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75章 病龙台返回后,柴荣突然生病

    看着领导一副志在必得、锐图进取的模样,李重进便纵身上马,随着柴荣一道,两人沿着河岸巡视了一大圈。

    果然,越往上游走,水势越是激流勇进,而且深不见底。

    “看这形势,不可贸然涉水前进。这样吧,赶紧采伐木头,紧急搭建起一座浮桥来,三日之内完工,方便我军行进。”说完,柴荣就又率领禁军返回瓦桥关休息去了。

    回去的路上,柴荣难以抑制自己心中的激动,一想到马上就可以踏平辽北铁骑,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纵马驰骋到一座高高的山坡上面。

    居高临下,他看到自己威武雄壮的部队列阵整齐、士气高昂。

    “这就是朕征战天下、完成统一江山社稷的所在。将士们,你们都是好样的,朕要带着你们一起继续奔赴沙场、纵马高歌,我们要在战场上书写出我们人生的壮丽篇章!”

    柴荣正准备调转马头,忽然看到身后络绎不绝的百姓,还有他们手中的鸡、鸭和用粗绳捆起来、装在坛子里面的酒。

    “乡亲们,你们这是?”

    “您就是后周的天子陛下吧。我们是过来犒劳天兵天将的。”这些群众纷纷跪了下来,“陛下,您不知道,自从我们被蛮夷统治以来,备受辽人的欺压和辱骂。如今,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终于等到了中原王师,谢谢您救了我们。”

    柴荣连忙说道:“快请起吧,解救你们于水火,这也是朕的职责所在,以后安心种地养家吧,不会再有人欺负你们了。”

    他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扭头顺嘴问了一句:“对了,老乡,这个地方叫啥名字来着?”

    “回禀陛下,听老人们辈辈相传,此地叫做‘病龙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捋着花白的胡须,眯着眼睛,慢吞吞说道。

    “哦,怎么叫这个名字呢?”柴荣愕然,在嘴里面小声嘟囔一句,然后黯自伤神,纵马下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想到,柴荣从“病龙台”回去后,睡到半夜,竟然突然生病,第二天早上,连床都起不来。

    虽说,就像是前文中我们写到的,凤雏庞统死于落凤坡,卧龙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瓦岗军李密死于断密涧,隋末裴元庆丧命庆坠山,耶律德光死于杀胡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冥冥之中的谐音梗,这些地方自带诅咒和煞气?

    古人历来都很相信“天知合一”,他们觉得天意和人事总是在看不到的地方相互感应。虽然柴荣自“病龙台”回去后就一病不起,这样的说法看似更多的是一种神秘色彩,我们也必须客观看到一些事实,那就是柴荣的病并非没有来由。

    此时,距离柴荣34岁登基,也是仅仅只过了五年多的时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面,柴荣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柴荣曾经说过:“朕要用十年时间开拓天下,十年时间与民休息,十年时间致力太平。”他不仅说到,也是实实在在做到了。

    从登基后,柴荣的脚步就没有停下来过。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面,他出征北汉高平、讨伐后蜀秦凤四州、三征淮南跨过长江,这次又再一次亲征辽国,一举攻下关南之地。除了在后蜀一战中,他委派的王景替他出征,其他每次战疫,他都是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总是冲在最前面。

    战场上的刀枪是从来都不长眼睛的,长期不停歇的战争早已经不知不觉中摧毁了他的身体。

    当然,除了不停地征战四方,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柴荣还需要挖空心思去思考如何治理好社稷,带领国家走向新的辉煌。

    前文中我们也多次提到,他在政治、文化、军事、民生、水利和城建等各方面进行的大刀阔斧改革之路,坚决遏制“躺平”思想,这些都使得后周迅速经济复苏,百姓富庶。

    改革历来都是艰难的,推动改革的都是伟大的,被称为“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消耗了柴荣的巨大心血。再加上他本身容易生气、比较冲动的性格,所以,他的身体可能早就吃不消了。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是他强大的心智在支撑着罢了。

    柴荣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他可以多一些时间,能够多为这个国家再做更多更多的事情。

    前段时间,柴荣还为他的好朋友王朴撕心裂肺、痛苦不已,因为他心里面清楚,王朴是活生生被累死的。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为这个国家操碎了心,也是活生生累病的呢?

    恰在此时,孙友行传来捷报。

    “陛下,臣已经攻克易州,并将那易州刺史李在钦活捉,就在帐外候着呢。”

    柴荣当时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他带兵升帐,“李在钦,事到如今,你是愿降还是愿死,选择一条路吧?”

    “我呸,投降,老子的字典里面从来就没有这两个字!”李在钦也是一条响当当的北方硬汉,他冲着柴荣吐了一口吐沫,“老子绝对不会苟且偷生的,要杀要剐,随便你,狗皇帝。赶紧给老子来个痛快的,别再这磨磨叽叽装好人了。”

    柴荣本来就是重病在身,被李在钦这么一骂,顿时怒火攻心,吐了一口血。他头晕目眩,抬起苍白的左手说道:“朕就成全你的豪气,拉出去,辕门斩首。”

    说罢,柴荣就一头栽倒在卧榻上。

    又过了两天,柴荣的病越开越严重。大家看到领导这个样子,都很揪心,想劝说他班师回朝,却都怕惹他生气,不敢说话。

    “这咋整,这里的医疗条件各方面都比不上汴梁,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咱皇帝这么受罪吧?”

    “是啊,得有人去劝劝他,要不然让赵匡胤去吧。平日里,陛下待他还是不错的,这小子也是嘴甜,见啥人说啥话,总是哄得陛下哈哈大笑。”

    “有道理,就这么办。”

    众人找到了赵匡胤,眼巴巴地看着他,“你想想办法吧,皇上如今这样子,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