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43章 酒后吹牛的一语成谶

    而另一边,留在中原的李谷,仕途命运却比韩熙载顺利太多太多。练就一身好武艺、颇具大侠风范、到处扶危济贫的他,比韩熙载晚一年考中进士,先后被任命为华、泰二州的从事。

    石敬瑭建立后晋,李谷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得以从地方调到京城上班。石重贵出任京城开封府尹,李谷受命为太常丞,官从六品。石敬瑭前往邺都平叛范延光时候,命令石重贵留守,加封李谷为虞部员外郎,仍兼旧职。

    石重贵称帝后,拜李谷为职方郎中,隶属兵部。不久,改任度支判官,负责全国财务预算,又改任吏部郎中。不知为啥,李谷一度被解除职务,罢官在家。

    契丹南侵,石重贵御驾亲征,他任命李谷为枢密直学士,意思就是军事顾问的秘书。不久又任“给事中”,专门负责审议官员的奏章,权力很大。

    但是,李谷的才华招到了皇帝宠臣冯玉、李彦韬的嫉妒和排挤,他很快被调任“三司副使”。恰逢石重贵第二次御驾亲征,李谷不再随行出征。

    契丹攻入汴梁,石重贵被迫北上黄龙府。后晋官员没有一个人敢过来送别,只有李谷早早等在他经过的路上跪拜迎接,并哭着自责,将自己所有的财物献给了他。

    后来,耶律德光派遣使者前来,准备接管磁州。时任刺史的李谷杀死了契丹使者,秘密联系刘知远,献计让“天威军”成员梁晖进攻相州,为天下的土匪做个榜样。

    耶律德光相州大屠杀后,路过磁州。李谷被契丹军所俘,耶律德光将他严刑拷打六次。如同渣滓洞中的革命烈士,李谷丝毫没有屈服,他的回答永远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当初朕南下的时候,听说你告诉别人,说朕必定不能返回朕的故乡,见到朕的老妈,你是咋知道的,难道你是道士不成?”耶律德光生病的时候,又找来李谷。

    “臣并非道士,也并不知道您说的这些。”

    “你肯定是道士,有神仙方法。现在朕病得很重,如果你能救朕,荣华富贵随你挑选。”耶律德光不相信。

    “臣说过了,臣没有什么手段,不过是被人诬陷罢了。”

    李谷始终面不改色,耶律德光只好作罢。

    后来,耶律阮将赵延寿关进铁笼子,在镇州直接称帝,任命李谷为“给事中”。此时,镇州主持工作的,是契丹大将、杀人狂魔耶律麻答,后晋大臣冯道、李崧、和凝也都在城中。

    刘知远部下李筠、何福进率兵占领武库,将铠甲武器发给汉兵和镇州百姓,并拿刀逼着白再荣入伙,诸将纷纷前来助阵。契丹军退至牙城后,一鼓作气,杀死百姓两千余人。

    “再这样下去,就全完蛋了,不行,我得赶紧想出办法。”危急之中,李谷脑海中灵光一现,请冯道、李崧、和凝到战场上,排队挨个进行一番即兴演讲,慰勉战士。大佬们一出场,士气振奋,汉军很快收复镇州。

    赶走耶律麻答后,白再荣暂代镇州留后。没想到,此人是个“白麻答”,举兵起义的时候没胆子,见钱眼开的时候却是胆大包天。他贪图李崧、和凝的家财,派部队包围李崧等人的家,强迫他们交出全部财产后,又想杀人灭口。

    李谷听说后,立马找到白再荣,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顿。

    “现在国破家亡,你们这些所谓的将领手握重兵,一开始却对百姓见死不救。好不容易只是赶走了一个耶律麻答而已,就死了好几千人,再说了,这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吗?你刚刚有幸免于一死,就立马想杀死宰相,如果新天子刘知远过来责怪你,我看你怎么回答?!”

    白再荣听后非常害怕,李崧、和凝等人幸免于难。

    认清政治形势,归附刘知远,不向契丹人屈服;在战争关键时期请来大佬即兴演讲,稳定军心;勇于劝阻白再荣贪财滥杀,救下李崧等人。通过这些事,我们可以看出李谷的刚毅冷静和智略过人。

    到了后汉,李谷代理开封府尹,主管京城治安。当时,开封及附近州县强盗众多,中牟县尤其严重。李谷发动群众有奖提供情报,返聘前朝一级刑警出山,又调动数千侍卫军协助,一鼓作气“悉禽贼党”,社会治安恢复安宁。李谷被授予年度“全国扫黑除恶一等功”,胸前别着大红花领奖,名动京师。

    时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前去平叛李守贞,李谷出任西南面行营水陆转运使,负责后勤保障。郭威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多次暗示努力,终于将他拉进自己的“朋友圈”。李谷明里暗里为郭威提供朝廷情报,替他反叛扫清障碍。

    郭威称帝后,将李谷提拔为宰相。上任后,李谷兢兢业业、殚精竭虑。

    李谷先是修改了后汉时“禁牛革法甚峻,犯者抵死”的规定。他觉得此条例对犯法者处罚过重,就核查了全国每年制作铠甲等战略物资所需牛皮的数量,结合田地的亩数,作出了“百姓每十顷田拥有者,每年上交官府一张牛皮,剩余牛皮允许自由支配”的新规。

    随后,李谷又奏请朝廷废除屯田制,实行按州县纳税、服役的制度。

    这两大利国利民的举措,使后周国力迅速增强,也使李谷成为百姓救星。深受其惠的数千名淮阳吏民来到汴梁,请求为李谷立“生祠”。郭威顺水推舟,批准了吏民的请求,李谷却恳切辞让,很聪明地“恳让得止”。

    柴荣继位后,加升李谷为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高平之战中,李谷随柴荣北上抵御汉辽联军入侵,被北汉军追到山谷中。他在山谷中藏匿两夜,才出来追上世宗,柴荣对他大加慰抚。

    柴荣第一次北伐,围攻晋阳时候,命李谷预先征调军粮,又指定他替代大将符彦卿,担任代理太原知府。

    虽然无功而返,柴荣班师后,依然奖励了李谷,加升为“司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监修国史是宰相的兼职,属于一个荣誉职衔,只有地位尊崇的老臣才有这样的待遇。

    “自唐末战乱以来,跟随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言行的职任被废弃,进而造成了史料空白。臣建议,请皇上派端明殿学士、枢密直学士全天候记录帝王的一言一行,形成内廷日历,交付修史的官员,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李谷向柴荣上书,获得批准。

    同年,黄河决堤,齐、郓二州被淹没。李谷又奉命率十几个州的壮丁抢险,决口如期堵住。

    也算是一语成谶吧,当初两个好朋友酒后的醉言成了现实。就这样,李谷出任后周的前军统帅,奉命前来讨伐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