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8章 后周建立

    还是那句老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尽管刘赟一行始终是磨磨蹭蹭的龟速前进,可是郭威已经是不能再允许他再往前一步了。

    留守汴州的王峻、王殷听到澶州兵变的消息,“吃惊得下巴都掉了下来”,立即派侍卫亲军骑兵总指挥郭崇威率骑兵七百人,连夜前往宋州拦截刘赟。又派前申州州长冯铎到许州巡逻,这里是刘知远的亲弟弟刘信的地盘,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郭崇威到了宋州,立即下令包围刘赟入住的宾馆。刘赟又怕又怒,赶紧下令关闭大门,他登上楼门向下喊话:“这是咋的一回事啊?你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敢对朕动粗?”

    “陛下您有所不知,澶州发生兵变,郭公担心您的人身安全,特意派臣来保护陛下。您该吃吃该喝喝,臣保证,一个苍蝇都不会飞进去骚扰陛下的。”郭崇威向城楼方向作了一个敷衍的揖,不紧不慢说道。

    “既然这样,那你进来吧,搞这么大的阵势干啥嘛。”刘赟倒也真单纯。

    “没事没事,臣就站在外面远远守护着陛下就行了。”轮到郭崇威害怕了,他不敢贸然进去。

    刘赟只好安排冯道出来跟郭崇威谈心,做了一番思想工作,郭崇威这才敢上楼晋见刘赟。

    一见面,刘赟就握着郭崇威的手,泪流不止。郭崇威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便随意敷衍安慰了几句:“陛下不要害怕,别怕,郭公特意派臣来保护陛下您的,臣不会让您受任何伤害。”

    等郭崇威前脚离开,刘赟的谋士徐州判官董裔,立刻跪在刘赟面前。

    “陛下,刚才臣仔细观察了一番郭崇威的言行举止,他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诡异,不是个好人,一定有阴谋。现在外面有小道消息,说是郭威那逆贼已经称帝,如果陛下还继续前往汴州,无疑是自投罗网。眼下不如赶紧召见侍卫都指挥张令超,连夜发起攻击,干掉郭崇威,明天再抢掠睢阳府库的金银绢帛用来招募士兵,接着北上太原投奔太上皇刘老爷子。郭威刚到汴州,肯定来不及追我们。”

    其实,这绝对是当时最好的办法和出路了。只可惜,刘赟这货性格很是优柔寡断,他怂了,沉默半天,愣是没个主意,也不拍板。

    时间就是生命啊,你不动我就动。果然,当天晚上,郭崇威就先下手为强了。他偷偷约见张令超,逐条列明利害关系。张令超想都没想,十秒钟时间,直接决定率部归附了郭崇威。这下,刘赟就更加害怕了。

    正在此时,刘赟又收到了郭威的飞鸽传书,上面陈述了自己是如何被众将士所胁迫等等一大堆废话,末尾两句点了重点:召冯道先回京城,留下赵上交、王度侍奉刘赟。

    冯道告辞上路,刘赟又哭了起来:“此次西行,朕所唯一依靠的就是老太师您。因为您是三十年的老宰相,有您在身边,朕从来没有任何顾虑。如今朕的侍卫全被郭崇威夺走了,处境危险,朕该怎么办呢?”

    冯道只是沉默,一句话也不说。久经政坛的他,已经一眼看穿了刘赟的结局。

    刘赟身边的客将贾贞恶狠狠地盯着冯道,想杀了冯道。刘赟阻止了他:“切不能如此草率鲁莽,这不关老太师的事。”

    冯道走后,郭崇威将刘赟软禁到宋州城外的一个小驿馆,并杀了刘赟的心腹董裔、贾贞等人。

    有时候,爱恨与生死,就是那么一瞬间。如果那天晚上,刘赟听取了董裔的建议,没有优柔寡断,那么可能又是另一番历史了。

    随后,李太后发布诰令,废黜刘赟为湘阴公。马铎领兵进入许州城,刘信深感惶恐,选择了自杀。

    几家欢喜几家愁。951年1月5日,李太后发布诰令,自己退出这场政治游戏,将御玺交给郭威,让他继皇帝位。

    随后,郭威脱下黄旗,换成一身正式的黄袍,在崇元殿登极,坐到之前刘知远和刘承佑坐过的椅子上,正式称帝。并下诏:“朕是周王朝皇室后裔、虢国国君之后,国号定为周。”

    为了跟以前的周和北周相区分,史称后周。

    作为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郭威建立的后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承上,它终结了后唐、后晋和后汉持续28年三个王朝的沙陀政权,重新建立中原汉族政权。启下,它培养了优秀的接班人----后周名帝柴荣,带出了小弟----第二代导演赵匡胤,为大宋帝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至此,刘知远建立的后汉,持续四年宣告灭亡,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五代的几位皇帝,如果在地下相见的话,应该也很是有趣吧。郭威最早是李存勖的亲军,多年来一直辗转于各个阵营,跟在各路老板后面摇旗呐喊。

    李嗣源造反的时候,他又跟着李嗣源的手下大将石敬瑭。石敬瑭造反的时候,他又被石敬瑭手下的大将刘知远发掘出来,提拔到中层领导,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

    称帝后,郭威下诏,分别对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追赠官职,安排朝廷收葬三人的遗骸,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派人查访他们有没有亲人留在人间,分别破格录用为公务员。又各安排十户人家,对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和刘知远的坟墓进行洒扫祭奠。

    他还下令废除了后汉时期王章增设的各种税收名目,禁止向老百姓征收雀鼠耗、省耗,也不再让地方政府向中央进贡盈余。

    与李嗣源一样,当了皇帝后的郭威同志仍然继续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下令禁止地方上进贡各种珍奇异兽,还将宫里面的珍贵华丽的珠宝玉器全部搬出来砸碎。

    “朕是穷苦人出身,早年间吃尽了人间疾苦。如今虽说机缘巧合当了帝王,可是用不着这些东西。这些贡品没有一件不是浸满群众的血与汗的呀,朕怎么能够在这里养尊处优?”

    虽说是一个依靠拳头打天下的“大老粗”,郭威却很爱读书,早年在行军打仗时候,有空就躲在一边抱着书本苦读。

    莅临九五后,他仍然重视任用有才德的文臣,“朕是行伍出身,没上过几年学,更是不懂得如何治理社稷江山。诸位有关于大周建设发展的建议,只管畅所欲言。”

    郭威先后提拔了范质、王溥等一批能臣,这些人后来成为北宋初年政坛上的“大佬”,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