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66章 周世宗第三次南征,攻破濠州节节得胜

    大军休整了半年,处理完朝政和一些家务事情后,957年11月,柴荣决定第三次亲征南唐。

    “寿州虽说是被我们拿下了,但是南唐仍然在江北一带活动,他们的水军随时可以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威胁寿州。朕必须跟李璟做一个了断。”

    柴荣留下枢密使王朴继续看家,自己带着赵匡胤等人,日夜兼程,很快抵达淮河。

    当天晚上,周军大部队渡过淮河,来到濠州城西侧。

    当时的濠州东北方向,18里处有一片滩涂地,南唐军在那里修了一个营寨,架上2米多高的铁丝栅栏,周围还挖了护城河,他们认定后周军队肯定无法通过。

    看来,郭廷谓还是有些真本事的。不过,这些困难在柴荣面前,那都不是个事儿。

    只见他两手合成一个空心的圆形,放在嘴前,随着“嘘”的一声嘹亮的口哨,一群骆驼有序出场啦!

    没错,就是当初耶律德光南下时候,被石重贵打得疯狂飙的骆驼。

    柴荣派将领康保裔,带数百甲士,骑着骆驼涉水而过,赵匡胤带着骑兵紧跟其后。

    “啊,这些这是啥,难道是电视上《动物世界》里面说的沙漠之舟骆驼吗?赵忠祥解说的时候,可是没说骆驼还会游泳啊!”

    唐军没有料到周军会这么快渡过滩涂,立刻吓得四下逃窜,周军顺利到达濠州城下。

    正好此时,李重进攻破了濠州的南关城,王审琦又攻破南唐水寨。

    只剩下城北的河岸上,还停靠着数百艘战舰,排列整齐,周围插满了梅花桩。

    柴荣不慌不忙,安排水兵直接将梅花桩一根一根拔掉,然后又放了一把大火,烧毁了唐军70多艘战舰,斩首2000余人。其余的战舰要不是跑得快,也毁于火海。

    此刻,曹操和陈友谅要是知道的话,估计要高呼柴荣一声“内行”吧。

    就这样,郭廷谓花费心血、辛辛苦苦布置的防御工事被柴荣逐一击破。濠州城完完全全、一丝不挂暴露在周军面前,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报,濠州守将郭廷谓送来书信一封。”帐外的士兵说道。

    “哦?他送信,呈上来吧。”

    柴荣打开一看,信上写道:“此次一战,让郭某人见识到了周军的厉害,只是我的老婆孩子尚在江南,我不能这么快投降,否则会被南唐皇帝灭九族。能不能允许郭某派使节到金陵向领导请示,然后再投降。”

    “哈哈哈,雕虫小技!”柴荣笑了两声,他明白,这只是郭廷谓的缓兵之计,哪里会派使臣向领导请示,不过是搬救兵罢了。

    “那陛下您准备怎么办,我们要不要……”

    “演戏就让他演全套,朕批准他的要求。”柴荣喝下一口酒,闭上眼睛,胸有成竹地哼起了一曲江南小调。

    为啥柴荣明知是计,还要故意放纵呢?笔者开始也心存疑虑,想当初东吴大将诸葛恪亲率20万大军,猛攻曹魏军事要地新城,当时守城大将张特,手上只有3000人马。

    眼看新城将要被攻破,张特休书一封,命令手下用弓箭射出城外。诸葛恪打开一看,上面写的内容正和郭廷谓此刻说的话差不多。

    诸葛恪看完信之后,相信了张特的话,命令大军停止进攻。这才给张特喘息的时间,一夜之间加固城墙,新城防御工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终使得诸葛恪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的。

    柴荣肯定是读过这个故事的。他如今这样做,必定是心中有了百分之百必胜的把握和底气。

    如今周军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他也早已盘算好了应对之策——围点打援,还害怕区区一个郭廷谓翻出个天大的浪花不成?

    果然,几天后,周军探子就传来消息:“东边过来了上百艘战舰,看样子像是从泗州发过来的援兵。”

    “果然让朕猜到了,来得好啊!就让朕去会会那援兵,瞅瞅他们有啥真本事。”

    柴荣留下部分人马在继续围在濠州城下,他亲自率军前往南唐援兵过来的方向。

    柴荣刚走到洞口,就迎面碰上泗州过来的唐兵。随着柴荣的一声令下,周军杀气腾腾冲了过去。

    水陆齐攻、轻轻松松,后周部队大破南唐军,杀敌5000人,俘虏2000人,夺取战舰300余艘。

    后周军乘胜东下,所经之处无不获胜,一直追到南唐另一个军事重镇,泗州城下。

    “赵爱卿,老规矩,还是你做先锋,如何?”柴荣笑着看向赵匡胤。

    “明白,得嘞!您就放宽心吧,陛下。”

    赵匡胤痛快领命,率军先攻打泗州城南,又重操旧业,习惯性一把火烧掉了城门,继而攻破泗州城的水寨以及月城。

    柴荣来到月城城楼上,亲自督促将士们攻城。

    “咦,刚刚咱不是才派出大军过去援救救濠州吗?为啥转眼间,后周的部队就出现在泗州,难道我们派出的救援部队是去接应后周军啦,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嘛?”

    泗州守将范再遇很有自知之明,一看形势不妙,赶紧主动打开城门,乖乖投降。柴荣大喜,任他为宿州团练使,范再遇拜谢完后,立马屁颠屁颠走马上任去了。

    有了在晋阳和上次南征的前车之鉴后,这次,后周军对军纪尤其重视。柴荣下令,禁止士兵抢掠,禁止践踏民田。

    “好人啊!”泗州的百姓们感激涕零,争相用收割来的稻谷劳军。

    泗州城虽然攻下来了,但是柴荣听赵匡胤的汇报,得知城内一切良好后,并没有进入城内。

    他将部队就地转化为三路,自己率军沿淮河北岸进军;赵匡胤率步骑沿淮河南岸进军,追击南唐军;战舰和其余将士,则是直接在淮河的河面上前向,三路同时进发,直指楚州。

    当时的淮河两岸,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行人路过,杂草丛生,更是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芦苇。再加上淮河经常泛滥,岸边是三步一个泥坑,五步一道沟壑,非常难走。

    然而,此时的周军是乘胜前进,所以士气高涨、一路高歌,早就将这些个困难和疲劳忘记得干干净净。也正是应了我们伟大领袖***说的那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就这样,周军很快追上了一些逃窜的南唐兵,他们争着抢着一边走一边打,战鼓雷鸣,绵延几十里都可以听得到,何其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