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64章 寿州城终于不攻而降,濠州郭廷谓烧毁浮桥

    安排完涡口的事情后,柴荣授向训为武宁节度使,兼任淮南道行营都监,屯兵驻扎在涡口。自己则是带兵返回下蔡,他派人给刘仁瞻送去了一封诏书。

    “投降与否,由你自己决定吧。”

    柴荣等了三天,没有收到刘仁瞻的回信。

    3月17日,柴荣在寿州城北检阅部队,向南唐守军炫耀武力,准备随时发起攻城。

    寿州城内,刘仁瞻已经病入膏肓、昏迷不醒。他的同僚看到柴荣亲自来攻城,知道在劫难逃,就把他卖了。监军周廷构和营田副使孙羽灯,以刘仁瞻的名义起草降书,开城投降。

    柴荣看到降书,大喜,立马派人进城,传谕宣慰。此时的刘仁瞻尚在昏迷,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了,一切接待事宜都由周廷构负责。

    周廷构强迫刘仁赡的儿子刘崇让出城,向周军负荆请罪。

    3月21日,柴荣在寿州城北举行受降仪式,周廷构等人用担架把刘仁瞻抬出来。刘仁瞻此时刚醒过来,但气息微弱,连话都说不出来。

    柴荣安慰刘仁瞻一番,派人送他回城养病。

    随后,柴荣下诏,将寿州的治所转移到了下蔡,宽赦城内百姓和将士,凡是有听从南唐的指令对抗后周的,一律既往不咎。

    又加授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并在诏书中褒奖刘仁瞻为当世名臣。

    就在柴荣下诏的当天,刘仁瞻与世长辞。

    柴荣得知后,沉思良久,追封他为“彭城郡王”。

    可能,这就叫做英雄相惜吧。

    李璟得到刘仁瞻离世的消息,也追赠刘仁瞻为太师。

    刘仁瞻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被交战国双方都追谥的将领。

    就这样,寿州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后周拿下来了。为了纪念刘仁赡的气节,柴荣将刘仁瞻的清淮军改名为“忠正军”,并任命右羽林统军杨信担任忠正节度使、同平章事。

    柴荣将寿州粮仓打开,赈济灾民。3月29日,他留李重进在涡口屯兵,继续攻打濠州,自己又班师回朝,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回去处理呢。

    此次柴荣的第二次御驾亲征,一举消灭了南唐的主力部队,也顺利攻克寿州,为以后北宋消灭南唐打下基础。

    濠州的另一个名字叫凤阳,日后还出了个大人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此时镇守濠州的,正是郭廷谓。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他见到淮河水上涨后,不顾自己刚刚死里逃生,又英勇逆流而上,准备火烧浮桥。只可惜,他运气实在太不好,被后周将领赵匡赞提前设的埋伏给撵回去了。

    郭廷谓见寿州丢了,后周皇帝又返回汴梁了,他不愿意坐以待毙,便对手下说道:“后周擅长陆战,而我军则是擅长水战。不如我们带两千水军,前去夺回浮桥?”

    “将军,每次您都说要去夺回浮桥,可是都连着失败两回了,难道您还想尝试第三回吗,俺可是没啥信心啊。”

    手下人都觉得没啥把握,但是经不住郭廷谓的软磨硬泡,还是跟着过去了。

    没想到,这一次,郭廷谓还真的成功了,唐军很快就烧毁浮桥,还大败周军,并缴获了周军的军资粮草。经此一败,周军败退到定远寨。

    李璟论功行赏,任郭廷谓为武功殿使。

    然而,郭廷谓并不打算见好就收,他派人冒充小商小贩,去定远寨中侦察敌情,发现领头的正是武宁节度使武行德。

    “竟然是他?”郭廷谓不仅一愣。

    原来啊,这个武行德也是后周的一员猛将,此人身长九尺,换算成我们今天的度量单位,应该就是身高2米7多,“小巨人”姚明在他面前还要低上半头呢。

    由于从小家庭贫寒,武行德一直以打柴为生。天生有一副好身板,身强力不亏,所以他打的柴又快又多,别人都开玩笑喊他“一谷柴”。意思是只要武行德进入山谷打柴,别人休想惦记,他一个人就将山谷里面的柴火全部包圆了。

    靠着打柴打得多,小武同学的小日子也算是过得有滋有味,任凭山外的世界风云变幻、打打杀杀,丝毫不影响他“光头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石敬瑭来到河东担任节度使,武行德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转变。

    有一次,石伯乐在郊外打猎,看到路边有个大汉,背着柴拱手行礼,便将他叫到自己的马前。不料,石伯乐胯下战马仿佛受惊似地突然叫了起来。

    “我去,你竟然这么彪悍,难怪我这匹久经沙场的战马会受惊。给我当个保镖应该不错。”

    石敬瑭有心将此壮汉收入帐下,就问道:“这些都是你一个人砍下的柴?”

    “正是。”

    石敬瑭让手下力气最大的壮汉去挑担,哪知根本举不起来。武行德也不客气,径直走过来,一把轻松轻松地挑起担子,就地来了个“爱的魔力转圈圈”。

    “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干吧,别砍柴了。”石敬瑭的一句话,让樵子武行德告别了砍柴养家的山野生活,正式进入了军界,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石敬瑭建立后晋后,短短几年,武行德就从治蔡州的奉国军都头,升任指挥使。后又改为控鹤军指挥使、宁国军都虞侯。

    好景不长,后晋到了第二代君主石重贵时期,耶律德光带军杀入汴梁,武行德空有一身武力,却因形势所迫,憋屈地随大流儿做了亡国俘虏。

    “如此一来,也不是个事,我得想办法获取那契丹老头的信任,到时候来个无间道、碟中谍。”虽然读书不多,武行德却有一颗中国心。

    幸好,这一天不久之后就到了。契丹人占领中原后,以为捞到了聚宝盆,只想着“打草谷”,各地纷纷举起义旗,耶律德光终于知道中原的皇帝不好做了,只好打起背包,想回到草原老家。

    “朕看你表现不错,人高马大,你就负责本次的运送任务吧。朕派给你1500人,记着,务必将这些个铠甲兵器完好无损运回契丹。”临走前,耶律德光交给武行德一个差事。

    武行德知道,这些武器装备都是“草包”杜重威卖国投降时候,被契丹人缴械的,“奶奶的,还把我们的装备往你们那旮旯运,此时不反,老子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