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杯弓蛇影开始穿梭成语世界
繁体版

第七十五章 出狱

    董正:“我问问你这王大牢头是哪位,怎么不来呀?”

    “王大牢头名字叫王似虎。是前门大街最大的混混儿,一跺脚五牌楼都乱颤。

    因为人命打了官司,一来是真横,滚堂熬刑,光站笼就站了十八笼。

    再说也真有钱,买了个不死,后来在牢里熬得当了牢头。尊重您哪,把您让到他的住室来啦。”

    好家伙真是黑暗!

    正说着,就听当院粗声粗气喊道:“小子们,款待董爷了吗?”

    狱卒赶紧挑帘子。王头进了门,董正一看,喝!真有个样儿,身高足在八尺往外,肩宽背厚,膀大腰圆。

    穿山东茧绸的裤子汗衫儿,系绦线板带子的腰带,脚底下双脸缎鞋,腿腕系着绸子飘带儿。红色头巾镶这玉。

    后边有个十几岁的小孩,很机灵,右胳脯上搭着长衫。

    董正知道这就是王似虎,赶紧站起来抱拳拱手:“王大哥,多关照。”

    王似虎也一抱拳:“董爷,招待不周,受委屈,受委屈。你们别怔着,备酒菜,我陪着董爷喝两盅。”

    这几个人忙上啦。小孩把长衫挂好也出去啦。

    “董爷坐吧。”

    “您也请坐。”

    “董爷,您有王爷府的人情,我们以后多亲多近。

    不过我听何大总管说您身为更头,保护王爷,打败五个高来高去的飞贼。

    我王似虎得知,对您可就起了敬佩之心啦。咱二位得交个朋友,您看得起我,就拿我当个哥哥吧。”

    董正一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去?或许今后出不去啦,有这么个哥哥省得在牢里吃亏。

    于是赶紧站起来打千道:“大哥,受小弟一拜。”

    说着要行大礼,王似虎搀住:“兄弟,请个安就成啦。”

    董正请了安,两个人坐好,酒菜摆上。说真的,董正吃不下去。

    王似虎把酒斟上,“哈哈哈,贤弟,你虽精通武艺,可你不敢越狱。你要越狱就连累八王爷。

    其实兄弟,你不用怕,哥哥保你三天以内准出狱。”

    这话一说,董正精神起来啦:“大哥怎么知道?”

    “唉,这不是明摆的事吗?凭心而论,盗国宝不是兄弟你。谁盗国宝还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哪,分明有人陷害。上边明白,只有抓起你来,他们才有办法。”

    “怎么呢?”

    “哈哈,兄弟,通过你能找到盗宝正凶。

    还有,抓起你来,让你带罪捕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无事干的人们好无事干哪。

    兄弟,你放心,明天你可能就出去。”董正也想开啦,哥俩喝上了。

    刑部大人张翔羽,命缮写誊录人员把口供备齐,放在护书内,立即上轿回东四三条私邸。

    到书房脱去官服换便服,擦把脸,叫书童把师爷请来。

    这位师爷姓胡,浙江绍兴府的人,是个饱学之士。

    大人交待清楚,马上把奏折写好誊清,并放入匣内。

    次日四鼓起来,姨奶奶侍奉着梳洗已毕,取过拜匣,掌灯上轿直奔东华门,来到西路养心殿等候见驾。

    此时繁星闪闪,东方微白。皇帝升御辇,净鞭“啪啪啪”的响着驱赶邪祟,八对金锁提炉点着檀香,满宫灯火,掌声气声由远而近。

    皇帝来到殿内,在“正大光明”的匾下御座上坐好。面前有紫檀木雕刻的书案,上面有纸笔墨砚,案头放着内外官员的折本,眼前放着一个八宝镶嵌的香炉,香烟缕缕。

    御座旁边站着四司八处都总管梁九公,殿外列有品级台,九品十八级,文武官员靴帽袍套,各按职司官衙匍匐在丹墀。

    八大朝臣,分两班跪下候旨。每位都是肘膝而进。

    皇帝看了一份请罪的折子,是八贤王府的师爷杨有兰的手笔。

    写得很委婉,意思是:儿子泣血请罪,府中有人盗宝,惊动圣躬,虽百死而莫赎。

    儿子所承君恩祖德,安逸之中,不敢忘却祖训圣谕。我大贞一朝武功赫赫,

    儿子请了一位农村的教习,名唤董正,他在儿子身旁尚是行端履正,无轻浮举动。

    父皇天聪睿智,洞察秋毫,万民敬仰,儿子也不敢接近荡检之徒,辜负皇恩,致招圣虑。

    舐犊情深,不胜依依,诚惶诚恐,以达天听。

    皇上看完之后,留中啦。又看刑部的折子,皇上仔细推敲,按原折所奏,岂有自盗自告之理,再说八皇子素来谨慎,为朕素知,怎能身染下流,结识歹徒,使其出入王府呢?

    想到这儿,眼望神力王:“尔金。”神力王以头碰地:“臣在。”

    皇上一推折本,梁九公捧起来交给王爷,看完之后,双手呈过眉际,梁九公接过放好。

    “你看如何处分?”

    “依臣弟之见,八皇子府内教习,定是遵法之人,稍有奸滑,八皇子怎能容留,也不能自盗留名,给自己找无穷的麻烦。

    显系有人陷害。教习一定会武艺,难免得罪人,再说贼人也有奇能,不然焉能盗宝!这种贼人,官府办案也绝不能奏效。

    皇上宽恩,可令其带罪捕盗,请回国宝!”

    皇帝点头:“准卿所奏。”

    御笔硃谕:“董正盗宝,显系有挟仇诬告,今命其带罪捕盗,限期百日,如能克期奏效,钦犯就擒,国宝还朝,另有恩典;如逾期不能还朝,钦犯依然逍遥法外,二罪归一,定要严办。钦此。”把款子一落,然后就散朝啦。

    张翔羽捧旨意,出东华门上轿,飞也似地直奔刑部。撤去堂帘,来到书房,官衣都不换啦,吩咐升堂。

    当差的拿提牌来到大牢,小铁门儿一开,把牌子递进去,狱卒撒腿往里跑,来到王似虎的屋中。

    这时候董正梳洗已毕,哥俩喝茶哪。“王头,好消息,堂官下朝,升大堂提董爷。”

    王头一看:“哈哈,道喜道喜,官司完了。快侍候着。”

    把三大件上好,开铁门送出董正:“兄弟,踏踏实实地走吧。”

    当差同董正来到堂口,董正跪下,口称:“犯人董正叩见大人。”

    “刑具撤掉。”

    张大人朗读圣旨,读完以后说道:“董正,万岁旨意下,命你带罪拿贼,请还国宝。限期百日。回府去吧。”

    说完了摆手散堂。张大人回府,给八贤王送了一封信,述说经过。

    这时牢头王似虎进来啦:“哈哈哈,兄弟,你怎么还不走呀,这儿可没人管饭哪。”

    “哎呀,大哥,小弟的官司就这样完啦?”

    “贤弟,你好糊涂哇,有道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一纸入公门,九牛拽不出。你这官司要放在平民身上,马上家败人亡;在你身上就没事啦。”

    “大哥,兄弟也是平民哪?”

    “唉,你是平民,可你身后,不有这位吗?”他说着伸出个八的手势来。

    “兄弟,我有事不能送你。赶快回府吧。”

    “是,大哥,承蒙关照啦。”董正这才离别刑部。

    真是一个恶梦。旁边有人喊:“教师爷,快过来吧,我们都等您啦。”

    董正急视,喝!原来是二位总管大人在此等候。

    三个人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说,董正才知道南北衙门都花了不少钱。

    刚到富贵巷口儿,老千他们都跑来问长问短,董正拉着大家的手一一答复,何吉何春向着大家说:“王爷还在里边等着呐。”

    一进垂花门,董正就见王爷下了大厅的台阶,“哈哈哈……,董正,受惊受惊。”

    董正鼻子翅儿一颤,眼泪就下来啦,抢步跪倒:“王爷,董正铁案如山的官司,被爷给化解了,爷的恩情董正无法报答,生当殒首,死当结草。”

    王爷赶忙相搀:“快起来,咱爷俩谈不到客气。事情来得突然,我也担心,可有一样儿,我放心的是国宝绝不是你拿去啦。

    哈哈,不过我们爷仨可跑遍了北京城,翻云覆雨的总算过去啦。一切也就都好啦。”

    说着往里进了大厅:“准备好了吗?”

    “喳,准备好啦。”

    陈升、李福两个孩子眼睛都哭红啦,拿着董正的衣服进来:“您先洗个澡吧,换换衣服。”

    董正只可答应,陈升、李福侍候着洗澡换衣服,董正这才来到客厅。酒菜都摆好啦。

    王爷很高兴:“董正先吃饭吧。吃完了你到东院去看看父母兄弟姊妹。他们都不知道,你可别提这件事。”

    董正答应。吃完饭去东院看看,一家子说了会儿话,才回大厅见王爷。一边儿喝着茶,王爷才细问一番,董正把经过一字不遗的直说到从刑部出来。

    王爷点头:“看来出衙门真不容易呀。董正你可好好想想,你还有个捕盗哪,你得罪了什么人?赶快寻找线索。”

    董正摇摇头:“爷是知道的,我在府里接触的人都禀明王爷,您也知道我的为人,绝不会得罪人。即使话言话语,得罪了人也不至于要把董正害死。”

    大家伙儿包括郝俊、司马老道长、张德妙都觉得董正这人真是脑子时好时坏的,这句话怎么说出来的,前头不是还把人花旺的同门给打吐血了吗?

    王爷一看董正冥思苦想,也点点头:“我也想,你不会得罪人到这般地步。可什么人吞了豹胆,身入大内盗宝呢?

    得啦,你这一天一夜尽管不受罪,也担惊害怕的,你先回屋里休息休息吧。”其实董正并不累。

    董正往外走,一直奔东院,陈升、李福打帘子:“董教师,真把我们俩吓死啦。”

    董正坐下,面带笑容说:“你们两个还是孩子,这官司没法打呀,谢谢你们关心我,出去玩会儿去吧,有事我叫你们。”

    董正脑袋都大啦,自己无精打彩的到里屋,往床上一躺,往里一翻身,觉着有东西硌了自己一下。

    实在话,平时董正也不躺着睡觉,都是打坐的。

    董正从床上下来,把皮褥子、毡子一撩,低头一看,“啊,盗国宝的贼人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