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76章 柴荣班师回京,澶州故意停留

    赵匡胤看到大家一致推荐他,便没多想就义不容辞地一口答应下来。他走进御帐中,看到柴荣脸色蜡白,额头上一直不断冒黄豆般的虚汗。

    “陛下,您怎么了?”赵匡胤匍匐在地上,哭了起来。

    “朕没事,只是偶染风寒,养一养就好了。爱卿不用为朕担心,更不可偷懒哦,还是要加紧训练,等朕好了,即可出兵。”柴荣想抬手,却一丁点的力气都没有。

    赵匡胤连忙擦干眼泪,他端起桌子上的水,用黄色棉布沾湿后,帮柴荣擦拭干裂的嘴唇,“陛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里荒野之地,比不上我大周京都汴梁,咱回去养好身体,然后臣还陪着您征战沙场,到时候咱还过来打耶律璟个狗日的。如今,看您这样,臣着实好心疼。”

    柴荣听了后,无奈叹了口气。他心里知道,这其实也是群臣的意思,便没有再执拗,他长叹一声。

    “哎,朕本来还想着为子孙后代扫平北患,没想到竟然病成这样。朕自己的身体自己也清楚,最近一直心烦意乱,不能再专心主持军务。也罢,我们先回京养病,等朕痊愈后,再次北伐。”

    临走之前,柴荣改瓦桥关为雄州,留陈思让居守;改益津关为霸州,留韩令坤居守。并且告诉他们:“一定要守住,朕养好病,很快就会回来的。”

    自此,后周拥有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并称“三关”,同时又有易州、莫州、瀛州,并称“三州”。

    辽帝耶律璟也没有闲着,他觉得终日喝酒睡觉太没意思了,于是准备到前线去会一会周军。

    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耶律璟派使者日夜兼程,前往晋阳,请北汉皇帝刘钧出军河北,给柴荣上点眼药。

    柴荣得知后大怒,命李重进率军出井径口进行抵御。李重进那是相当厉害的,不费一番功夫就斩杀了2000多北汉军,他们吓得立刻缩回去了。

    见北汉吃了败仗,后周已经南撤,耶律璟忙下令休兵,“这个柴荣果真不是好惹的呀。如今他们都撤退走了,咱还打个毛线啊,咱也回家去。”

    “皇上,此时撤兵作甚?您可知道那三关三州已经丢了!”有辽国大臣劝说耶律璟。

    “别大惊小怪的,丢就丢了呗。再说了,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中原的,柴荣爱拿走就拿走,随他去。”耶律璟一副无所谓、爱谁谁的样子。

    辽国大臣们个个愕然,他们背地里叹息道:“哎,以耶律璟这种认知水平,如果后周一鼓作气,我们可就完蛋了,我大辽危矣!”

    就像是梁静茹唱的那首歌里面写的,“只可惜,没有如果了”。

    再说回赵匡胤,从柴荣的御帐回来后,他一溜烟跑回自己的军营,咕嘟咕嘟喝下一大瓢凉水。

    赵普连忙递上来一条毛巾,拍了拍他的后背,“慢点喝,这是咋回事?莫非陛下他……”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赵匡胤就打断他,“不可胡说,小心隔墙有耳。”

    赵普警觉地四处张望,然后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他朝着桌上的茶壶努努嘴,又用手指了指桌子。

    赵匡胤立马明白啥意思,两人开始用手指沾上水,直接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赵普先写:“此次皇上病情到底咋样?”

    赵匡胤摇摇头,写上“看似没啥大病,实则情况不妙。”

    赵普脸上掠过一丝不为人知的表情,写道:“看来要变天了,将军有啥打算?现在将军与圣上情同手足,可是变天后,谁又能保证将军接下来的处境?”

    赵匡胤立马朝四周再次看了看,确信安全后,沉思一会儿,写道:“对此,我不是没有考虑过。然而,目前我虽然位列禁军领导班子,却与最高位置仅有一步之遥,处处都受制于人。”

    赵普点头表示赞同,又写下:“将军指的是殿前都点检的位置吧。还不如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吧。”

    赵匡胤看了一眼赵普,见他正专心致志地望着自己,继续写道:“除去张永德?可是,他曾在高平之战后,对我有荐举之恩。”

    赵普看了看手中的茶杯,没有再说话了。其实,两人的心里面,已经悄然有了主意。

    5月8日,柴荣带兵南返。

    因为他病情时好时坏,大军行军非常火速。但走到澶州的时候,柴荣突然下令:“暂时停下吧,驻扎此地进行修整。”

    停留澶州期间,文武百官都被他挡在门外。众大臣都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啥意思呢?”

    原来啊,虽然离开了前线,柴荣依然没有死心,他心里面想着:“朕的身体朕清楚,也不是啥娇气的人,本来就没啥大病,或许休息两天就好了,还可以继续上战场。”

    柴荣之所以下令文武大臣一概不见,就是不想听那些老臣们围在他耳边,一天到晚不停地唠唠叨叨。

    姜还是老的辣。大臣们很快就揣摩出了柴荣的小心思,“不行啊,都这时候了,咋还能想着北伐呢,还是得劝皇上啊。”

    “是啊,可是皇上现在谁也不见啊,咱说不上话呀。”

    “也是,上次赵匡胤已经去劝说陛下,皇帝恐怕不会再见他,得换个人,张永德是皇上的亲戚,他跟陛下肯定能说上话。”

    群臣们七嘴八舌,很快就有了主意,他们找到了时任澶州节度使的张永德。

    “张将军啊,如今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咱们的陛下他身体有恙,现在天下未定、京师无主,四方藩镇可是眼巴巴看着呢。虽说澶州距离汴梁不远,但陛下还是得速速回京,方能镇得住场面。还请张公进言圣驾,劝他速还京师,方可没有后患啊。”

    张永德一听,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便进去求见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