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杯弓蛇影开始穿梭成语世界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 董正坐牢第一天

    回事处的人转身往里走,时间不大,乐嘻嘻地出来了,“回爷话,老爷子说算计着您该来啦。有请,到书房见面。”

    王爷迈步奔书房。抢步行礼,“鑑阌请王爷安。”

    神力王爷微然一抬身,用手接安,“八皇子,免礼吧。”“谢王爷。”

    “哈哈哈,我算计你要来的。丢失国宝翡翠镯子,皇上止銮,不去波兰了。贼人大胆留下字据,上有你府里教习的名字,叫什么董正,对吗?”

    王爷点头:“侄子已经给皇爷写了请罪的折子,侄子再来给老爷子您请罪,顺便把原委说明。老爷子明早见主子问及此事时,您心里有个准谱。”

    “好,你说说。”王爷从董正学艺说起,一直说到战五小,会老侠,舍命护府。

    又说道:“他来京半年,家眷也接来,除去定省父母,就陪着侄子练武,可以说形影不离。

    老爷子赞襄朝政,经历大事无数,也没见过盗了国宝还把自己名字写在上面的吧?”

    “他为人如何?”

    “直到今天尚不改农民本色,事父母至孝,侍候侄子恭谨。”

    “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你回去吧。”

    王爷出来,细细想想,没有不妥当的话,这才放心回府。

    其实何吉去北衙门比董正到的早。等董正到啦,上下都买通啦。

    陶大人换了官服,草草的过了堂,备好公文,当堂用了大印,又派了四名监守,四十名押护兵,叫原差汤云、何贵一同去南衙交差。

    门外备好囚车,依然何贵打底子,汤云在外边,监守带兵丁押护,走在大街上,人们知道这是解大差。

    来到刑部,管值日的班头叫锁头儿。有兵丁往里去,一会儿的工夫值日锁头儿郭钧出来,此人是个大个儿,黑脸儿。

    说道:“众位老爷们辛苦。”监守官把官文递过去,郭钧接过文书看了一下,然后围着董正看了看。

    “二位老爷,把差事带下来。”汤云、何贵搀扶董正下了车,来到班房。当差的把刑部的三大件拿来。

    看着北衙门的刑具比厅儿上的大,刑部的刑具又比北衙门的大。不用说铁镣、背绳、手肘,就这挂脖练儿也是十分厉害的。

    当然董正是有功夫的人,这要含糊一点儿,三大件一上就晕啦。小青龙老秤十五斤哪,就是董正都感到不得劲儿,心想南衙门好厉害呀。

    郭钧一看就完啦,手拿公文来到书房问事。“禀大人,北衙门把差事送过来啦。”

    刑部正堂尚书张翔羽看完了公文,吩咐下来,换衣服,侍候升大堂。外边一阵忙乱,三班人役两班站立,有四个跟班儿的拿着马褥子水烟袋,一切应用之物。

    各科各司各房的头目人全都来到。大人居中而坐,左右两堂陪侍。护差人员把公文放好。

    张大人传话:“带原差。”

    “喳。”

    堂上壮班站堂的一齐喊:“带原差。”

    汤云进来,行礼后挺身而立,大人问的都是例行话。问完一摆手,汤云告退。

    “带董正。”

    董正机伶伶打个寒颤,如狼似虎的公差,一个个怒目横眉,使人不寒而慄。

    董正匍匐堂口请安:“犯人董正给大人叩头。”

    “因何不抬起头来?”

    “唯恐冲撞虎威。”

    “正面。”

    “遵谕。”

    董正抬头,看见堂官张翔羽,一身官服威风凛凛!

    大人细看董正,一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刚正气度,便知他负屈含冤。

    张德妙心想什么狗屁气度!还不是银子的威力!

    一拍桌案喊道:“大胆董正,竟敢以身试法,偷盗国宝翡翠鸳鸯镯。因何起意,伙从多少,国宝藏在何处?从实讲来,本部一定开脱于你。如想以身抗刑,侥幸躲过,本部院绝不容情。”

    两边人役一齐呐喊:“讲!讲!讲!”

    “大人,董正冤枉啊。犯人祖居陂桥董家村,世代务农,从无非份之想。只因自幼习武,又遇名师,艺成之后,被困京师,蒙王爷提携王府充当教师。

    与王爷相处日久,常侍左右,王爷可以做证。犯人自到王府,身不离王府。

    皇宫地处何方,犯人尚且不知,怎敢犯天颜,盗国宝,欺君王,害自身。

    犯人本系农民,在家只知种地纳粮,国宝虽珍贵,寒家有何用?再说犯人读过书会写字,您可以赏下纸笔,犯人写出来,查对笔体。犯人实属冤枉,请大人明察。”

    “你的话说完了吗?”

    “犯人尚有申诉,如果犯人真的盗宝,因何还留下自己名姓,焉能自害自家?

    犯人受明师所授,门规甚严,妄动人间一草一木,门规不许。如果犯人真的盗宝,早是亡命之徒。两位班头的武艺,远远不及犯人,若想逃脱官府追缉,易如反掌。岂能俯首贴耳,甘领国法呢?望大人仔细思量,开脱犯人。”

    张大人点头:“嗯,听你之话,很是有理。有拒捕的本领而不拒捕,安分守己,看来显系有人挟嫌诬告,借刀杀人哪。”

    堂上大小官吏一听:怎么顺着犯人的意思问案?看来大人吃人情了吧!其实这还不算吃人情,因为张翔羽本来就是王爷的人哪。

    王爷在大内,皇上的左右有舅舅科莫多,朝廷上有自己的妻兄、礼部侍郎、年妃的哥哥年飞聊,还有张翔羽,均为心腹。

    王爷前者打发何春骑快马直奔东四北三条张翔羽的私邸。

    何春下了马,正赶上管家张忠良出来:“何老爷吉祥,奴才给您请安。”

    “哟喝,忠良啊,见着你太高兴啦。”

    “二老爷今天怎么这样闲在,您又馋啦,上我们这儿吃烧鱼翅来啦?”

    “猴儿,别开玩笑啦,主子都急坏啦。你们堂官在府上吗?赶紧回一声。”

    “在在,我给你回去。”

    忠良知道有急事,立刻到了书房说道:“禀大人,北城根八贤王府何二老爷有急事相见。”

    张翔羽刚下朝。万岁爷止銮,他就知道有事,可不知道什么事。

    八贤王府来了何二总管,看来是有要事,急忙说道:“有请。”

    忠良出来请何春来到书房。“哟,大人好哇,何春请大人安。”说着下跪请安。

    张大人赶忙扶住:“总管请起吧。您来有事吗?”

    张德妙心想好家伙啊!这皇家势力就是跋扈啊!一个管家的何春,能让张翔羽身为朝廷大员,都不敢随便受他的礼,看来自己以后还得小心,自己虽然不怕,但毕竟有软肋。

    何春马上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明后,又道:“请大人开脱董教师。”

    张翔羽一听好为难,得罪王爷不行,真按着王爷的办,闹不好要掉乌纱帽。

    又一琢磨,董正这个人我认识,看他也不是歹人,再说盗宝也不会写上自己的名字。

    得罪皇上,我丢官是暂时的,得罪了王爷,那才会完了哪!想到这儿便对何春说:“何二总管,您先回去。一切照办。”

    何春走后,张翔羽传轿,直奔刑部。张翔羽稍事休息,董正就到啦。

    大人给董正领供:“你这是有仇人借刀杀人。”

    董正心里也纳闷:怎么大人替我说话啦。他仔细一想:噢,这个张大人去过王府,跟王爷有交情。

    董正磕头回话:“大人明镜高悬,犯人冤枉,确是有人挟嫌诬告。”

    大人点头,写好条子,叫声:“来呀,叫董正画供收监。”

    董正打好手印、脚印,交了条子,被值日锁头郭钧带着来到大牢。

    这大牢门上有个猛兽的大脑袋,十分凶猛。这种东西素性憎恶,遇见最恶的人就吞进去,当他向善啦,还能吐出来。

    这叫遇恶而吞,遇善而吐!

    郭头喊了一声:“惊动”!

    有个小铁门儿开啦,问:“哪位锁头?”

    “郭钧哇。”说着把纸签子递上去。

    里边的人伸手拿住,时间很长,“哗啦啦”大铁门开啦。出来两个狱卒,搀着董正往里走。

    郭钧可给提醒啦:“王府教师爷。”

    “知道啦。”

    狱卒挽扶董正往北走,有个四合小院。董正明白,自己是要犯,单押个地方。可这院里栽种奇花异草、浓郁芬芳,这是什么牢?

    自己一想:听说牢里虐待犯人,我董正领国法受王律,死也不惧,可要给我上私刑,我董正可不受。

    进了屋,董正可怔啦:这绝不是犯人呆的地方,明窗净几,摆设很雅致,还有一张床,被褥都是锦缎的,里面三新。

    “董教师您先坐下。”董正坐在椅子上。狱卒拿钥匙先把三大件给下啦,堆在旁边。然后把脸水打来:“您先擦把脸”。

    董正一想,擦吧。擦脸的时候,茶就泡上啦:“您先喝茶吧,饭是说话就好。”

    董正喝着茶二目出神,心想这是要干什么?绝不是害我。噢,是跟我要钱,这没关系。

    这时候狱卒说话啦:“董教师,您可多受惊啦。”董正微笑:“多谢,这位大哥,我问问你,这是刑部大牢吗?”

    “没错,往里地方大啦。”

    “牢房分多少号?别人打官司也象我这样吗?”

    两个狱卒笑得前仰后合:“董教师,您真没打过官司。像您这钦犯,到牢里就‘开锅烂’哪,不死也脱层皮呀!”

    “那为什么待我这么好哇?”

    “好么,一来我们王大牢头敬重您是朋友,二来何大总管拿来四百两银子,都给您托付到啦。”

    哎哟,董正才明白:有王爷府的人情不成,还要花银子哪。真是衙门口冲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