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65章 武行德兵败千里走单骑,柴荣也有个“苏大强”老爹

    就这样,武行德偷偷说服了几个自己军中的老铁,当船队走到黄河边的时候,他率先发难,对着黄河高歌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随后,武行德又发表了一篇即兴演讲。动员工作做足后,他带领手下,顺利干掉船上的契丹士兵,将武器铠甲就地分发后,沿着汜水往上走,又一举攻下河阳。

    紧接着,武行德与史弘肇取得联系,顺利找到了组织。

    他这次压宝无比正确,刘知远听说武行德抢占了河阳要地,当即收回让刘铢担任河阳节度使的任命,改授武行德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尉。

    契丹人不甘心,耶律德光的舅舅萧瀚撤军前,又在汴梁立后唐皇子李从益为帝。

    作为五代第一美女,“花见羞”深知此时称帝就是找死,所以就和萧翰玩起了“躲猫猫”。只是,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李从益只能悲催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屁股决定脑袋。李从益称帝后,心存幻想,派使者征召两位节度使入宫,希望他们主持军务,帮助自己抵抗刘知远。

    这两位节度使,其中一个是归德军节度使高行周,另一个就是武行德。

    李从益到底太傻太天真了,根本不懂得乱世之中“强者为尊”的道理。

    武行德深知李从益和刘知远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于是,他俩不仅没去汴梁,反而将此事报告给了刘知远。

    结果可想而知,刘知远大怒,立刻派人进京,非要将小屁孩李从益咔嚓掉。多亏“花见羞”反应迅速,提前来了个“死刑犯换皇子”,李从益这才侥幸逃至断龙涧。

    不久,刘知远抵达河阳渡口,武行德亲自率军护送刘知远进入汴梁。此后,刘知远大封功臣,武行德赫然出现在新朝功臣榜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从一个禁军军官,变成了一方镇帅。

    后汉隐帝年间,武行德改任成德军节度使,还曾入朝庆贺隐帝生日。然而后汉比后晋还短命,刘承佑诛杀权臣,竟然杀到了枢密使郭威的头上,结果被郭威黄旗披身后,杀回汴梁夺取皇位。

    郭威建立后周,进封武行德为谯国公。柴荣即位后,又让他兼任中书令。

    南征时候,由于周军需要水路并进,柴荣派武行德疏浚汴口,最终使汴水直达淮南。自此之后,江淮漕运得以恢复,坐船可以直达京师。

    小武同学的壮举不仅方便了后周的军事行队,而且对于北宋汴梁的繁荣,那也是功不可没的。

    开战后,武行德受命为濠州行营都部署,率军屯驻滁州的定远县城。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次,壮汉武行德碰到了南唐狠人郭廷谓,也遭受了人生中的另外一次挫败。

    郭廷谓听到“武行德”的名字后,先是倒吸了一口气,然后迅速开始行动。他召集了一万多民兵和五千士兵,日夜训练,沿山偷偷设下伏兵。

    武行德这次大意了,他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根本没把郭廷谓放在心上。一场伏击战后,周军溃败,死数百人。武行德单骑逃脱,并且因此挨了个处分,被贬为左卫上将军。

    拿下定远寨后,郭廷谓返回濠州。李璟再次论功行赏,任郭廷谓为滁州刺史、充上淮水陆应援使。后来想想觉得还是不够,又加封郭廷谓为濠州团练使。

    虽然敌军暂退,郭廷谓却不敢掉以轻心,他继续修缮兵甲,设置沟垒,随时让手下做好敌军卷土重来的战斗准备。

    柴荣回到汴梁后,让大军休整几个月。此时,他的亲老爸又给他惹了一件麻烦事。

    自从柴荣登基后,本应该尊柴守礼为“太上皇”。

    可是,柴荣自认为他继承的是郭威的天下,而且自己早就过继成为郭家的儿子,所以他只是给柴守封了个大官,称他为“元舅”,让他做个百万富翁,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这个柴守礼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1.0版本的“苏大强”,坑儿子他可是非常认真的。

    虽然被封了“元舅”,也有花不完的钱,柴守礼还是觉得很别扭,“如果俺呆在京城的话,跟俺的皇帝儿子逛街碰到了,到底是老子拜儿子还是儿子拜老子?不行,想想就很尴尬,俺还是提前退休,回洛阳安享晚年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到了洛阳后的柴守礼仗着自己是皇帝的亲爹,连走路都是横着的。

    不仅如此,柴守礼还大搞“老乡会”和拉帮结派。

    当时的洛阳城内,还住着王溥、王彦超、韩令坤等高级官员的老爹,柴守礼就跟这些老爹们终日厮混在一起,组成一个帮派,名叫“十阿父”。

    这十个坏老头儿整天横行霸世、嚣张跋扈、无恶不作,对老百姓轻则拳打脚踢,重则率众群殴,而且每次干完坏事之后,还大言不惭。

    “俺家小子是皇帝!”

    “俺家儿子是将军!”

    “俺家娃娃是宰相!”

    这些人把洛阳城弄得鸡飞狗跳,洛阳人对“十阿父”是又怕又恨,避之不及。

    有一次,柴守礼和韩令坤的父亲韩伦逛街时候,和一个小商贩讨价还价,拌了几句嘴。柴守礼越想越气,竟然因此指示家丁,当街将这个商贩打死了,韩伦也在一旁恶语相向、助威加油。

    这件事情激起民愤,人们随即将柴守礼和韩伦告到了官府。

    “告的是谁?当今陛下的老子和将军的老子?”当地政府领导一看这诉状,立马吓得瞠目伸舌,不敢批答,趁人不注意,连夜卷铺盖走人,案也不审,官也不当了。

    案子一级一级往上转,没人敢接手,一直转到了柴荣的办公桌上。

    柴荣十分为难,按说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爹啊。

    柴荣左右为难。

    最终,柴荣选择自动忽略老爸柴守礼,仅仅追究韩伦一个人的刑事责任,“大胆韩伦,作恶多端、滥杀无辜,当斩!”

    韩令坤一听就恼了,“为啥都是老爹犯罪,你光杀我老子不杀你老子?”

    只不过,这些话只能想想,肯定不能说出来的。

    “皇上,臣的老父亲岁数已大,还没享过几天福,不能将他斩首啊,请您从轻发落,臣愿意革去官职,替父亲赎罪!”韩令坤哭着求情。

    柴荣本来就心虚,在韩令坤的苦苦哀求下,剥去韩伦官爵,将其流放到沙门岛。

    该案件就此不了了之。

    不过,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好人活不长,坏人活到头”,这句话印证在了柴守礼的身上。

    柴荣在位的6年间,出于避嫌的缘故,始终没有见过他一面,直到去世。

    后来,柴守礼又经历了孙子的继位,紧着着眼睁睁看着赵匡胤黄袍加身,儿子孙子的江山更姓改名。这对他来说,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