当当当”一响,提督升堂啦。

    老塔觉着更新鲜:提督大人今天办事真痛快呀,这么顺利交差事,从我当差起是头一回呀。

    都督府提督大人姓陶名宗训号致廉。见公文,立刻传话升堂。快壮皂三班人役站立两厢,出办招房各位师爷以及誊录生全都到齐。

    陶大人换好了官服,坐好,不怒自威,往两边看了看:“来人哪。”“喳!”“唤木塔防进堂回话。”

    木塔防登堂,跪在堂口回话:“下役协尉木塔防请大人安。”

    “起来回话。”

    “谢大人恩典。”

    “如何拿获钦犯董正,在何处拿获,有无拒捕案情,你要从实讲来。不准包庇,如有不实,本提督定不宽容。王法无亲,留神你的前程。”

    “下役不敢徇私隐瞒,刑司内大班汤云、何贵去到王府前,案犯正陪王爷吃茶说话,当知情以后,案犯毫无拒捕之情。

    据王府之人透露:前不久有贼人两次搅闹王府,这五六个贼都是江洋大盗高来高去之徒,尽被教习赶跑,保护了王爷的身家性命,真若拒捕,非班头所能致。是案犯自行投首,王爷亲自交出的。”

    “你敢做证吗?”

    “下役愿做死证。”

    张德妙心想,这下董正承情吧!该说不说这王爷的面子是大。

    塔老爷的话可最要紧,因为他是该管地面的长官,塔老爷斩钉截铁的死证,无形中能救董正哪。

    陶大人点点头:“好,你所说与你的立案相符。下去之后,好好当差。”

    “谢大人恩典。”

    其实这是汤云、何贵修好的地方,三个人统一口径,这就等于三个人一齐办的案啦,将来就能升赏。

    北衙门给董正换了刑具,交待清楚。木塔防领了回文,又给汤云、何贵道了谢,便带着空车、押护兵、刑具,回协尉官厅啦。

    陶大人传话:“唤刑司的原差、原办进来回话。”

    汤云叫何贵在班房看着董正,自己来到大堂,跪倒磕头:“下役刑司班头汤云叩见大人。”

    陶宗训细问一番,汤云说的跟木塔防一样。大人一摆手,汤云下来啦。大人传话,“带董正。”皂班头往外走拉着长声,“带—董—林—”真是声震屋上瓦。

    董正一听就好象在头顶上“嘎啦啦”打了一个沉雷!皂班头一托脖练儿,董正来到堂下,跪倒磕头:“犯人董正参拜大人。”

    “董正抬起头来。”

    “有罪怎敢抬头。”

    “当堂无罪。”

    “谢大人。”

    董正很害怕,抬头看提督大人:此官身高足有八尺,十分魁梧奇伟,肩宽膀厚,虎背熊腰。头戴官帽,身穿酱紫色的袍子,腰系犀角凉带,胸前猱狮补褂,顶戴朝珠,好不威风。

    陶提督看董正忐忑不安,虽然害怕,却一团正气。一拍桌案:“大胆董正,看你外饰温恭之貌,内藏虎狼之心,既为我大清子民,不谋报皇家雨露之恩,竟敢包藏祸心,进宫盗宝?国宝藏于何处,还不从实招来!”

    两边衙役一齐呐喊:“讲!讲!讲”董正以头碰地,说道:“大人哪,犯人行端履正,奉公守法,怎敢越理胡行。我在王府当差,素日小心谨慎,从不离开王爷左右。

    不用说盗国宝,皇宫在什么地方,犯人都不曾到过。请大人恩施额外,派员调查,犯人言语不实,愿担欺君之罪。

    再说犯人受王爷隆恩厚谊,感戴之余,报答唯恐不及,决不敢触动律条而犯天颜,请大人明鉴哪。”

    其实陶大人也听得出来,董正的话发自肺腑,便道:“念你自行投首,免打四十大板,即使你矢口不招,到了南衙大堂,你也是自讨苦吃,当堂画供。”

    您要问北衙门怎么这样好说话,不但一堂轰,而且这四十板子的例行公事也开恩啦?

    张德妙搭话问到:“为什么?”

    王老侠客眯着眼睛说到:

    原因是这样:第一、北衙门是过路衙门,他定不了罪;第二、贼情匪盗之案,尤其是钦犯,必须根据北衙门的供词才往南衙送;第三、王爷的人情到啦。有此三点,北衙门对董正才没有难为。

    大家伙儿点点头,心想果然王爷的面子大。

    董正离开王府,王爷怅然若失,心里很不好受。

    敢情这件事已然震动全府,大家闻讯,都跑来向王爷求情,王爷也很感动,说:“我一定设法救出董正。不过你们谁也别到东府告诉董正的父母知道,否则我查出来,可留神你们的皮。”

    “喳!奴才们不敢。”

    “快走,我还办正事哪。”

    这一来大家都放心了。何吉进来说:“爷,快想法子吧,您看大家都为董正担心,他们都要找老佛爷要人去啦。”

    王爷想了一下说:“何吉,你带六百两银子,拿着我的片子,要面见陶宗训陈述详情,叫他不准为难董董正。

    另外你再拿四百两银子,去南衙门打点一下。教师爷回来要说,受委屈啦,我可罚你。”

    “奴才都记住啦。”何吉携银子带片子飞马而去。

    “何春,你马上这么办,越快越好。”何春也去了。

    王爷又吩咐马号备马,换好衣服,上马加鞭,赶奔哈德门里船板胡同神力王府。

    神力王刘尔金,军功最大,门内有四十一杆阿葫儿枪。现在是参政五大臣之首,皇帝决定什么事,第一个就要征得他的意见。

    八贤王托人情,托的是地方儿。府门外下了马,回事处的人出来,赶忙跪下,“请爷安。”

    “你去回禀,就说四皇子请安来啦,问他赐见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