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83章 赵匡胤家宴“挨揍”,苗神仙道士下山

    赵匡胤见此,哈哈大笑起来,打破了这种尴尬的气氛。,

    “大家不要这样子啦。我也只是这么随意一说,你们就这么随意一听吧。来来来,动筷子,咱们继续吃,叨菜叨菜叨菜!”

    赵匡胤心里面很清楚,家人们这样子的反应很正常,要么是支持,要么是不支持。现在看来,更多的是第二种吧。

    他正就着蒜瓣,“呲溜呲溜”大口吃酸菜面条的时候,姐姐拍了拍他的肩膀。

    “过来下,弟,我去厨房再炒个菜,给姐打个下手呗。”

    赵匡胤端着大碗向厨房走去,刚到门口,就看到姐姐拿着擀面杖迎头走来。他来不及闪躲,还没反应过来,就“噼里啪啦”挨了一顿揍。

    “姐,为啥打我,疼!”赵匡胤委屈巴巴,嘴里面嚼着面条嘟嘟囔囔。

    “臭小子,你还知道疼?老姐我今天打得就是你。要是在老家,早就拿着带刺的洋槐树条抽你了。”姐姐气得用手扶着腰,脸也憋得通红。

    “哎呀,你倒是说说为啥打俺啊?俺是犯了啥错误了吗?”

    “你还有脸问为啥?你是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了?大老爷们遇到事情自己不拿主意,光知道回家来吓唬我们这些娘们干啥。”

    说着,姐姐又扬起了手里的擀面杖。

    听到姐姐这样说,赵匡胤眼珠子溜溜一转,乐了起来。他放下碗筷,郑重其事地朝姐姐做了个揖。

    “谢谢姐姐的提点和支持,弟弟知道自己该咋做了。姐姐说得对,男子汉大丈夫,不能优柔寡断,更不能窝窝囊囊,必须得有当机立断、破釜沉舟的杀伐果断。”

    赵匡胤离开院子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他知道,是时候实现那个心中蓄谋的计划了。

    随后,朝廷颁发诏令,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都留守在汴梁。这个人事安排同样也是大有玄机的。

    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大禁军部队,其中侍卫司的大部分人马都被赵匡胤带走到前线了,当然,除了一个赵匡胤想带但也带不走的韩通。留下的,可都是殿前司的人马。

    次日,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正式出征,一场贺岁大片也开始上映。

    刚走出汴梁城没多远,1号演员苗训就上场了。

    苗训此人,也是颇有几分传奇色彩。他生于后唐年间,自幼就远赴华山学道,师从著名道士陈抟。

    就是前文中我们提到,拒绝柴荣真诚挽留,执意回到华山的隐士陈抟,世人称为陈抟老祖。

    经过几年潜心苦学,苗训出师时,已经成了一位满腹经纶,并且精通星象占卜和医道玄学的济世贤才。

    陈抟老祖曾说:“我一生教了众多弟子,将来成大器者,唯苗训也“。

    20岁出头的苗训,干了这碗心灵鸡汤,意气风发的下山了,沿着华山向东走,过函谷关、汜水关,沿着黄河,到汴梁。

    当时正处于契丹北撤,刘知远兵出太原,进中原摘桃子建立后汉的时候。

    中原大地,历经战乱,山河破碎,饿殍满地,千里没有人烟。年轻的道士义愤填膺,发誓要以平生所学来拯救天下苍生。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游历了半年后,苗训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钱了。

    理想固然重要,但一日三餐更重要。乱世能干什么呢?一是不能投资固定资产,二是也没钱投资,三是还想着穷游天下。

    得了,干自媒体吧——算卦和行医!把华山所学的星象占卜和医道玄学完全用上,也算是学以致用。

    毕竟是陈抟老祖的徒弟,还是有点真本事的。很快,苗神算的大名就响彻黄河两岸。

    与现在的自驾游自媒体一样,凭借真才实学获得的打赏,苗训云游四方的日子过的很惬意。

    一日,苗训云游到了河北魏州。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就是从这里称帝的,所以魏州也被称为邺都。

    在魏州的城门处,苗训看到众人围着一则告示议论纷纷。告示上大概意思如下:

    “邺都连续大旱三月,滴雨未下。若能求雨者,不论贵贱,赏白金百两!”

    苗训抬头端详了天上的日头和云彩的形状。就走上前去,撕掉了告示。

    守卫将苗训带到了邺都大帅府,向大帅禀告一个云游的道士可以降雨。此时镇守邺都的大帅正是郭威。

    那就试试吧!若天降甘霖,定然重谢,若招摇撞骗,目前邺都大牢内尚有空房数间。郭威看着这年轻的道士,拱了拱手,也没有报多大希望。

    仪式感还是要有的,第二天午时三刻,苗训拿着古剑法器登上魏州城楼,在众人面前做法祈雨。

    刷了三套剑法后,风起云涌,天降大雨。城楼下众人纷纷跪下,口呼苗训为活神仙。

    郭威亲自设宴款待苗训,奉上百两白金作为赏金,并请苗训留在军中效力,被苗训婉拒了。

    “贫道方外之人,一不贪恋黄白之物,二是闲云野鹤惯了,尽饮此杯后,就此别过!”

    郭威倒了一大杯酒,执意不从。苗训无奈:“郭帅盛情,贫道感激涕零!郭帅贵极之相,贫道云游江湖,定寻访英雄来助大帅,三年后定可荡平天下!”

    郭威无奈,只得允诺,苗训喝了最后一杯酒,飘然而去。

    魏州降雨后,苗训苗神仙的名头更是声名远播,这对于干自媒体的已经足够了。

    随后二年,苗训又云游到了江淮、湖南、川蜀,最后回到了家乡山西河中府柳叶镇,已到了后汉刘承佑年间。

    在柳叶镇,苗训开了一家医馆,悬壶济世并看相算命,不分远近贫富,一视同仁,药到病愈,吉凶祸福,推断如神。

    一时间人来人往,门庭若市。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个落魄的江湖人士,衣衫褴褛但器宇轩昂。苗训见此人紫面丰颐,垂手过膝,忙起身相迎,再一观祥,大惊失色。立马关了医馆,将来人领入客室,设宴款待。

    席间一交谈,更觉其胸怀博大,志存高远,苗训暗暗叹到,天下苍生有救了。

    结合近五年的游历,苗训分析了天下大势:目前,汉水以南局势比较稳定,但江淮、川蜀之主皆是守成之君,算不得真主。北方虽战乱不止,但分久必合,河北邺都节度使郭威是位英雄人物,君可前去投靠,见机行事。

    来人听后,拱手向谢:苗先生高瞻远嘱,乃当今奇才,实在是诸葛孔明再世,我心悦诚服“。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落魄江湖载酒行的赵匡胤。临别时双方依依不舍,苗训赠送纹银三百两作盘缠路费。

    赵匡胤感激不尽,热泪盈眶,和苗训约定,待时机成熟,定邀其出山,共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