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94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潞州是昭仪节度使的驻地,昭仪节度使是五代著名将领李筠,掌管着潞州、泽州等五州,镇守着后周的西北大门。

    李筠这个人,自幼善于骑射,能开百斤硬弓,连发连中,马上功夫很好,但命不是很好,更准确的说识人的眼光不是很好。

    在五代乱世要想成就功业,道路就一条——去参军。成年后的李筠也不例外,在后唐时候,应募入伍。

    但乱世也好,在和平年代也好,选对老板、跟对人很重要,但李筠两次跟错了人。

    李筠在军队中如鱼得水,先是凭借出色的骑射功夫,得到秦王李从荣的青睐,秦王李从荣是当时天子唐明宗李嗣源的次子。

    李嗣源是准备把李从荣当太子养的,按说跟着太子混,李筠应该前途光明。

    可世事总有意外,李从荣不争气,李从荣为人暴虐嗜杀,在朝中不得人心,群臣屡次上书要求更换太子。

    李嗣源又优柔寡断,执政后期朝政掌握在后宫及权臣手中,所以李从荣没有一点安全感。

    在李嗣源病重的时候,李从荣害怕自己继承不了皇位,就明目张胆的叛乱了。

    本来叛乱应该是密谋,但李从荣硬是搞得人人皆知,且李嗣源病好了这一重大情况居然不知道,还是按照计划叛乱了。

    也可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

    李嗣源久经沙场,不发威并不代表是病猫啊,听闻李从荣居然真的发兵叛乱了,就忍痛下了决心,命令手下将领平叛。

    这边,奉太子李从荣的命令,李筠带领叛军去占领皇宫,到天津桥附近,就遭到李嗣源侍卫骑军的包围伏击,李筠射杀数十人后,见大势已去,就弃马逃走了。

    太子李从荣被杀了,李筠多年的努力也化为泡影,一切又从头开始。

    不过好在是乱世,有真本事永远不会被埋没。后唐末帝继位后,大赦天下,李筠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又应募为内殿直,迁控鹤指挥使。

    后来唐末帝李从厚又被儿皇帝石敬瑭赶下台,石敬瑭成立了后晋。

    李筠又在后晋干了十年,这一段简历没啥出彩的地方,虽有一身本事,但默默无闻。

    时间到了94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兵攻入汴京,灭亡后晋,将晋出帝北迁到了黄龙府。

    中原的天子中原人做,大汉奸燕王赵延寿致敬其岳父石敬瑭,也想凭借辽国的力量称帝,就上蹿下跳,极力谋划。

    听闻李筠勇悍名声,赵延寿就将李筠招致账下。李筠就又跟了第二任主子,再一次明珠暗投,道义上就输了。

    后来赵延寿皇帝梦碎,被辽主软禁了起来,李筠的事业再一次归零。

    好在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李筠手里还有枪杆子,就联合原晋军诸将击败契丹留守部队,收复镇州(今河北正定县)。

    这个时候,后汉高祖刘知远顺应时势,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号召各地驱逐辽军。

    李筠再一次率部投靠了后汉,被拜为博州刺史(今山东聊城)。

    刺史距离节度使还差着两级,算是一个中级官员。

    但李筠又有什么办法,只能这样窝着。

    天道轮回,后汉仅仅持续了三年,枢密使郭威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后汉的最后一年,郭威出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保举李筠为先锋指挥使,兼北面缘边巡检。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用,李筠被郭威的气度和才识折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950年,郭威南向攻打汴京,令李筠与郭崇威随从作战,在留子陂击败后汉大将慕容彦超,建立了功勋。

    951年,郭威称帝,代汉建立了后周,评论功劳,拜李筠为昭义军节度使(管辖泽、潞、邢、洺、磁五州,治所在潞州)、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在外为大镇节度使,在内为同平章事,号称使相,是一个人臣能做到最高的位置了。

    这一次,跟对了人,至少在整个后周的十年里,李筠就是这样以为的。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此后数年,后周屡次与北汉构兵。李筠驻守潞州,兢兢业业勇猛杀敌,屡派奇兵击破支援太原的辽军,因功加封,兼待中。

    955年到959年,李筠连年与北汉作战,先后攻克辽州(今山西左权县)与长清寨等,俘获北汉刺史和大将数百名,后周加封其为检校太尉。

    李筠成了后周西北边的军事长城,也成了后周倚仗的柱国之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一个十年,到了960年,李筠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可世事变化太快了!

    过完春节,一个小长假的功夫,后周被赵匡胤夺取了江山,赵匡胤竟然做了天子。

    先不论对后周的感情,就比较军功和资历,赵匡胤也并不在李筠之上。

    他赵匡胤凭什么夺取后周的江山,摇身一变,成了天子?李筠不服。

    960年正月,面对北宋使者的诏书和任命——加兼李筠中书令,李筠从内心上是拒绝的,甚至不打算接见使者。

    李筠的部下,以天命所归、从长计议等苦苦相劝,李筠才勉强答应迎接大宋的使节,并安排酒席,奏响音乐。

    场面本来还算和谐,开始的时候宾主尽欢,李筠的部下也送了一口气。

    但是很快,李筠的部下松的一口气就又提了上来。

    该李筠表演了,酒过三巡后,李筠命人取出后周太祖皇帝郭威的画像挂在大厅墙壁上,对着画像三跪九拜哭泣不已。

    看到这个场面,北宋的使者冷眼旁观,李筠的部下惊慌失措。

    李筠的意思很明显,我思念周朝,在深入一层意思,我反对新王朝,我反对赵匡胤。

    李筠的手下惊慌失措后,就开始给李筠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李令公这是喝酒醉了,才这样做,希望你不要介意,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大宋的使者答着哈哈,说理解理解,好说好说。

    宴席后,就把李筠在迎接朝廷使者宴会上的表现,一字不漏的详细记录下来,甚至画了几幅现场写实图,形成图文并茂的文书,派人快马加鞭,急送到京师汴梁。

    北宋的使者明白,这个事情不是小事情,这是政治问题。

    过完了元宵节,赵匡胤看到使者从潞州发来的文书,强压怒火,将文书摔在地上,拂袖回到宫中。