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82章 又现“点检作天子”,汴梁百姓人心惶惶

    短短8年的时间,33岁的赵匡胤,从郭威身边的一个亲兵,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后周武将的最高领导之一。如此“火箭式”进步的速度,可以说,他用不到到十年的时间,就坐到了别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到达的位置。

    就像是现在单位里面,有的人辛辛苦苦熬一辈子,只享受了个退休后科级待遇。而有的人一进单位就是个副主任科员,再通过一场场机缘巧合的考试,直接变成单位一把手。

    还记得前文中,我们提到周世宗柴荣在大刀阔斧进行军事体制改革的时候,让赵匡胤专门负责组建新的禁军队伍吗?

    没错,当时的赵匡胤准确抓住机会,趁机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而且其中的主要领导,全部都是赵匡胤的“自己人”,由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这几年时间里,赵匡胤组建训练的这支队伍经过高平之战、淮南之战后,实践与理论得到有效结合。他们也正是处在血气方刚的事业上升期,亟需更多的战功来证明自己。最关键的一点,他们都对赵匡胤忠诚不渝。

    韩通的儿子韩微,因为身有残疾不能入朝为官。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跟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一样,韩微身残志坚,而且聪明伶俐,他非常敏锐地嗅到了赵匡胤功高盖主的味道。

    于是,韩微好几次都劝说父亲韩通。

    “父亲,儿子觉得赵匡胤此人很不对劲,身上有种说不出的阴森和戾气。他肯定内藏野心,而且现在朝中上下很多都是他的死党和亲信。为了断绝我后周的隐患,您得趁早杀掉赵匡胤呐。”

    只可惜,韩通心慈手软,他始终没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更没有趁早痛下杀手。

    这边的赵匡胤还没出发嘞,京城就又出现稀罕事情了。

    有一天,在汴梁街头,突然出现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着五个大字“点检作天子”。

    当时,很多老百姓上街赶集,他们都看到了这块木板。一时之间,坊间议论纷纷。

    “这时候,出现这块木板,是个啥意思?难道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

    “谁当天子?那点检可不就是赵匡胤吗?”

    “啥啥啥?老子才不关心谁当天子呢,关键是,这样一来,是不是咱小老百姓又要倒霉了。”

    “是啊,咱还是赶紧逃走吧,这换天子不就得打打杀杀吗,咱保住小命要紧啊。”

    “这难道真的是《三体》里面写到的轮回吗?老天啊,一切都是被设定好的程序吗,难道?10年前,先帝带兵杀进汴梁,大掠三天,俺现在想起来还是瑟瑟发抖呢。”

    ……

    汴梁城内的百姓们不淡定了,他们惶恐不已,纷纷连夜收拾行李,准备逃出城外。就像是咱现在“某某发布”透露出“今天晚上凌晨12点准时全城静默”的消息后,市民们赶紧外逃一样。

    赵匡胤登上城楼,看着大街上到处逃窜的百姓,嘴角浮起了一丝不为人知的笑意。

    “将军,如今城中的百姓都在传您要作天子,这万一传进宫里,入了太后和陛下的耳朵,那可不妙呀。如今当务之急,是赶紧截断消息传进皇宫的途径啊,您看是连夜抓紧时间删帖子还是……”

    赵匡胤抬起右手,对着背后的人打了个响指,那人连忙躬身上前,两人窃窃私语良久。

    各位友友,你们猜的没错,此人正是赵普。

    跟去年的“点检作天子”一样,这块木板也是赵匡胤和赵普二人制造出来的。区别在于,去年的那块木板是为了离间柴荣和张永德的关系,此时的这块木板是为了试探此时军中将士们是否愿意追随他造反。

    正在此时,赵府官家过来了:“赵大人,家里饭做好了,夫人专门交代让您回家吃饭,等会就凉了。”

    “好嘞,走吧,咱一道回去尝尝家常菜。”赵匡胤一把揽住赵普的肩膀,两人赶紧上马,匆匆离开。

    一进门,赵匡胤就看到姐姐正在厨房忙碌,烟火缭绕。他悄无声息地走到姐姐身后,跳起来吓了姐姐一跳。

    “傻小子,这么大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一惊一乍的。”赵匡胤姐姐戴着袖套,用手缕了耳边垂下来的头发,没好气地嗔怒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做啥好吃的呢,姐?”

    赵匡胤直接用手捏起桌子上的“东方不败”花生米吃了起来。

    “手擀面,还有这几个小菜,你最从小就爱吃的,有烧茄子、黄焖鸡、北京烤鸭、槐花炒鸡蛋、驴肉烧饼,还有你喜欢喝的黑米粥,熬了三个多小时了。走,咱上桌吃饭吧。”

    “俺可是一直都很怀念在天天粥屋,和姐姐一起喝粥的时光,还有咱洛阳老家院子里面,老槐树上那香甜的洋槐花。好嘞,吃饭饭喽。”

    赵匡胤很是高兴,他一边端着盘子上桌,一边下令府中下人和丫鬟都不用伺候,没有他的吩咐,不要到客厅。

    饭桌上,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拍话,其乐融融。

    突然,赵匡胤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清了清嗓子,眼睛看着碗底的面条说道。

    “我说几句啊,相信近日汴梁城中的流言蜚语,大家也都听到了吧。说实话,我是真的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听到这个传言后,我好害怕,真的不知道该咋办了。在外面也不能说,只有在家里,还可以松口气,说说心里话。”

    众人都把筷子放到桌子上,没有一个人说话。

    赵匡胤看了一眼赵普,又说了起来。

    “说实话,就算是我有这样的心思,也侥幸有这个胆子,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冒这样的险。这种事情,历来都是一眼看到结尾的,成了自然是好,可是万一不成,那可是……”

    他没有再说下去,这时候饭桌上的众兄弟们,尚且表面上看起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可是姐姐妹妹和众妻妾们却脸色蜡白,有的甚至低声抽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